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晶晶)在日前舉辦的第九屆EEVIA年度中國電子ICT媒體論壇暨2021產業和技術展望研討會上,來自ADI、英飛凌、ams OSRAM等半導體巨頭分享了他們最新的技術和產品應用。本文分享ADI中國區工業市場總監蔡振宇帶來的精彩觀點。
ADI中國區工業市場總監蔡振宇
此次會議上,蔡振宇發表了《工業4.0數字化轉型洞察:無縫連接推動工業創新》的演講,并現場發布由ADI委托撰寫的Forrester思想領導力白皮書。
他指出,工業的五大推動力是產能利用率和產品的快速上市;優化供應鏈;自動化率;定制化模塊化;綠色能源。中國提出到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工業是排碳很大的指標,大概占到總碳排放量的近40%。
以智能制造來說,通過數據收集,再到加強數據的分析能力,比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或者機器學習,分析數據并優化改進,最終進行處理數據,提升生產力。
這其中會提到生產敏捷性的問題,一個關鍵基礎就是無縫連接。目前最新的概念是:直接從智能的終端產品到智能工廠,最后連接到真正的互聯網,達到IT和OT融合,把工廠數據跟現實的IT端融合。即傳統上是垂直網絡結構,未來可能拓展成一個平面的垂直結構。
此次ADI委托Forrester的調研主要針對工業的連接現狀做評估,從評估結果中發現ADI如果用產品幫助客戶進行數字化專型。ADI請Forrester邀請了三百多個組織深入參加工業連接的政策制訂的專家或者領導做相關咨詢。將整個受訪者分成工業自動化成熟低、中、高三類,結果顯示,他們對工業互聯網的需求各不相同,但趨勢都是智能化。他們部署工業互聯網的成熟度不同,但都有共同的痛點比如計劃外停機代價高,還有傳統的系統和網絡無法支持現代數字化業務、缺少專業知識推進網絡改進速度等。
白皮書中總結到,低成熟度的企業可通過擴展相應的通信網絡,來提高生產力,提升客戶的成果應用。中成熟度公司則是改進運營控制,將數據變成洞悉,提升相應工作,可以將IT和OT進行融合。另外,高成熟度公司硬件已經基本達到工業4.0的要求,那么重點是對數據進行分析,使得工廠安全高效的運轉。而高成熟度的公司還要加強創新,維持在行業的領先技術,它們會需求更多的AI或機器學習的能力。
ADI是連接物理到數字的半導體公司,產品包括傳感器、信號鏈、連接等等。2020年ADI的營業收入為56億美金,其中有53%來自于工業產品。從2020年開始,中國已經成為ADI在全球第二大的市場。ADI致力于幫助中國客戶進行數字化轉型。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ADI可擴展、安全的確定性以太網解決方案,提供邊緣至云端的無縫、安全連接技術,將整個工廠的產品連接在一起,從過程控制到互聯運動,例如電機轉動、機器人以及未來的智能樓宇。它的帶寬更高,傳輸更多數據,可以幫助IT、OT融合,提高靈活生產效率,還是未來TSN載體,與5G、各標準無縫連接。還具有無縫連接能力等。ADI提供的芯片產品包括ADIN1300、ADIN1100、fido5100/fido5200等。
ADIN1300是一款具有低延遲特性的低功耗、單端口、千兆以太網收發器,主要設計用于工業以太網應用。此設計集成了高能效以太網(EEE)物理層器件(PHY)內核以及相關的通用模擬電路、輸入和輸出時鐘緩沖、管理接口和子系統寄存器以及MAC接口和控制邏輯,以便管理復位和時鐘控制以及引腳配置。
ADIN1100是一款面向工業以太網應用的低功耗單端口10BASE-T1L收發器,符合IEEE 802.3cg以太網標準,支持長程10 Mb/s單對以太網應用。該器件集成了以太網PHY內核以及所有相關的模擬電路、輸入和輸出時鐘緩沖、管理接口控制寄存器和子系統寄存器以及MAC接口和控制邏輯,以便管理復位和時鐘控制以及引腳配置。
fido5100 和 fido5200 (REM 交換芯片) 是可編程的 IEEE 802.3 10 Mbps/100 Mbps 以太網互聯網協議版本 6 (IPv6) 和互聯網協議版本 4 (IPv4) 交換機,可虛擬支持任意 2 層或 3 層協議。這兩種交換機經個性化設置,可通過從主機處理器下載的固件支持所需的協議。
另外,蔡振宇還談到工業領域的無線連接,目前挑戰在于功耗和可靠性。ADI提供的2.4GHz頻段的SmartMesh IP網絡可以達到高數據傳輸可靠性和極低的功耗。未來,5G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可以實現更強大的工業需求。
本文為電子發燒友網原創文章,作者黃晶晶,微信號kittyhjj,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
-
ADI
+關注
關注
148文章
46041瀏覽量
261292 -
以太網
+關注
關注
41文章
5635瀏覽量
175943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62瀏覽量
950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工業4.0智能化的高性能引擎
極海G32R501工業六軸機械臂參考方案釋放工業4.0產業價值

工業通信網關詳解:2025年技術選型與物聯網方案設計指南

L-com諾通發布新型工業連接解決方案
工業4.0如何影響紡織行業
工業4.0時代的智能樞紐,選型指南來了!
智造未來,工業互聯網mes系統開啟“工業4.0”新篇章

新型 IO-Link Master 如何在工業 4.0 工廠中平衡云連接和本地控制的優勢

數字孿生對工業4.0的影響
2026年AI PC市場將占Windows PC半壁江山
串口屏與工業4.0的關系
合億Gutab打造堅固三防工業平板戶外工作與室內辦公的無縫銜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