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分論壇“人工智能:育新機、開新局”在浙江烏鎮舉行。
人工智能作為新興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面臨著道德、法律等一系列的風險。如何更好地發揮人工智能的創新引領與賦能作用,深化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與會大咖說了些什么呢?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高級副總裁兼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德指出,在關注科技進步的同時,更要關注科技可以為民眾的實際生活帶來什么。李德表示,在未來,社區化發展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社區化發展較其他而言,需要的是更有溫度的生活空間:社區之間可以通過自動駕駛進行有效聯系,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出行鏈條提供有效支撐,從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兼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張亞勤認為,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引擎,催生了新的產業。他表示,智能產業的使命便是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產業推動社會進步。在實現關鍵核心技術方面的突破后,要賦能產業,讓這些技術能夠對產業有更多的影響力。
SAP全球高級副總裁、SAP全球研發網絡總裁柯曼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進入許多領域,中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抗擊疫情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現。但是,當前人工智能仍面臨著技術、勞動力等五項關鍵挑戰。在全球范圍內,企業之間應當開展AI方面的合作。彼此相互交流,建立信任非常重要。
責任編輯:YYX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4000瀏覽量
27508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599瀏覽量
2459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人工智能+”賦能檢察院巡檢智慧監督

芯盾時代入選2025全國企業“人工智能+”行動創新案例
思必馳亮相2025年蘇州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推進大會
云知聲入選2024年度中關村科學城人工智能全景賦能典型案例
中科創達入選2024年度中關村科學城人工智能全景賦能典型案例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關系?
soc在人工智能中的創新應用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6章人AI與能源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術支撐學習心得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risc-v在人工智能圖像處理應用前景分析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
賦能教育變革 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育技術平權
亮風臺“空間智能”產品入選WAIC “人工智能 +” 創新案例標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