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分析
北方華創的硅刻蝕機在14nm工藝上取得重大進展,中微公司第二代電介質刻蝕設備已廣泛應用于28到7nm后段制程以及10nm前段制程。
刻蝕之后使用去膠設備將表面遺留的光刻膠去除。屹唐半導體的去膠設備已經進入了5nm生產線。
5. 離子注入環節主要是注入機,基本滿足要求。晶圓制造中需要將雜質離子(如硼離子、磷離子)摻入被刻蝕后的特定硅片區域中,從而形成PN結、電阻、歐姆接觸等。離子注入是使帶電粒子(離子)高速轟擊硅片并將其注入硅襯底的方法。 中電科旗下北京中科信的12英寸離子注入機已進入中芯國際生產線,工藝覆蓋至28nm。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的離子注入機已突破3nm工藝,主要參數均優于國外同類產品。
6. 薄膜沉積環節主要是PVD、CVD設備,基本滿足要求。絕緣薄膜(如SiO2)、半導體薄膜(如多晶硅)、導電薄膜(如金屬)是芯片中的重要物質,薄膜沉積是各類薄膜形成的最主要方式。 薄膜沉積工藝分為物理氣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和外延三大類。
PVD多應用于金屬薄膜的沉積,CVD可應用于絕緣薄膜、半導體薄膜和導電膜層的沉積,外延是在硅片表面生長單晶薄膜的工藝。另外,ALD屬于CVD的一種,是目前最先進的薄膜沉積技術。 北方華創的PVD設備已經用于28nm生產線中,14nm工藝設備也已實現重大進展。沈陽拓荊的PECVD設備已在中芯國際40-28nm產線使用,ALD設備也在14nm工藝產線通過驗證。
7. 化學機械拋光環節設備主要是拋光機,目前仍受限制。晶圓制造需要對硅片表面進行平坦化處理,不然會嚴重影響芯片的結構及良率。化學機械拋光(CMP)結合了化學作用與機械作用,使硅片表面材料與研磨液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在研磨頭的壓力作用下進行拋光,最終使硅片表面實現平坦化。
華海清科和中電科45所均參與02專項項目——“28-14nm拋光設備及工藝、配套材料產業化”,研發300mm晶圓28-14nm“干進干出”CMP整機設備及結合配套材料的成套工藝。 目前華海清科的拋光機已進入中芯國際生產線,同時中電科45所8英寸設備正在被中芯國際驗證。
8. 清洗設備已經基本滿足要求。幾乎所有工藝流程都需要清洗環節,清洗步驟占半導體工藝所有步驟的1/3,最多可達到200次。 清洗機是將硅片表面的顆粒、有機物、金屬雜質等污染物去除,以獲得所需潔凈表面的工藝設備。 北方華創、盛美半導體、至純科技、芯源微的清洗裝備均可實現***,其中盛美半導體是國內唯一進入14nm產線驗證的清洗設備廠商。
賽騰股份收購日本Optima進入半導體檢測設備領域。中科飛測的幾款前道檢測設備實現國產設備零的突破,進入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國內大廠。 整體來看,由于在28nm***、涂膠顯影機、拋光機環節依然存在缺失,所以目前要搭建一條28nm制程全國產半導體設備生產線還不可行。其中上海微電子將在2021年交付28nm***,芯源微也在研發先進制程涂膠顯影設備,華海清科和中電科45所也在推動28-14nm拋光設備的研發,所以有望在1-2年內實現28nm及以上制程全國產半導體設備生產線的搭建。 總之,要實現完全芯片生產自主化,任重而道遠。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芯片制造環節,我們到底還缺啥?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旺材芯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80瀏覽量
440527 -
中國芯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80瀏覽量
32967
原文標題:芯片制造環節,我們到底還缺啥?
文章出處:【微信號:wc_ysj,微信公眾號:旺材芯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鋰電池自動化生產線的現狀與發展
國內首條碳基集成電路生產線正式投產運營

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提前4個月設備搬入
柔性裝配生產線真的比人工生產線要好嗎? 在工業4.0時代,

光電測徑儀是如何應用在石油套管生產線的?
現代汽車暫停部分電動汽車生產線
如何選擇SMT生產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