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自慰AV免费观看内涵网,日韩国产剧情在线观看网址,神马电影网特片网,最新一级电影欧美,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韩,黄色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ABO涨奶期羡澄,第一导航fulione,美女主播操b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靠賣碳積分翻身 特斯拉躺賺271億人民幣

汽車工程師 ? 來源:太平洋汽車網 ? 作者:太平洋汽車網 ? 2021-06-15 16:55 ? 次閱讀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什么叫老天爺賞飯吃?在汽車圈說的就是特斯拉、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一方面“碳中和”、“新能源”概念股橫飛,讓它們在資本市場賺足了票子和掌聲;另一方面,還有因為新能源屬性所自帶的隱性收入,比如賣碳積分,特斯拉一年就賣出了15.8億美元。靠賣碳積分翻身 特斯拉躺賺271億人民幣

首先,來看看特斯拉在去年的財報:2020年,特斯拉營收達315.36億美元,GAAP凈利潤為7.21億美元,首次實現了年度盈利。但這耀眼的成績背后最大的推動并不是主業——汽車銷售,而是賣碳積分:根據數據顯示,特斯拉在2020年光靠“賣碳積分”就賺了15.8億美元。類似的情況發生在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營收達到103.89億美元,GAAP凈利潤4.38億美元,其中靠賣碳積分又賺了了5.18億美元。也就是說,目前特斯拉能實現利潤轉正,靠的是賣碳積分的收入。更有數據統計,從2010年開始,特斯拉靠賣碳積分累計收入已經超過42億美元(約合271億人民幣)。

所謂的“碳積分”其實跟中國的雙積分政策類似,目的同樣的是刺(qiang)激(zhi)車企向電動化轉型。目前,美國包括加州等14個州已經實行了一項名叫零排放汽車(ZEV)積分的管理性積分(Regulatory credits)體系,要求車企每年通過制造和銷售電動汽車獲得積分,如果無法達標,就會面臨法律訴訟或者罰款(每1積分處罰5000美元)。如果不想受罰,只能向有多余積分的電動車企買積分(單價在每積分3300美元左右)。

歐盟也有類似的碳排放政策,甚至是全球最嚴的排放法規,沒有之一。政策規定,到2021年,歐盟新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降至95克/公里,即任何車企在歐盟范圍內出售的所有新車平均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超過95克,大概等于4.1升的百公里油耗。

如果碳排放積分不達標,車企同樣要受到巨額的處罰:每車95歐/克。這意味著,如果一家車企賣燃油車越多,罰款就可能越多,特別對于歐美系車企來說,本身燃油經濟性就不高。據市場調研機構PA Consulting估算,在歐盟的所有車企2020年合計要支付145億歐元(約合1150億元)的罰款,其中大眾集團為45億歐元罰款,FCA為24.6億歐元罰款,福特罰單也同樣高達14.6億歐元,還有雷諾日產、戴姆勒、標致雪鐵龍、寶馬等車企也紛紛中槍。

當然了,跟美國一樣,如果不想交罰款,也可以買積分。歐盟內,車企也可以通過集團內部或聯營的方式,轉讓或交易碳積分。因此,全球就催生了一個專業名詞叫“碳積分交易”。

賣積分到底是怎么賺錢的?

在中國,車企之間同樣有積分交易,但并未納入到碳交易市場,而是按照“雙積分”即《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進行交易。也就是說,針對汽車的節能和新能源車的電耗、續航、電池能量密度等綜合能力,進行系統性的評價積分:若產生負積分將被停止高油耗車型的申報和生產,需要相應的抵償歸零方式,比如用內部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CAFC)抵消,或購買新能源正積分(NEV)。若產生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CAFC)就可以在本企業或關聯企業進行結轉、受讓,若產生的新能源正積分(NEV)就可以結轉、出售。

根據今年4月工信部公布的《2020年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約391萬分,負積分約1057萬分;新能源正積分約420萬分,負積分約92萬分。可以看出,目前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負積分缺口巨大。這也使得能用作抵消的新能源正積分供不應求,價格水漲船高,從最初的300~500元/分上漲至2500~3000元/分。不過,新能源正積分價格會主要受積分價值、生產積分成本、政策以及供需關系影響,最后車企之間通過競價或者約定,也就是說能賣多少錢,就跟比特幣一樣魔幻,價格也不透明。特斯拉、比亞迪等大型新能源車企自然就成為了“大贏家”。

以特斯拉為例,特斯拉去年在中國就賣了13萬輛新車,憑此累積了86萬分的新能源正積分。按3000元計算,特斯拉將手里的86萬賣出去,就能白賺25億元。就連造車新勢力也能從中獲利,從新能源正積分排名中,就有威馬汽車、小鵬汽車分別位居第九、第十名。

