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一種全新的開源軟件可以從根本上加快DNA測序的進程。據悉,這個叫做UNCALLED的軟件通過使用便攜式測序器可以將原先15天的操作時間縮短到3天乃至1天。全基因組測序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并且很多時候,研究人員可能只對基因組的特定部分感興趣。
這正是這個新軟件的不同之處,它允許研究人員只對其感興趣的特定區域進行排序從而節省大量時間。
操作過程大致如下:DNA樣本--也許是一滴血或唾液--從它原來的染色體上分裂成越來越小的碎片,一直到有數十億甚至數萬億的碎片分子漂浮在樣本中,然后其被輸入到一個叫做納米孔測序儀的設備中,這是一個跟PC或筆記本電腦相連的小型便攜式外設,價值1000美元。
這項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計算機科學與生物學副教授Michael C. Schatz表示,這種方法涉及到一個電子過程,“DNA是帶電的分子,它處于帶電的環境中。分子則通過一個極小的孔,即納米孔。當這個過程發生時,它周圍的特定核苷酸會產生不同的電力。納米孔測序儀讀取這些力并將一些非常原始的電子數據傳回計算機。通常這里會有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叫做堿基識別--原始數據被解碼成核苷酸序列:ACGT、ACGT,、ACGT。但UNCALLED能很快地做出一種形式,它可以判斷,哦,這是來自癌癥的相關基因。或者,哦,這是一種疾病基因。或者,哦,這是基因組的一部分,我一點都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讓納米孔測序儀翻轉單個孔上的電壓,它就會吐出那個分子。這就是我們的軟件所做的,它可以讓你挑選并選擇從納米孔中剔除的分子,所以你可以盡可能高效和快速地使用測序器的能力。”
因此,如果一位醫生或研究人員正在尋找特定條件下的特定基因--某些癌癥、自閉癥譜系障礙、心臟病或任何其他已知的基因標記,這套軟件可以有效地告訴納米孔測序器扔掉任何跟研究目的沒有直接關聯的分子,并能更快地得到他們需要的結果。
在最初的測試中,研究小組對148個特定癌癥基因的樣本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常規測試,并獲取了通常需要在后續5次測試中才所能獲得的信息。
責編AJX
-
軟件
+關注
關注
69文章
5117瀏覽量
88903 -
DNA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4瀏覽量
31406 -
DNA基因
+關注
關注
0文章
2瀏覽量
63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地物光譜儀如何幫助科學家研究植被和土壤?

云天勵飛董事長陳寧當選深圳市青年科學家協會第十屆會長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AI 推動未來科學 晶泰科技共襄未來科學大獎周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華為自動駕駛科學家陳亦倫投身具身智能創業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受人眼啟發!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改良相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