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自慰AV免费观看内涵网,日韩国产剧情在线观看网址,神马电影网特片网,最新一级电影欧美,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韩,黄色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ABO涨奶期羡澄,第一导航fulione,美女主播操b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6軸,9軸,IMU,VRU和AHRS分別指的是什么?

strongerHuang ? 來源:TopSemic嵌入式 ? 作者:TopSemic ? 2021-06-23 16:55 ? 次閱讀

常被朋友們問起 到底啥是陀螺儀模塊,IMU模塊,慣導模塊。這里以我的理解給大家一個通俗的解釋:

說明:以下說法是為了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方便快速理解的比較通俗的解釋,不是正式定義。

6軸,9軸,IMU,VRU和AHRS分別指的是什么?

6軸9軸的概念很好理解:說白了就是模塊上裝了哪些,多少傳感器

6軸 : 三軸(XYZ)加速度計 + 三軸(XYZ)陀螺儀(也叫角速度傳感器)

9軸 : 6軸 + 三軸(XYZ)磁場傳感器

6軸模塊可以構成VRU(垂直參考單元)和IMU(慣性測量單元),9軸模塊可以構成AHRS(航姿參考系統)

IMU: 慣性測量單元,可以輸出加速度和角速度。并不輸出姿態角等其他信息

VRU: IMU的基礎上內置姿態解算算法,可以輸出姿態信息。

靜止狀態下加速度計可以測得重力矢量并作為參考,所以靜態下俯仰橫滾角不會漂移而且精度比較高,然而由于航向角與重力垂直,沒有絕對參考,水平方向上的航向角誤差會隨著時間慢慢變大,變的越來越不準 。

當模塊運動時,加速度計測量的不僅僅只有重力,還有其他運動加速度(有害加速度),所以模塊運動中是不能用重力矢量作為參考修正俯仰橫滾角的。一個簡單的結論就是:如果模塊長時間處于大機動狀態,那么三個歐拉角誤差都會隨時間變大(越來越不準),一旦靜止,俯仰橫滾角會被重新“拉”回到正確的位置,而航向角因為沒有參考則不會得到校正。

AHRS: VRU的基礎上修改算法,可以解算被測物體的全姿態,包括絕對的航向角(與地磁北極的夾角),因為要用到地磁傳感器,所以必須是9軸模塊。另外室內由于地磁場畸變非常嚴重,AHRS 在室內也很難獲得準確的絕對航向角。

GPS:美國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 System翻譯過來就叫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也是因為GPS是第一個出來的,老美命名的也比較驕傲,沒有考慮后面還有其他國家也做出來衛星定位系統,可以這樣理解:GPS是GPS牌GPS,后面還有中國的北斗牌GPS,毛子的格洛納斯牌GPS等。

GNSS: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北斗,格洛納斯等系統的總稱,每一個系統叫做一個“星座”

GNSS/INS: 衛星/慣導組合導航系統

以下是正式定義:(不感興趣可以不看了)

IMU 慣性測量單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是測量物體三軸角速度和加速度的設備。一個IMU內可能會裝有三軸陀螺儀和三軸加速度計,來測量物體在三維空間中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嚴格意義上的IMU只為用戶提供三軸角速度以及三軸加速度數據。

VRU 垂直參考單元(Vertical Reference Unit)是在IMU的基礎上,以重力向量作為參考,用卡爾曼或者互補濾波等算法為用戶提供有重力向量參考的俯仰角、橫滾角以及無參考標準的航向角。通常所說的6軸姿態模塊就屬于這類系統。航向角沒有參考,不管模塊朝向哪里,啟動后航向角都為0°(或一個設定的常數)。隨著模塊工作時間增加,航向角會緩慢累計誤差。俯仰角,橫滾角由于有重力向量參考,低機動運動情況下,長時間不會有累積誤差。

AHRS 航姿參考系統(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AHRS系統是在VRU的基礎上增加了磁力計或光流傳感器,用卡爾曼或者互補濾波等算法為用戶提供擁有絕對參考的俯仰角、橫滾角以及航向角的設備,這類系統用來為飛行器提供準確可靠的姿態與航行信息。我們通常所說的9軸姿態傳感器就屬于這類系統,因為航向角有地磁場的參考,所以不會漂移。但地磁場很微弱,經常受到周圍帶磁物體的干擾,所以如何在高機動情況下抵抗各種磁干擾成為AHRS研究的熱門。

GNSS/INS 這是一種組合導航系統,顧名思義這種系統是利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簡稱GNSS,它是GPS,北斗,GLONASS、GALILEO等系統的統稱) 與慣性導航(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各自的優勢進行算法融合,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的姿態及位置信息。

以加速度計、陀螺儀、磁力計、氣壓計、GNSS等作為基本輸入,利用融合算法輸出用戶所需要的姿態信息、位置信息以及速度信息。

模塊可以積分計算速度和位置么?