而未被披露結果的蔚來據說在2020年產生的積分將達到20萬個,將在2021年進行銷售。粗略估算,蔚來、小鵬、威馬這幾大造車新勢力也能小賺幾個億元,可是相當的滋潤了。相反,那些新能源車銷量慘淡,燃油車賣得火爆的車企就非常窘迫了。這一點從2020年平均燃料油耗負積分排行榜暴露無遺,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大眾、吉利、長安等燃油車銷量大戶榜上有名,而且自身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還比較低,無法依靠自己的NEV正積分彌補CAFC負積分。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4月,網絡還盛傳常年在積分排行榜墊底的一汽-大眾計劃向特斯拉購買新能源積分,每個積分價格大約也是3000元。作為燃油車領域的扛把子,一汽-大眾銷量高達216萬輛(含捷達、奧迪),其中大眾品牌賣出了128萬輛,新能源車型占比大約僅有0.18%。(據不完全統計)

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嚴重失衡,這就導致一汽-大眾就產生了-118.62萬的燃油負積分,這也是眾多合資車企的縮影。面對雙積分政策步步逼近,車企無非只有兩種解決途徑:降低耗油和提高新能源車型產量。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大排量發動機在消沉,油耗更低的三缸機盛行;車企斥巨資研發新能源化平臺,大眾的MEB平臺、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平臺等比比皆是。

另一方面,車企又需要平衡新能源與燃油車的產銷比例,因為燃油車依然是利潤奶牛,而新能源車的回報周期長,所以在產銷計劃上需要一定的控量手段。如果家大業大的車企,也可以像大眾一樣,買下江淮,間接拿下江淮大眾的新能源正積分。

讓車企更加恐懼的是碳中和

放眼未來,雙積分政策對于車企來說,只有更嚴,沒有最嚴。2020年6月,國家針對《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作出了二次修改,給車企又再下達了更嚴格的KPI:要求2021年-2025年的積分比例不斷提高,同時油耗測試標準由NEDC循環切換到要求更高的WLTC循環,平均油消耗量在2025年降低至4L/100km。也就是變相地逼著車企盡可能生產更多的節能車和新能源車。

要弄清為什么雙積分政策會越來越嚴苛,首先就要知道“碳達峰”、“碳中和”。在今年兩會,碳達峰、碳中和被第一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更是將節能減排的話題推向高潮。國家規定,到2030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達到峰值,不再增長且逐步回落;到2060年,中國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將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可回收材料、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方式抵消。

從2030-2060年的30年時間里,中國要實現碳中和可謂壓力山大,而別的發達國家則用50、60的時間。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正從農業體系向工業體系高速發展,在過程中往往伴隨著高碳排放,所以在生產-運輸-消費端都要改變,也涉及到交通、畜牧、電力等眾多領域。

比如在畜牧業,牛放的屁也是溫室氣體的重要排放來源,于是就有了人造肉的興起。而在我們熟知的汽車交通行業,也就需要用電動車替代燃油車,甚至發展綠氫的氫燃料電池車。對于車企而言,碳中和也不僅僅體現在所生產的汽車是否零排放,還體現在原材料供應端、生產端以及售后整個過程。

歐美、日韓等車企也開始紛紛建立碳中和的綠色全生命周期體系,普遍在2040年和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以較早實現碳中和的寶馬為例,在未來生產過程中全部使用綠電,100%回收廢水;在生產材料方面,使用洋麻纖維和PET等再生材料代替傳統皮革;在售后方面,鼓勵經銷商使用光伏太陽能建筑方案,使用收集雨水來管理利用……而中國自主車企在這一方面幾乎處于空白地帶,實現碳中和的積極性和社會責任感并不高。顯然對于要在30年內實現碳中和的中國,只是停留在汽車產品新能源化還遠遠不夠,對車企的約束手段只是停留在雙積分政策上也遠遠不夠。寫在最后

總的來說,無論是國外的碳積分交易,還是國內的新能源積分交易,其實都只是一種手段,碳中和才是結果和終點。而碳中和本質上是能源體系的革命,也是大國之間的一場政治博弈。

中國正圍繞“生產-傳輸-利用”形成清潔能源的循壞系統:即生產端的光伏太陽能、水電、風電等能源方式;傳輸端則以特高壓將清潔能源從西北傳輸到東南等高用電量地區;利用端則是以新能源車為主,結合儲電技術實現減排脫碳。在這個閉環中,汽車的地位舉重若輕。它既是工業發展體系的集中體現,也是能源消耗大戶,注定著承擔碳中和的重擔。

原文標題:新聞|特斯拉靠這項交易躺賺271億元!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7

    文章

    6181

    瀏覽量

    109655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

    文章

    6378

    瀏覽量

    129114

原文標題:新聞|特斯拉靠這項交易躺賺271億元!

