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半導體行業觀察.
談起恩智浦半導體,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家荷蘭公司,公司英文名NXP Semiconductors,前身為飛利浦(PHG.N)的半導體業務。于2006年分離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并于2010年8月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2015年12月,恩智浦收購了美國飛思卡爾半導體之后,就逐漸成為汽車半導體和通用微控制器市場的領導者。
圖源:Strategy Analytics 同時汽車業務也已成為恩智浦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19年,公司的總收入達到88.77億美元。其中來自汽車的收入占比47%,來自工業和物聯網、移動設備、通訊基礎設施和其他的收入分別為18%、13%、21%。 另外,2019年,恩智浦有超過一半的收入來自中國和除了日韓以外的亞太地區,兩成的收入來自EMEA,美洲和日本各占約一成,韓國不足5%。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對恩智浦的貢獻已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對于恩智浦來說,汽車業務的增速取決于全球的汽車產銷量,以及汽車中對半導體設備的應用程度,也就是電子化程度。恩智浦在2019年年報中稱,汽車業務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中國和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的汽車產銷量下降,而且這種下降的趨勢在EMEA(注:歐洲、中東和非洲)和美洲地區也逐漸顯現。 中國為恩智浦創造了巨大的營收來源,但同時恩智浦也為中國半導體帶來另一個維度的貢獻。
助力成立中國首個汽車半導體合資公司
2014年3月, 大唐電信和恩智浦成立的中國首個汽車半導體設計合資公司——大唐恩智浦,恩智浦持股49%,大唐電信持股51%。大唐恩智浦擁有一支強有力的管理團隊,分別由大唐電信和恩智浦共同組成,合資公司CEO由恩智浦任命,CFO由大唐電信任命,董事會及監事會分別由大唐電信和恩智浦共同組成。 在雙強的結合下,大唐電信加快布局集成電路高端產業鏈,正式進軍汽車電子領域,彌補國內汽車電子芯片領域的空白。大唐恩智浦定位為一家本土公司,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為己任,目前大唐恩智浦已研發出車燈水平調節芯片TDA3629和電池管理芯片DNB1168。大唐恩智浦在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汽車領域,通過支持電源管理和驅動以及新能源相關的集成電路應用,將使得中國能夠在世界的汽車產業中占有更多的話語權!
國內第一晶閘管企業的幕后英雄
接下來看瑞能半導體,根據IHS Markit報告的市場統計,2019年度公司晶閘管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在國內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根據WSTS協會報告的市場統計,2019年度公司晶閘管產品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1.8%,其中中國市場占有率達36.2%;2019年度公司功率二極管產品的全球市場占有率為2.6%,其中中國市場占有率達7.5%。 瑞能半導體還被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評為中國半導體功率器件十強企業。作為國內碳化硅功率器件領域的領先企業,公司的1200V碳化硅二極管產品于2019年度被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媒體集團ASPENCORE授予全球電子成就獎,并被2019年硬核中國芯領袖峰會授予最佳國產功率半導體器件類產品獎。 在瑞能半導體成立、成長的過程中,恩智浦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出資、出技術、出人。2015年,恩智浦、香港建恩、南昌建恩共同出資1.3億美元設立瑞能半導體有限公司,其中恩智浦以6370萬美元的出資額取得瑞能49%股權。隨后約4年間,恩智浦持有的股權比例逐年下降。2019年1月,恩智浦將其最后持有的23.81%瑞能半導體股份轉讓給上海設臻。此后恩智浦不再擔任瑞能半導體股東。
瑞能有限成立時的股權結構 瑞能半導體還繼承和延續了NXP長達五十余年的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專利不是授權,而是自已持有,保證了核心技術的領先性。2019年,瑞能半導體的無形資產賬面價值達到1.33億元,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客戶關系、專利權、非專利技術、軟件和商標。 除了技術之外,瑞能的管理團隊和研發團隊中也不乏出現恩智浦的一些影子。其中高級管理層的Markus Maria Mosen和陳松,4名核心技術人員均在恩智浦擔任過重要的職位。