理論可以,實際不行(沒有意義)。

如果沒有其他方式糾正偏差(比如GPS),那么位置會很快發散,比如HI226模塊,加速度積分得速度,速度積分得位置。這樣二次積分下來,就算是靜止條件下,1min也會飄幾十米。高速運動/機動飄出1KM也是有可能的。真正純慣導解算得到穩定的位姿應用的都是高端IMU(光纖,激光陀螺等)一般都價值不菲。

模塊會受電機等強磁干擾么?

6軸一點都不會,9軸肯定會,而且非常大。所以9軸模式一般不適用于機器人等周圍有磁性物質的場合。

解釋一下航向角飄移現象?

6軸模塊航向角飄移是必然的,只是程度的高低不同而已,器件決定性能,算法不是萬能。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姿態模塊都需要上電靜止1s左右以獲得陀螺零偏,否則航向角飄移會更嚴重,詳見產品手冊描述。

9軸模塊需要配置為9軸模式,并且地磁經過校準,并且無地磁空間畸變干擾的環境下才能輸出穩定無飄移的航向角,室內環境下:辦公桌周圍,廠房,實驗室,儀器設備旁的區域空間磁場畸變非常嚴重,9軸模式下航向角指北精度一般都比較差,初次使用可以到戶外先測試模塊性能,在拿回室內比較。

沒有轉臺等專業設備,如何簡單快速的定性評估動態精度?

(這里是定性分析,無法給出定量結果): 一個簡單的定性分析方法:將模塊水平放置,穩定后拿起模塊進行隨機機動運動(慢慢動,不要太劇烈,不要超出陀螺量程),運動一定時間(2-5min)后回到水平位置,這時候會發現俯仰橫滾角有一個“回正”過程。

這是由于運動中加速度計測量的不再只有重力矢量,所以無法提供俯仰橫滾角的絕對參考,只能靠陀螺積分來遞推姿態,隨著時間流逝,純陀螺積分姿態必然會有誤差。重新水平放置后,模塊處于靜止狀態,加速度計測量的又只有重力矢量,所以又可以繼續為俯仰橫滾角提供絕對參考,所以才有“回正”過程。所以,從“回正”的大小幅度(而不是快慢)上就可以簡單定性的比較這塊產品的陀螺性能。回正幅度越大說明陀螺在運動過程中累計的誤差越大。

另外,這個“回正”的過程如果只是通過看俯仰橫滾數值是很難用肉眼看出來的,必須借助上位機使用曲線或者可視化儀表盤觀察。

編輯:j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gps
    gps
    +關注

    關注

    22

    文章

    2955

    瀏覽量

    168381
  • GNSS
    +關注

    關注

    9

    文章

    834

    瀏覽量

    48963
  • IMU
    IMU
    +關注

    關注

    6

    文章

    337

    瀏覽量

    46442
  • AHRS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4

    瀏覽量

    14145
  • 磁場傳感器
    +關注

    關注

    0

    文章

    43

    瀏覽量

    12229

原文標題:IMU模塊中6軸、9軸包含哪些模塊?

文章出處:【微信號:strongerHuang,微信公眾號:strongerHuang】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深度解析:IMU陀螺儀芯片從69陀螺儀傳感器融合的技術革新

    在便攜式系統的快速發展中,精準確定設備的位置和移動狀態已成為一項標準功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系統通過加速度計和磁力計提供的6數據,成功激活了一系列關鍵功能,顯著提升了消費類電子設備的界面友好性。然而
    的頭像 發表于 05-19 13:19 ?68次閱讀
    深度解析:<b class='flag-5'>IMU</b>陀螺儀芯片從<b class='flag-5'>6</b><b class='flag-5'>軸</b>到<b class='flag-5'>9</b><b class='flag-5'>軸</b>陀螺儀傳感器融合的技術革新

