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半導體概念寬廣,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等各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其按照功能分為汽車芯片、功率器件、傳感器等。 芯片是汽車的核心部分,車規級芯片標準遠高于消費級,且認證流程長。 一款芯片一般需要2年左右時間完成車規級認證,進入車企供應鏈后一般擁有5-10年的供貨周期。
汽車標準需認證可靠性標準AEC-Q系列、質量管理標準ISO/TS16949其中之一,此外需要通過功能安全標準ISO26262ASILB(D)。 近年來,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增速遠高于當年整車銷量增速。據ICVTank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達465億美元,同比增長11%。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在汽車銷量下滑沖擊下,2020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有小幅下滑,預計規模為460億美元。IHSMarkit預測,2026年汽車芯片收入增長到676億美元。
現階段,汽車市場上的芯片主要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以控制指令運算為主,算力較弱的功能芯片MCU,另一類是以智能運算為主,算力更強,負責自動駕駛功能的SoC芯片,按照算力需求其演進路線為CPU→GPU→FPGA→ASIC。 MCU是芯片級芯片,又稱單片機,一般只包含CPU這一個處理器單元;MCU=CPU+存儲+接口單元。
SoC是系統級芯片,一般包含多個處理器單元;如SoC可為CPU+GPU+DSP+NPU+存儲+接口單元。 此外,還有多種其他功能的芯片,如攝像頭芯片,AMP芯片、功率半導體芯片、胎壓監測芯片TPMS、BMS芯片等。
汽車MCU芯片
隨著全球汽車消費升級,汽車電子化趨勢處于快速增長,全球汽車搭載的電子控制單元ECU數量持續增加,一般都是MCU芯片。 目前全球汽車MCU芯片市場集中度較高,行業CR4為43%,行業CR8達63%。 全球市場處于恩智浦、英飛凌、瑞薩等為代表的群雄割據競爭格局。2019年,恩智浦占全球汽車MCU芯片市場14%,英飛凌次之,占比11%。
其它有競爭力的玩家還包括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博世、安森美、微芯等。 芯片與車廠的深度綁定,導致個性化定制和外部代工,加劇了供應鏈的擴產難度。比如:瑞薩與豐田、英飛凌與德系等。 汽車芯片領域主要競爭廠商:
當前所有汽車芯片均較為緊缺,其中MCU缺貨最為嚴重,交期最多延長4倍,tier1及整車廠均受波及。 全球70%以上的汽車MCU生產來自于臺積電,而臺積電的汽車芯片代工收入2020年占比僅為3%,MCU處于20~45nm的成熟制程(高端自動駕駛SoC芯片需要更先進的7nm制程),代工利潤低,沒有擴產動力,導致MCU產能吃緊。
根據伯恩斯坦咨詢的預計,2021年全球范圍內的汽車芯片短缺將造成200萬至450萬輛汽車產量的損失,相當于近十年以來全球汽車年產量的近5%。
汽車SoC芯片
SoC用一塊單芯片就能實現完整的電子系統,在自動駕駛,深度學習等行業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未來汽車數據處理芯片逐步向智能化AI方向發展,汽車智能化趨勢,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對汽車的智能架構和算法算力,帶來了數量級的提升需要,推動汽車芯片快速轉向搭載算力更強的SoC芯片,將成為半導體行業、IC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汽車AI芯片市場格局清晰
在高級芯片賽道中,Mobileye(英特爾)、英偉達、高通、華為、特斯拉等廠商擁有較強的先發優勢。 全球GPU領域AI龍頭英偉達和背靠英特爾的汽車AI芯片龍頭Mobileye屬于第一陣列。 高通與華為屬于1.5陣列,有望快速突圍進入第一陣列。 高通在通信及消費電子領域優勢明顯,基于智能手機芯片的成功經驗,已成為智能座艙域芯片龍頭。
在智能駕駛領域,高通于2020年1月推出了Snapdragon Ride平臺,正加速推廣應用中。華為AI芯片云端領域全覆蓋,技術實力雄厚。 地平線屬于強勢第2陣列,對外可提供解決方案類產品(芯片+算法),也可以單獨供應。 作為中立第三方,芯片和算法可分開銷售或一體式解決方案,受客戶信任,有望逐步實現國產替代。
汽車智能駕駛AI芯片對比:
隨著L1/L2級輔助駕駛逐步演進到L3級別智能駕駛,算力、功耗、生態等成為各家AI芯片廠商搶奪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各大Tier1正在推出或在研的智能座艙平臺方案,包括NXP、瑞薩等傳統汽車芯片供應商外,以及高通、英特爾等在內的老牌芯片企業和國產芯片商全志科技,都在紛紛推出自家的智能座艙芯片產品。
而以谷歌、亞馬遜、蘋果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以奧迪、寶馬、特斯拉為代表的整車企業大舉進軍自動駕駛芯片領域,行業未來有望形成多頭競爭的格局。 近年來國內芯片廠商也在加速追趕。2020年5月,北汽集團旗下北汽產投與Imagination集團合資成立北京核芯達科技有限公司,在汽車芯片領域提供先進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上汽、長安、比亞迪、吉利汽車等汽車企業,以及地平線、寒武紀、黑芝麻等高科技企業都在發力車載芯片領域。 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是推動汽車半導體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隨著電動汽車數量的增多及智能駕駛的不斷滲透,汽車半導體芯片領域有望迎來高速發展。
編輯:jq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4文章
2806瀏覽量
49937 -
汽車芯片
+關注
關注
10文章
935瀏覽量
44021 -
AI芯片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983瀏覽量
35889
原文標題:汽車芯片競爭格局解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ameya360,微信公眾號:皇華電子元器件IC供應商】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四大核心要素驅動汽車智能化創新與相關芯片競爭格局

四大核心要素驅動汽車智能化創新與相關芯片競爭格局
從競爭格局看 M12 航空插頭行業走向

解鎖未來汽車電子技術:軟件定義車輛與區域架構深度解析
廠家芯資訊|真實還原汽車引擎聲浪—WT2003Hx語音芯片IC技術解析與應用創新

SMA 接口尺寸對電子產業格局的重塑

解析安科瑞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平臺如何重塑新能源汽車基建格局?

汽車鈑金點焊技術解析與應用
汽車前后懸掛焊接技術解析與應用
芯片封測揭秘:核心量產工藝全解析

航順芯片HK32MCU受邀出席汽車芯片國產化與技術創新閉門研討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