文章出處:【微信號:e700_org,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京東方精電2024年營收破百億

    近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BOE(京東方)旗下全球車載業務平臺京東方精電(股份代號:00710.HK)發布2024年度業績公告,以134.49港元(約合125.72人民幣)的營業收入成功突破百億級
    的頭像 發表于 03-31 14:37 ?534次閱讀

    1.1,營收超特斯拉!比亞迪史上最強財報兩大看點

    歷史上年度營收首次突破7000元,同時,按歷史匯率,超越了特斯拉2024年全年976.90美元(約人民幣7022.35元)營收表現,為
    的頭像 發表于 03-28 01:00 ?3622次閱讀
    日<b class='flag-5'>賺</b>1.1<b class='flag-5'>億</b>,營收超<b class='flag-5'>特斯拉</b>!比亞迪史上最強財報兩大看點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超6400特斯拉總市值跌破1萬億美元

    在當地時間2月25日,特斯拉公司股價在盤中一度跌超10%,總市值跌穿1萬億美元,截至收盤特斯拉股價報302.8美元,跌幅達到8.39%,市值一夜蒸發892美元(換算下來約合人民幣64
    的頭像 發表于 02-26 14:52 ?515次閱讀

    恩智浦擬22.44人民幣收購邊緣NPU企業Kinara

    近日,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恩智浦半導體宣布,已與邊緣NPU(神經網絡處理器)企業Kinara達成最終收購協議。根據協議,恩智浦將以3.07美元(當前約合22.44億元人民幣)現金收購Kinara
    的頭像 發表于 02-12 10:31 ?509次閱讀

    北京電控集成電路制造公司增資至200

    近日,北京電控集成電路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原本的1000萬人民幣大幅增至200人民幣,增幅高達199900%。這一變動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的頭像 發表于 02-08 16:35 ?825次閱讀

    “恩力動力”完成數人民幣B輪融資

    近日,固態電池領域的重要企業“恩力動力”成功完成了數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清大海峽與金石投資共同領投,同時,老股東大興投資旗下的基金也積極參與了跟投。 作為固態電池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恩力
    的頭像 發表于 12-30 10:26 ?525次閱讀

    聯想集團第二財季營收1279

    近日,全球數字經濟領導企業聯想集團(HKSE:992)(ADR:LNVGY)公布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2024/25財年第二財季業績:營收1279人民幣,同比增長近24%,所有主營業務營收均
    的頭像 發表于 11-18 17:43 ?954次閱讀

    中興通訊投資7元成立新公司

    近日,北京興云數科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該公司由中興通訊全資持股,注冊資本為7人民幣
    的頭像 發表于 11-11 18:08 ?1550次閱讀

    特斯拉市值暴增8500 馬斯克坐穩世界首富的寶座

    。 在投資者的情緒主導下,周三,特斯拉的股價大漲14.75%,創下2023年7月以來的新高。總市值達到9262美元;特斯拉公司的市值在周三大幅上漲1190美元,換算下來高達8500
    的頭像 發表于 11-07 16:55 ?1020次閱讀

    美股收盤:特斯拉大漲約22% 馬斯克身家一夜猛增2385人民幣

    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特斯拉公司的市值增加約1496美元(換算下來約合人民幣10651元)。而馬斯克的資產凈值一日猛增335美元(換算下
    的頭像 發表于 10-25 12:06 ?1080次閱讀

    快訊:韋爾股份注冊資本增資至12.14

    日前,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韋爾股份發生了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約11.82人民幣增至約12.14人民幣
    的頭像 發表于 10-18 11:06 ?1445次閱讀

    TCL華星旗下光電顯示公司增資5

    近日,TCL華星旗下的惠州華星光電顯示有限公司迎來了注冊資本的大幅增長。據工商變更信息顯示,該公司的注冊資本已從原有的15.1人民幣增加至20.1人民幣,這一變動標志著公司在光電顯
    的頭像 發表于 10-09 18:07 ?776次閱讀

    新火種AI 月之暗面再獲融資!200估值,中國模型公司新寵兒?

    美元,約合236人民幣,一舉躍過“200門檻”。 有意思的是,獲得新融資的不僅僅有月之暗面,最近幾個月,儼然成為了各個大模型公司的“融資時刻”: 7月25日,百川智能完成了50
    的頭像 發表于 08-15 09:12 ?704次閱讀
    新火種AI 月之暗面再獲融資!200<b class='flag-5'>億</b>估值,中國模型公司新寵兒?

    TCL家電集團注冊資本大幅增至30

    近日,國內知名家電企業TCL家電集團有限公司宣布了一項重大的工商變更信息,其注冊資本實現了飛躍式增長,由原先的4.48人民幣大幅擴展至30.36人民幣。這一變動不僅標志著TCL家電
    的頭像 發表于 08-13 17:48 ?1043次閱讀

    星凡科技募集近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用于芯片的研發

    近日,星凡星啟(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凡科技”)成功募集近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此次融資由高捷資本攜手盛景嘉成與開普云聯合注資。這筆資金將專項用于推動星凡科技在服務器生產線建設、算力中心項目拓展及后續運營、以及大模型推理芯片的關鍵技術研發上。
    的頭像 發表于 07-26 14:25 ?135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