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產業鏈可以分為基礎層、技術構架層、平臺層和應用層。
基礎層:包括了算力、數據以及傳感系統,包括了人工智能三要素中的兩部分,是整個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的基礎;技術構架層:包括了算法理論、感知技術以及認知技術,感知技術是使機器通過傳感器和算法感知世界;認知技術是讓機器能夠認知人類語言、知識;開放平臺層:包含基礎開源框架和技術開放平臺,科技龍頭企構建基礎開源框架,部署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底層平臺。
行業領先企業構建技術開放平臺,為開發者提供AI開發環境,建設上層應用生態,形成核心競爭力;應用層:切入安防、醫療、教育等各種場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精準化、智能化服務,賦能各應用行業。
全球人工智能產業以英特爾、谷歌等跨國科技企業為主導,不斷加快底層技術研發與產品應用實踐步伐。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過1917億美元,預計2024年將超過6157億美元,2016-2024年的年均增長率達到33.98%。
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聚焦多元化的應用場景,瞄準教育、醫療、金融、等領域智能化改造升級的切實需求,通過優化場景設計率先推動商業化落地。
近年來,差異化和區域化的競爭態勢吸引我國涌現出一大批新興的人工智能企業,推動我國產業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1372億元,預計2024年將逼近8000億元,約占全球總體產業規模的20%,復合增長率達到48.97%,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人工智能是新基建的重要領域,將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重要經濟增長引擎。
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范圍,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大類,包括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新能源充電、城際高鐵、特高壓七大領域。
2020年11月,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人工智能被放在前沿領域的首要位置體現了國家的重視,從最初的注重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到現在的注重落地應用,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加速將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YYX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318瀏覽量
28071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7文章
49062瀏覽量
2500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