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3.0是USB標準的下一代版本,數(shù)據傳輸速率可達5Gbps。對于這一新興標準,首先面臨的一個技術問題是如何在經過PCB、長電纜和相關的連接器傳輸后保證信號的完整性。為達到設計指標的要求,系統(tǒng)中需要提供固定和自適應均衡。自適應均衡電路比較復雜,需要較長的訓練周期。固定均衡相對簡單,易于實現(xiàn)而且消耗較低的功率。
實驗表明,相對于自適應均衡,固定均衡具有設計簡單、成本低、功耗小等優(yōu)勢,而且能支持5Gbps數(shù)據流在FR4 PCB走線、USB 3.0電纜和連接器通道的傳輸。可以按照圖1搭建一個簡單的測試裝置,包括10英寸長的FR4 PCB板走線、發(fā)送均衡器、USB 3.0電纜和接收均衡器。信號通過FR4 PCB板引線送入發(fā)送均衡器(MAX3982),然后經過3至6米的USB 3.0電纜到達接收均衡器(MAX3785)。
圖1:簡單的USB 3.0固定均衡測試裝置。
模板發(fā)生器向FR4 PCB發(fā)送IKJPAT數(shù)據流,與CJPAT類似,IKJPAT是針對時鐘恢復電路設計的一個8B10B模板。圖中的兩片IC雖然不是專為USB 3.0應用而設計,但可以使USB 3.0的傳輸距離延長到標準規(guī)定的3米以上。發(fā)送端采用固定均衡器MAX3982,能夠提供四級預加重電平;接收端采用MAX3785 1.8V固定無源均衡器和限幅放大器。兩款產品均已投放市場,另外,國半和TI也可提供類似器件。固定接收均衡器由T型均衡網絡和限幅放大器構成(圖2)。
運行測試模板時,沒有經過均衡的信號送至10英寸FR4電路板的引線,并經過3米長的USB 3.0電纜傳輸,可以得到圖3所示波形,從圖中可以看出波形劣化比較嚴重。加入固定均衡后,即使將電纜延長到6米也可以明顯改善信號質量,得到比較好的眼圖效果(圖4a),高質量的眼圖模板意味著較低的誤碼率。
圖2:固定接收均衡器由T型均衡網絡和限幅放大器(圖中沒有給出)組成。
圖3:接收端沒有經過均衡傳輸?shù)男盘枺盘柾ㄟ^10英寸FR4 PCB引線和3米長的USB 3.0電纜傳輸?shù)竭_接收端。
圖4a:經過均衡的USB 3.0數(shù)據流通過10英寸FR4 PCB引線和6米長的USB電纜后能夠保持較寬的眼圖模板開度。
如果放大圖4a所示波形,可以測得抖動的峰縫值只有36.4ps。
圖4b:將5Gb/s眼圖模板的跳變區(qū)域放大后,可以測得36.4ps的系統(tǒng)抖動。
將電纜替換成非均衡測試中使用的3米電纜,可以得到固定均衡電路對眼圖模板的改善,能夠保持穩(wěn)定、較寬的眼圖開度(圖5a)。調整示波器放大眼圖的交叉區(qū)域(圖5b),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跳變沿。從測試結果看,電纜接口似乎可以省去昂貴的自適應均衡電路。
圖5a:通過10英寸 FR4電路板引線和3米USB 3.0電纜傳輸后,經過均衡的信號具有較寬的眼圖開度,與圖3a所示6米傳輸?shù)臏y試結果非常相似。
圖5b:經過10英寸FR4電路板、3米電纜傳輸后,均衡信號眼圖模板的交叉區(qū)域
責任編輯:gt
-
pcb
+關注
關注
4349文章
23403瀏覽量
406383 -
連接器
+關注
關注
99文章
15201瀏覽量
139192 -
usb
+關注
關注
60文章
8134瀏覽量
270532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遞推最小二乘算法自適應均衡器
采用ARM7的自適應均衡器怎么設計?
自適應電纜均衡器CLC014原理、特點與應用
基于LMS與RLS算法的自適應均衡器性能研究
基于LMS與RLS算法的自適應均衡器性能研究
自適應均衡器在LVDS息線長距離傳輸原理及應用

信道均衡技術與基于FPGA的自適應均衡器的研究與設計
基于LMS算法的自適應均衡器的設計與實現(xiàn)
TDP1204和TMDS1204如何使用自適應均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