    ICM-42670-P中文數據手冊和開發套件:高性能 6 Motion跟蹤? IMU

    ICM-42670-P 高性能 6 Motion跟蹤? IMU *附件:ICM-42670-P 數據手冊 替代MPU6050.pdf *附件:IMU PCB 設計和 MEMS 組裝
    的頭像 發表于 01-06 19:09 ?2042次閱讀
    ICM-42670-P中文數據手冊和開發套件:高性能 <b class='flag-5'>6</b> <b class='flag-5'>軸</b> Motion跟蹤? <b class='flag-5'>IMU</b>

    模組和多模組的區別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單與多機器人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
    的頭像 發表于 12-31 17:45 ?475次閱讀
    單<b class='flag-5'>軸</b>模組和多<b class='flag-5'>軸</b>模組的區別

    焊接機器人六個分別是什么作用

    任務。那么,焊接機器人六個分別是什么作用?本文將詳細介紹。 一:機器人基座旋轉軸 一是機器人與地面連接的,其主要作用是實現機器人的基
    的頭像 發表于 11-21 17:45 ?913次閱讀
    焊接機器人六個<b class='flag-5'>軸</b><b class='flag-5'>分別</b>是什么作用

    arduino 6同步電機驅動程序

    arduino 6同步電機驅動程序。含加加減速。
    發表于 11-09 14:09 ?0次下載

    6控制程序,帶串口通訊

    6控制程序,帶串口通訊。
    發表于 11-09 14:08 ?0次下載

    《DNK210使用指南 -CanMV版 V1.0》第二十二章 六傳感器——原始數據讀取實驗

    DNK210板載的六傳感器芯片,是一款六IMU(Internal measurement unit,慣性從測量單元)。SH3001內部集成有三加速度計和三
    發表于 10-17 09:39

    高性能6慣性測量單元——IVS508

    IMU是一種測量物體三姿態角及加速度的裝置,常用于高精度定位定向設備。IVS508為高性能6IMU,具備實時輸出能力,適用于無人機、RO
    的頭像 發表于 09-02 15:04 ?645次閱讀
    高性能<b class='flag-5'>6</b><b class='flag-5'>軸</b>慣性測量單元——IVS508

    使用MSPM0 MCU設計單和三自拍桿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使用MSPM0 MCU設計單和三自拍桿.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9-02 09:45 ?1次下載
    使用MSPM0 MCU設計單<b class='flag-5'>軸</b>和三<b class='flag-5'>軸</b>自拍桿

    CY8C5888LTI-LP097讀取psoc creator 4.4中的bmx160 imu 9傳感器模塊,對電路板進行編程后putty什么也沒顯示,為什么?

    我正在嘗試使用 putty 中的 cypress CY8C5888LTI-LP097 讀取 psoc creator 4.4 中的 bmx160 imu 9 傳感器模塊。 但在對電路板進行編程后,putty 什么也沒顯示。
    發表于 07-04 06:28

    使用LSM6DSO16IS的ISPU的9數據的幾個疑問求解

    最近想使用LSM6DSO16IS extend iic hub外掛地磁,利用ispu輸出姿態角組成9低功耗的方案。在看了官方給的資料之后有幾個疑惑。 1.官方好像沒找到關于這種
    發表于 07-02 07:06

    6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領域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6傳感器在現代機器人技術、航空航天、汽車工程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能夠提供三維空間中的線性加速度和角速度信息,為各種精密控制和導航提供關鍵數據。 一、6傳感
    的頭像 發表于 06-23 17:10 ?4866次閱讀
    <b class='flag-5'>6</b><b class='flag-5'>軸</b>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領域

    意法半導體推出高性能ISM330BX 6慣性測量單元

    2024年6月20日,中國——在全球工業傳感器和動作追蹤技術的舞臺上,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憑借其最新的ISM330BX 6慣性測量單元(IMU)再次證明
    的頭像 發表于 06-21 15:56 ?954次閱讀

    意法半導體推出全新6IMU,賦能工業與機器人監測跟蹤

    近日,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制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發布了一款全新的6慣性測量單元(IMU)——ISM330BX。這款高性能的IMU不僅集成了邊緣AI處理器
    的頭像 發表于 06-20 10:18 ?1340次閱讀

    IMU中的misaligment誤差是如何區分Axis to axis與Axis to frame誤差的?

    大家好,想咨詢一下,IMU中的misaligment誤差是如何區分Axis to axis與Axis to frame誤差的? 您好,我想詢問一下IMU中的錯位誤差如何區分
    發表于 05-29 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