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牽引以及智能家居風口的帶動,消費者愈發關注智能家電給生活帶來的便攜,掃地機器人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當代年輕人居家清潔的的主要方式。因此越來越多的品牌蜂擁而至,也間接導致了市場的極度飽和,掃地機器人雖然發展速度快,但依然存在一些技術難題沒有很好地克服。
總的來說國內掃地機器人的痛點主要在于質量參差不齊、死角清掃不干凈、路徑規劃隨機式清掃導致部分區域清掃不干凈等,其次就是清掃過程并未完全解放人力,一些需要清洗更換組件以及頑固污漬依然需要人力協助。
其實掃地機器人的核心技術點主要集中在清潔系統、建圖系統、避障系統還有便攜四項上,要想在這四個維度上向前走,需要不斷做技術沉淀。從未來的消費需求來看,消費者對產品的清潔需求只會越來越高。根據德國GFK數據,中國家庭服務機器人在沿海城市的產品滲透率僅為5%,內地城市僅為0.4%,與發達國家16%的滲透率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這意味著,盡管國內掃地機器人在迅速增長,但很多家庭還處在觀望階段,尚未轉化為購買。如果給掃地機器人做用戶畫像,大部分居住在城鎮地區,收入水平中上,同時需要經常打掃衛生,所以潛在需求空間非常廣闊。
這幾年隨著掃地機規劃導航系統的不斷完善,全局導航規劃類掃地機占比已突破85%,據奧維云網(AVC)線上渠道監測數據,2020年上半年,激光導航掃地機的零售額占比從去年同期的45.2%增至54.9%;視覺導航產品的占比從12.3%提升至17.7%;搭載AI(人工智能)技術的“激光、視覺”導航產品的占比則從1.6%增至7.8%。無獨有偶,新發布的中高端掃地機器人中,激光導航系統的掃地機幾乎已經成為了“標配”,帶來的功能升級也是眼花繚亂。前有科沃斯dFoF掃描進行辯物,后有浦桑尼克高精度LDS激光掃描用來識別完成測距。可以看得出現在掃地機行業會越來越成熟,消費者也會對各種關鍵的配置、參數的認知,左右其購買決策。
作為掃地機器人工作的第一步定位建圖,對于掃地機來說,工作前要把周圍環境數字化、結構化才能制定更清晰的行進路線及清掃模式。目前常見的掃地機器人半數以上采用激光SLAM,但是部分激光 SLAM在實際清掃過程中容易受到環境和實時動態變化的影響,影響整體地圖的規劃。還有部分掃地機器人呢采用單目視覺技術,主要通過加入攝像頭進行輔助定位,使掃地機在移動過程中對圖像進行連續跟蹤,利用相機姿態和物體之間相對位置變化的估算,但單個攝像頭進行估算缺容易存在誤差,導致建圖效果較差,所以采用激光 SLAM 和單目視覺SLAM 融合的方式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避障是也是掃地機的主要痛點之一,一些因為誤觸以及引發掃地機無法脫困以至故障是用戶體驗差的主要原因。當前掃地機避障需解決三個問題:一是檢測范圍較小,無法實現大范圍障礙物檢測;二是無法精準獲取障礙物深度信息,多采用試探性碰撞方式來確定障礙物實際位置;三是無法獲取障礙物的具體屬性信息,時有漏掃、誤掃等情況。在2020年間科沃斯推出的AI雙目避障模組與浦桑尼克增加的環境感知功能都旨在加速掃地機避障功能升級。
從行業角度來看,過去掃地機器人同質化競爭導致爆款一直缺失,從掃地到拖地、再到自動集塵、自動洗拖布的技術進化,消費者需求也在不斷提升與進化,各品牌商在智能化與清潔模式上不斷推陳出新拿出普及型的產品,市場還有進一步引爆的空間。以往簡單只有掃拖功能的機器人不再滿足于消費者,對于每次工作完還需清潔塵盒和拖布也是導致掃地機器人普及率不高的原因。掃地機器人行業也在等待有品牌可以打破同質化和推出新產品,讓掃地機器人行業有一個質的突破。其中不少品牌憑著自身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和超前敏銳的營銷能力,以浦桑尼克為代表的自動集塵掃地機和云鯨為代表的自動洗拖布機器人讓行業有了更多的發展方向,有效提高掃地機器人工作效率。
按照當前市場行情,掃地機還是擁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各大品牌商要想在未來想要引領掃地機器人行業,還需把核心放在研發,用技術創新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低成本智能化:藍牙模塊方案讓平價掃地機更便捷

中微半導掃地機器人解決方案介紹


以驅動芯片破解掃地機三大核心痛點
鈞敏科技AM2355驅動芯片在掃地機器人中的應用
高端掃地機器人市場銷額第一!追覓再創行業新標桿
掃地機器人語音提示方案NV400F,OTA升級支持自主更新語音,快速開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