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6日電 據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微信公眾號消息,6月15日0-24時,廣東省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廣東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4例,廣州報告1例,來自柬埔寨;深圳報告13例,均來自南非。另有境外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1例,廣州報告,來自柬埔寨。新增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23例,廣州報告4例,分別來自柬埔寨、尼日爾、坦桑尼亞和孟加拉國;深圳報告12例,均來自南非;佛山報告5例,3例來自孟加拉國,其余2例分別來自阿富汗和柬埔寨;東莞報告1例,來自伊朗;肇慶報告1例,來自烏干達。新增出院4例。
截至6月15日24時,廣東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650例(境外輸入1098例)。目前在院213例。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連接器產業深度觀察:國際壟斷、本土替代與協同進化!
(Molex)等國際巨頭主導,而中國本土企業如立訊精密、中航光電、廣東星坤控股有限公司等正加速崛起,推動行業格局深度變革。 一、國際巨頭的技術壁壘與本土化深耕 國際連接器巨頭憑借數十年技術積累,牢牢占據高端市場: 泰科電子 (T

如祺出行入選廣東省重點商標保護名錄
近日,廣東商標協會重點商標保護委員會發布了《關于2024年度廣東省重點商標保護名錄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廣州宸祺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商標“如祺出行”及“ONTIME”被納入保護名錄,認定為廣東省重點商標。
廣東移動攜手華為開啟AI生活新范式
近日,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前夕,廣東移動舉行移起AI——2025年三大服務計劃發布會,并舉行AI終端生態聯盟啟動儀式。華為等多家廣東移動的戰略合作伙伴傾力合作,以5G-A、AI 新技術雙輪驅動,開啟智慧生活全新篇章。
SOLIDWORKS 2025 PDM新增功能
隨著SOLIDWORKS?2025的發布其PDM系統也迎來了一系列重要的新增功能。這些功能不僅進一步簡化了產品數據管理流程,還顯著提升了團隊協作的效率和準確性。本文將詳細解析SOLIDWORKS?2025?PDM的新增功能,以便用戶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這些創新功能。

雷曼光電榮獲“廣東知名品牌”稱號
近日,廣東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公布了第九批“廣東知名品牌”復核結果,“雷曼光電LEDMAN”品牌成功通過復核,榮獲“廣東知名品牌”稱號。
SOLIDWORKS 2025設計新增功能
SOLIDWORKS 2025的發布為設計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新增功能不僅提升了設計效率,還增強了協作和數據管理的能力
廣東電信蒞臨海康威視參觀交流
近日,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電信”)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濤,廣東電信副總經理王湘江、政企客戶事業部總經理劉志斌,廣東億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培軍一行赴海康威視總部
政策解讀 | 廣東重磅:戰略儲備芯片!
廣東省工信廳印發《2022年廣東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從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大力推動數字產業化、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治理和安全體系、加強統籌指導

奧迪威獲廣東省科技成果推廣獎
10月17日,廣東省科技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期間頒發了2023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廣東奧迪威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廣東工業大學、中交廣連高速公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

安防企業助力返程 盡最大努力保證旅客安全
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于2月9號起正式迎來返程高峰。然而目前為止國內確診病例超過4萬,疑似病例超過2萬,很顯然拐點還未到來。做好防疫工作,不讓疫情通過公共交通運輸渠道傳播,已成為當前全國關注的重點
發表于 10-24 17:22
?548次閱讀
挑戰英偉達:聚焦本土GPU領軍企業崛起
近年來,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制裁舉措,無疑加速了中國在本土芯片產業上的自主發展步伐,特別是隨著人工智能和基礎模型技術的蓬勃興起,更加堅定了中國在全球芯片領域扮演領導角色的決心。
面對英偉
ADAYO華陽再獲廣東省電子信息制造業獎項
7月19日,由廣東省電子信息行業協會主辦的廣東省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會上,廣東省電子信息行業協會發布了《2024年廣東省新一代電子信息行業發展藍皮書》,ADAYO華陽
本源量子與廣東聯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20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和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以下簡稱“廣東聯通”)正式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廣東聯通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聞屏

安寶特科技 AR眼鏡在醫療專科病例中的新應用有哪些?
安寶特AR將AR眼鏡技術應用于醫療,尤其在專科病例中,實現實時引導、影像數據實時顯示,優化操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與準確性。同時,提供企業級AR解決方案,助力數字化轉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