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輕輕點擊鼠標,簡單地幾下“拖拉拽”,就能馬上開發出一個應用程序?即使是零基礎的IT小白,也能像搭積木一樣輕松完成開發工作?以上場景的實現,離不開IT圈最近的一個熱詞——低代碼開發。
近日,西門子旗下的低代碼開發企業——Mendix宣布登陸中國市場,引發業界關注。目前,低代碼之火在全球市場持續升溫,包括微軟、谷歌、AWS等皆已加入戰局,而在國內包括阿里、騰訊以及一批創業企業都在緊鑼密鼓地布局低代碼開發。西門子Mendix此時進入中國,是否還有機會?國內低代碼市場之爭又將迎來怎樣的變革?
西門子與微軟中國市場之爭
為什么西門子Mendix選擇現在進入中國?西門子Mendix中國區總經理王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外,我們希望能夠集結一個健全的團隊,用最好的資源給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和支持。Mendix的入駐,讓人不禁聯想到幾個月前搶先一步落地中國市場的微軟Power Platform。業內資深人士分析稱:“微軟和西門子先后在中國推出自己的低代碼開發平臺,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信號,給持續關注低代碼市場的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從產品本身來看,Power Platform最大的特點是擁有強大的云端整合能力。它植根于微軟智能云,以Microsoft Azure為基礎,無縫銜接數據庫、人工智能、DevOps等云服務,擁有云規模的彈性伸縮和拓展能力。同時,與Microsoft 365和Dynamics 365的集成,讓它在實現流程自動化的同時,還能拓展現有的CRM和ERP服務功能和使用場景,并按需進行定制開發。Power Platform向客戶提供的其實是一個完整的平臺型解決方案,比較適合那些已經引入微軟云生態的中大型企業,同時對企業IT人員的要求也更高。
而Mendix的產品分為兩部分,Mendix Studio為業務應用層面和非IT人員提供創建應用的開發環境,專業開發人員則可使用更高級的Studio Pro環境來構建復雜的大型企業級應用,還能根據需要進行自定義開發。同時, Mendix平臺還包含AI增強開發服務、人工工作流程建模器和引擎、集成開發環境IDE、多云kubernetes部署等多種關鍵功能。在被西門子收購后,Mendix又與西門子MindSphere工業物聯網操作系統實現集成。相較之下,Mendix平臺功能更為成熟,服務也更完備,頗受以公民開發為導向的企業歡迎。
“Power Platform和Mendix的正面較量其實是微軟和西門子在中國市場的角力,”一位長期關注行業市場的專家對記者表示,“實際上西門子進中國的時間要比微軟早太多了,相應的客戶基礎也會更為廣泛一些。”
這一點從兩家低代碼平臺客戶定位上也能看出來,Power Platform的客戶依然以微軟最核心的企業服務用戶為主體,Mendix的客戶則是集兩家之長,既有西門子傳統的工業、制造業客戶,又有Mendix本身在金融、零售、保險、醫療、在線教育等領域積累的客戶。“但這同時也對產品的通用性要求極高。”該專家指出。
近年來,西門子數字化轉型速度很快,尤其在中國市場上一直在強調提升軟件核心競爭力。西門子數字化工業軟件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梁乃明表示:“西門子作為領先的工業軟件提供商,可以協助將不同廠商的不同產品整合在一起,實現協同運轉,從而使客戶的精力專注在自身產業研發及產品制造上,為客戶提供最大的價值。”分析人士稱,Mendix低代碼開發平臺將成為西門子在中國市場上匯聚資源、完善生態的一個重要工具。
然而,分析人士也表示:“微軟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尤其是納德拉出任微軟CEO后,將戰略重心轉移到云業務上,并逐步實現開放兼容,讓微軟得以拿著亮眼的成績單重回巔峰。”與西門子不同的是,微軟始終聚焦在軟件領域,在行業內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廣泛的客戶基礎。據了解,微軟在中國已擁有將近17000家合作伙伴,建立起了一個包括開發者、合作伙伴、企業客戶到普通消費者在內的龐大生態系統。值得關注的是,微軟在中國的投資和擴展還在持續加碼,其對中國市場的野心從中也可窺見端倪。
海外與本土廠商之爭
事實上,近兩年,不少觸覺敏感的中國企業也紛紛把目光投向了低代碼市場。日前,阿里云和騰訊云兩大廠商的入場,更是將國內市場的低代碼熱度推向了新高潮。
阿里云將旗下低代碼開發平臺宜搭與釘釘進行無縫集成,打造成了“云釘一體”戰略中負責“連接”的中臺。阿里云在底層,釘釘為操作界面,宜搭的加入將強化對業務場景的連接和滲透,進一步增強用戶粘性。當新升級的釘釘成為企業工作、應用開發的入口之后,也自然會帶動底層阿里云的發展。分析人士認為,這種“云端一體”的戰略可能更吸引國內腰部及以上的企業用戶。
而LowCode則是騰訊云基于云開發已有的技術體系打造的低代碼平臺。它整合了騰訊云海量云服務和微信端生態能力,適用于企業級應用系統、運營類小程序,以及廣告營銷類應用的定制開發。同時,該平臺還能支撐研發中臺的打造,助力服務商快速、批量地生成小程序。行業客戶和服務商可以將LowCode 與自有研發平臺集成,從而構建具有特定行業屬性的低碼平臺進行對外服務,例如政務低碼 WeApps 和工業低碼等。因此,這個平臺更受政務、工業、教育、金融等垂直行業客戶的青睞。
行業資深人士認為:“海外與本土廠商之爭,最大的看點應該是業務場景的沉淀。海外低代碼開發市場起步較早,平臺功能的成熟度相對更高。”據微軟介紹,Power Platform在全球已經上市多年。現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97%的企業都在使用Power Platform。平臺上,每個月有300多萬個活躍開發者。可想而知,它的技術、功能、服務都已經歷過千錘百煉,業務場景的適用性相當高。
