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走過去,疫情下技術進步和行業需求的雙向驅動更為明顯,商業變革也從未停止,各個領域依然在不斷發生顛覆和創新,而2021年也將會開啟新的篇章。
光速中國創業投資基金(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以下簡稱“光速中國”)是一家專注于中國市場的早期創業投資基金,聚焦消費互聯網、“互聯網+”、企業服務/硬科技等領域,通過七支美元基金和一支人民幣基金,管理著超過20億美元的資金,在上海、北京、香港設有辦公室。
在全球范圍專注A輪、B輪的投資,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在趨勢爆發前捕捉趨勢。B輪的拼多多,A+輪的小鵬汽車,都是著眼長期,深耕價值的結果。對于2021年產業如何發展,光速中國有自己的看法。
解決產能匹配問題,關注三大行業
2020半導體行業經歷了全球疫情和國際形勢的復雜化和不確定性,對于將要到來的2021年,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宓群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全球疫情和國際形勢的變化還是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他認為,美國對中國的技術限制,短期來看可能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半導體這個行業的產業鏈本來應該是按照商業化的規律去發展,但受到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造成了很多不確定性。
“雖說不確定性因素仍然眾多,但是這對于中國的創業公司來說,反而有了更大的機會。”宓群表示。
目前芯片設計創業公司的終端生產受到代工廠由于地緣政治以及疫情影響產能不足的限制,因而未來的創新也面臨現實困難。從代工廠來看,投資規模大,短時間也不太可能大幅增長。宓群坦言:“如何解決從產業鏈上游設計到下游生產的產能匹配將成為未來需要關注的挑戰。”
產業挑戰和困難存在,不過同時也帶來了眾多行業的機會。隨著5G、AIoT、智能汽車等應用在不斷深化,宓群表示其正在關注以下三大行業。
首先是新能源汽車和汽車智能化帶來的機會,比如電池的管理芯片,又比如智能汽車里的各類芯片,特別是高端汽車芯片,如自動駕駛相關芯片等的發展都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二是AR(增強現實)眼鏡和移動終端相關的傳感器芯片和處理芯片,隨著蘋果AR眼鏡研發不斷取得新突破,這一領域也將出現很多機會。由于隱私保護等限制,蘋果的AR眼鏡將會搭載激光雷達傳感器,代替相機的辨識功能。光速投資的禾賽科技和靈明光子,在激光雷達和傳感器芯片領域都是非常出色的領跑者,光速電子研判這一塊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強。
最后是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領域。在 5G+AIoT (人工智能物聯網)時代,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應用將帶來龐大的半導體市場需求,國產替代的空間也會十分廣闊。
半導體制造環節短板亟待彌補
在魔幻的2020年,國外技術封鎖愈來愈烈,國內半導體業也意識到核心技術缺失的影響,必然要推動自身走上自主創新之路。在EDA、IP、設備、材料,以及核心芯片如CPU、FPGA、第三代化合物、射頻芯片等層面不斷在加強投入力度,加強國產替代性。
宓群表示:“國產替代迎來黃金發展期,這其中除了資金和政策上源源不斷的支持,我覺得更重要的核心在于研發團隊。”
“所謂替代,是指能持續的替代,這就意味著中國需要在技術上迎頭趕上,并且能有原創性的創新,這需要密集的高質量人才供給,要求創業團隊有著持續的研發能力。”宓群補充。
人才始終是創新環節里面最重要的一環,因此在配套環境上,也需要有吸引人才的配套舉措,來吸引和招募更多的全球范圍內的高端人才選擇在中國從事科技研發。
宓群對于目前半導體產業鏈上存在的瓶頸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現在最大的困難其實還是在制造上,而核心半導體設備更是瓶頸。“國內在設計、封裝和測試方面都還是做得不錯的,而近來產能不足的情況正是制造環節跟不上前面幾環的需求。”宓群告訴記者。
半導體這個行業是有周期性的,當中生產企業的投入非常大。當劃時代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推動需求爆發性增長時,半導體工廠產能反應無法迅速跟上。當需求促使更多投入進入生產企業后,產品周期的需求飽和或下降時,又會導致產能過剩。
這其實是全球半導體行業的一種規律,而地緣政治和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又加劇了這種失衡。“所以我覺得國內整個產業鏈環節中,還是制造這一環的短板亟待彌補,其中特別是半導體設備,這樣才能保證這個行業的新景氣周期的順利發展。”宓群分析著。
抓住產業機遇,發揮好資本作用
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半導體業正在開放合作中尋求發展和突破。
中國的需求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市場,在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背景下,宓群相信優秀的半導體領域企業都會取得很好的成績。不過宓群指出,在國家鼓勵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此時,越是優秀的企業就應該越要有自信,敢于到全球的舞臺上去競爭。
在新的發展格局下,國內創業者們要對自己的創新和技術有信心。依靠逐步完善的產業鏈,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向中國傾斜和轉移的過程中,抓住海外市場機遇。“我們相信最終最有競爭力的,一定是全球視野的企業,而光速的愿景就是成為這些優秀中國創新的全球合伙人。”宓群堅定認為。
目前半導體行業迎來資本的熱潮,總體對中國來講是有利的。宓群向記者解釋:“半導體領域有著高風險、高投入和長周期等特點,資本市場的支持有利于半導體行業中優秀的創業團隊和科技企業能夠更快地做大做強。”
不過當中也需要留意里面的挑戰,那就是半導體投資對于公司的判斷門檻相對較高,無論對技術還是團隊的判斷,都要求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深入的洞察。如果投資者盲目一擁而上,良莠不齊的公司也容易拿到投資,稀缺的半導體專業人才可能會分散到很多質量一般的小公司里,不利于優秀的公司做大做強。
從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的經驗來看,也是資源和人才集中到最優秀的公司,才能在最尖端的半導體技術有所突破。
宓群指出,如果要進一步發揮資本的作用,就應該用專業的眼光和認知挖掘出那些真正優質的項目和創業者,把資金和資源集中起來支持他們,讓強者越強,激發創新的活力。
責任編輯:xj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2文章
52515瀏覽量
763333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128瀏覽量
435677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553瀏覽量
23205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麥科信獲評CIAS2025金翎獎【半導體制造與封測領域優質供應商】
半導體制造AI大腦:從CIM1.0到CIM 3.0的中國式躍遷

最全最詳盡的半導體制造技術資料,涵蓋晶圓工藝到后端封測
靜電卡盤:半導體制造中的隱形冠軍

芯和半導體將參加重慶半導體制造與先進封測產業發展論壇
日本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額預期上調,創歷史新高!

鎵在半導體制造中的作用
ESD靜電對半導體制造的影響
中國半導體的鏡鑒之路
半導體制造設備革新:機床需求全面剖析

半導體制造設備對機床的苛刻要求與未來展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