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云計算提供商AWS公司和通信廠商Verizon公司正在迅速擴大前者的計算基礎設施和后者的5G無線網絡相匹配的地點數量,為下一代超低延遲移動應用程序提供邊緣計算服務。
這兩家公司日前宣布了三個新的AWS Wavelength區域,分別位于亞特蘭大、紐約市和華盛頓特區。這是今年8月宣布的波士頓和硅谷AWS區域以外的區域,總數達到了五個。AWS公司表示,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運營10個Wavelength區域。
Wavelength區域將AWS計算和存儲嵌入到邊緣的Verizon的5G移動網絡中,從而在連接到較大的傳統AWS云可用區域之一時,可以通過更少的網絡跳數訪問云計算基礎設施。5G提供了到塔樓或小型蜂窩的高速連接,但是如果流量必須經過數百英里才能得到處理然后再返回,那么低延遲就沒有多大意義。在邊緣擁有計算能力是充分利用5G啟用速度的前提條件。
在這種情況下,AWS邊緣計算基礎設施部署在Verizon公司的無線交換塔附近的網絡交換設施(稱為“服務訪問點”站點)上。微軟公司在其最近宣布的邊緣計算服務中采用了類似的方法,在運營商邊緣將Azure云邊緣節點與AT&T的網絡緊密集成。谷歌云也是如此。
AWS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為媒體和娛樂、金融服務、AR/VR和在線游戲開發應用程序的AWS客戶和ISV可以將其應用程序中對延遲敏感的部分部署到這些Wavelength區域,并為這些城市的Verizon5G客戶提供增強的用戶體驗,”
游戲發行商Bethesda Softworks公司推出Wavefall和Doom等熱門游戲,該服務于去年12月首次發布時就率先簽署了采用Wavelength區域的合同。它通過其子公司id Software開發了Orion,該軟件已集成到利用這些直接連接功能的游戲引擎中。
Bethesda公司出版總監James Altman在一份聲明中說:“游戲玩家沒有無限的帶寬,他們需要超低延遲的體驗。如果不能提供,那就不夠好了。而現在通過將Orion與AWS Wavelength和Verizon的5G網絡相結合,我們將實現流傳輸的承諾:無摩擦,超低延遲的體驗,無論在任何地方,數百萬個游戲玩家都可以在最大設置下玩AAA級游戲,無需下載或游戲機。”
本周還宣布,關于微軟與Bethesda的AWS關系可能受到微軟收購的影響,目前尚無定論。Microsoft Azure是AWS在云計算市場上最大的競爭對手。同樣在本周,亞馬遜進入了游戲流媒體市場,宣布了一款名為Luna的云游戲服務,它將與Microsoft尚處于測試階段的新生云游戲服務進行角逐。
微軟公司日前也宣布,在收購Bethesda公司之后,AWS公司與Bethesda公司的關系會受到怎樣的影響,目前還沒有消息。微軟Azure是AWS在云計算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同樣不久之前,亞馬遜公司進入了游戲流媒體市場,宣布推出一款名為Luna的云游戲服務,該服務將與微軟剛剛起步的云游戲服務(目前處于測試階段)展開激烈競爭。
Verizon公司已推出了一份客戶名單,這些客戶已經在測試Wavelength區域以確定如何將其用于自己的目標。這包括Zixi軟件定義的視頻平臺,該平臺正在測試如何通過5G傳輸4K直播信號。Crowd Vision計劃使用視頻或LiDAR和人工智能來檢測行人運動,以獲取有關實時數據的實時數據,包括人群擁擠、交通流量、隊列以及機場和競技場的等待時間;虛擬現實初創廠商VBVR公司正在測試將實時8K超高清視頻流傳輸給體育迷和演唱者的方法。
YBVR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Sebastian Amengua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利用Verizon公司的5G技術和AWS Wavelength區域的強大組合,我們可以進行控制,游戲玩家應該能夠在移動設備和XR設備上實時享受8K直播,并擁有自己的個性化觀看體驗,這在以前是不可行的。
觀看企業在使用AWS Wavelength的全球首個5G移動邊緣計算平臺上構建轉型應用程序,Verizon公司首席執行官Tami Erwin說,“這表明我們的5G超寬帶網絡如何對當今的客戶至關重要,并且已經在影響企業的運營以及消費者的生活、工作和娛樂方式,在5G和MEC方面進行創新時,我們只是在摸索。”
責任編輯:tzh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文章
6207瀏覽量
137873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976瀏覽量
140176 -
無線網絡
+關注
關注
6文章
1468瀏覽量
67148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19瀏覽量
574081 -
邊緣計算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327瀏覽量
509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下一代高速芯片晶體管解制造問題解決了!
下一代PX5 RTOS具有哪些優勢
使用下一代GaNFast和GeneSiC Power實現電氣化我們的世界

RUCKUS Edge簡介:下一代網絡邊緣服務交付平臺(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