Mendix不僅擁有全面成熟的產品線,還有重要頭部客戶的加持。Mendix在全球共有4000多個客戶,分布于29個國家。進入中國前,Mendix就已吸引了包括上汽乘用車、中集車輛集團以及富士康旗下云智匯科技服務在內的多家中國客戶。梁乃明也曾在采訪中表示:“Mendix低代碼軟件快速開發平臺經歷了過去十五年的迭代開發,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經驗和客戶體驗,這也是我們跟國內很多友商不同的地方。”
To B業務的開發平臺必須有長期的行業沉淀和技術積累才能做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相比之下,阿里云、騰訊云推出的代碼開發平臺在行業場景中沉淀的時間較短,功能相對單一。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資深人士坦言:“海外平臺雖然在技術成熟度、客戶體驗等方面更占優勢,但國內外語言和業務邏輯的不同、市場環境和政策的復雜有可能會導致其‘水土不服’。能否真正站穩腳跟,還要看他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念到底有多強。”
另外,也有觀點認為,價格是影響競爭格局的一個重要因素。海外平臺使用價格不菲。以Mendix為例,除了通過組件和模板賺錢外,Mendix還對應用程序部署收費,單一應用每月1875美元,專業應用每月5375美元,企業應用每月7825美元。這樣昂貴的價格顯然是中小企業無法承受的。但Mendix中國區總經理王炯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談到:“Mendix的策略是以價值為導向定位中國市場,我們會推出客戶完全可以接受的、具有非常高競爭性的價格。”
Forrester首席分析師戴鯤指出:“從企業角度而言,西門子Mendix和微軟Power Platform等海外輕量代碼平臺的入駐,一方面會為國外在華企業以及國內企業提供更多選擇,另一方面也會提升本土企業客戶對輕量代碼平臺價值的認知。從廠商競爭格局來看,這一方面會加劇競爭,促使本土企業加速迭代,同時由于本土企業的業務與技術需求存在差異,這也會促使全球廠商加速本土化進程。”
國內低代碼玩家之爭
從國內低代碼賽道來看,已經出現了幾類不同類型的選手:一是公有云或者公共云服務商,例如阿里云、騰訊云等,他們的核心目標是借助低代碼開發平臺,吸引更多獨立軟件開發商將產品和應用搭建在他們的云上,借機拓展自身云生態;二是傳統軟件企業,例如用友、金蝶等,他們希望通過加盟低代碼領域,延伸自身開發實力;三是低代碼領域創新企業,奧哲網絡、宜創科技、輕流、致遠互聯等也都在低代碼領域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參照海外市場發展經驗,頭部廠商的布局往往事半功倍。以阿里云為例,它的生態化打法,在搶占市場的過程中優勢明顯。明確“云釘一體”戰略后,阿里云內部能力,從算力底座、達摩院智能底座、中臺能力及IM能力都被打通,為低代碼開發的實現奠定技術基礎。阿里云龐大的生態體系也自然而然轉化為其低代碼開發平臺的生態基礎。
而傳統軟件廠商用友走的是平臺化路線。YonBuilder的誕生是用友作為SaaS企業進一步拓展業務、鞏固自身實力的必然選擇。但不難發現,用友的服務模式正逐漸從產品服務向平臺服務模式轉變。用友YonBuilder高級產品經理肖培明表示,2020年,YonBuilder進行了重組,未來一方面將會為用友自身的服務做支撐,另一方面將被打包成整體服務對外賦能。
作為較早進入低代碼領域的創新公司,致遠互聯則選擇了“平臺+生態”的路徑,一邊提高產品開發和定制開發效率,一邊建立自身平臺生態,提升核心競爭力。致遠互聯CMO在采訪中表示,“從公司創立之初,致遠互聯的定位就非常明確,要植根客戶業務管理需求,通過低代碼甚至零代碼開發的方式,讓業務人員能夠靈活、快速地定制出符合自身業務管理需求的業務應用場景,實現業務管理閉環,讓客戶真正‘擁有’系統。”
事實上,低代碼平臺之爭的背后是不同企業生態體系之間的交鋒。云時代,萬物互聯,開放與合作是未來的發展大勢,與數字化變革同期而來的是生態格局的重組。戴鯤指出:“以客戶至上的理念,在技術、市場與組織三方面構建自適應能力是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風已起,你是否已經入局?
責任編輯:tzh
-
微軟
+關注
關注
4文章
6685瀏覽量
105714 -
谷歌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231瀏覽量
10808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96瀏覽量
249210 -
代碼
+關注
關注
30文章
4900瀏覽量
706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教育版SmartEOS操作系統將迎來怎樣變革
低空經濟“空襲”安防,萬億級賽道應用迎來新變革
低代碼與傳統開發的區別 低代碼與無代碼開發的區別
低代碼在敏捷開發中的應用
三星退出LED業務:為新入局者與市場變革帶來機遇
低代碼物聯網云平臺是什么?有什么功能?
國內LED顯示市場格局將迎較大變化
國產MCU有推薦嗎?最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
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

國內低代碼平臺推薦--萬界星空科技低代碼平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