瑞能團隊部分有過恩智浦工作經歷的人員 盡管站在了“巨人”肩膀上,但瑞能的成長之路并不輕松。此前瑞能負責人所言,瑞能成立之后,客戶是否認同、原有的供應鏈體系能否穩定、管理團隊如何維穩、質量管控體系如何維系都需著力解決,瑞能穩扎穩打,克服“水土不服”,在保留原NXP優秀管理和研發團隊的基石上,不斷打磨產品競爭力,豐富產品線和加強質量管理,在以往的優勢陣地不僅維系了全球知名家電巨頭們的合作,還打進了一些新興的知名品牌企業。
成就安世半導體與聞泰科技
聞泰科技與恩智浦的淵源更是人盡皆知,那場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半導體收購案中的被收購者安世半導體(Nexperia),正是恩智浦在2017年剝離出的部門。在被聞泰科技收購后,安世半導體歸中國所有,這可以說給中國的芯片產業發展注射了一針強心劑。 資料顯示,安世半導體前身為恩智浦(NXP)集團標準產品部門,擁有60多年半導體行業經驗;2017年從NXP集團內部獨立出來,專注于邏輯、分立器件和MOSFET市場,市占率均位于全球前三。
據了解,安世半導體的產品應用非常廣泛,產品出貨量也非常大,年產銷器件近1000億顆。從產品類別上看,安世半導體包含分立器件、邏輯器件、MOSFET器件三大產品類別,其市占率居位于全球前三。 其中小信號晶體管和二極管、小信號MOS管和接口保護器的市場份額均為第一;汽車用低壓功率MOS管市占率第二,僅次于英飛凌;邏輯器件市占率第三,僅次于TI和安森美。在量產能力和工藝的成熟度遠高于目前國內的競爭對手。
公司當前擁有超過15000種產品,每年也新增800余種產品。統計顯示,2019年,安世半導體相關產品的全球市場占比高達14.2%,年產能也高達900多億件,這主要得益于公司的IDM定位和封裝優勢以及12000多名員工。 2019年聞泰科技完成對安世半導體的收購之后,聞泰科技的通訊和半導體業務雙翼齊飛。也因此打通了產業鏈上游和中游,形成從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半導體封裝測試到終端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于一體的產業平臺。
NXP與中國的更多故事
除了瑞能半導體和聞泰科技,安譜隆(合肥)有限公司也是收購恩智浦射頻事業部而成立的。2016年10月18日,安譜隆半導體(合肥)有限公司正式開業。安譜隆半導體(合肥)有限公司作為荷蘭Ampleon公司在中國區的研發和銷售中心,將致力于在射頻技術等領域的創新和研發,為合肥市和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最近的一項有關恩智浦的收購就是匯頂了。這兩年在手機生物識別領域突飛猛進的匯頂科技,并沒有一直固守在手機指紋識別芯片上,其一直在尋找新的業務發展機遇。2019年8月16日,匯頂科技發布公告稱,擬以交易價格1.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64億元)收購恩智浦旗下語音及音頻應用解決方案業務(VAS),該方案業務主要用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等領域。12月4日,這項交易已獲中國監管部門批準。
匯頂科技公告中表示,收購恩智浦VAS業務是基于擴展技術研究領域和產品應用市場的公司戰略,著力于在移動終端、IoT和汽車領域為更多用戶提供應用覆蓋面更廣的領先技術、產品及應用解決方案。此次收購通過整合VAS在語音和音頻領域的專利技術,以及恩智浦業界的研發能力,將拓寬匯頂科技在智能終端與物聯網領域的應用。 恩智浦對中國芯片企業的貢獻遠不止此,之前恩智浦半導體資深副總裁兼汽車電子事業部首席技術官Lars Reger這樣說到,“我們希望能夠在中國找到智能汽車界的亞馬遜或谷歌,通過戰略合作,幫助它們用最適合的解決方案實現技術優勢,從而在市場中取勝。”
2019年4月,據外媒報道,恩智浦投資了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南京隼眼科技有限公司(Hawkeye),以擴大其在中國汽車雷達市場所占份額。據預計,到2023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汽車雷達市場。“在未來2年到3年,可以看到隼眼科技給汽車市場帶來的真實價值和改變。”恩智浦全球總裁庫爾特·西弗斯此前曾說。 此次合作將針對汽車雷達的重要研究領域,通過完整的雷達系統解決方案和參考設計,幫助中國國內一級供應商應對這一復雜、快速發展的技術的挑戰。恩智浦在一份聲明中說,該公司還與Hawkeye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按照該協議,Hawkeye將提供其在77 Ghz汽車雷達方面的專業知識,這是通過使車輛能夠識別碰撞情況來提高汽車安全的技術。
恩智浦這些年開始逐漸走進中國傳統車企,如吉列和百度Apollo,恩智浦與吉利汽車展開合作,雙方將共同探索下一代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和多雷達系統的前瞻性協作定義,將其用于下一代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功能。 對恩智浦來說,這些方式也讓他們更好的扎根中國,成就更輝煌的事業。同時也能助力中國半導體騰飛。
原文標題:恩智浦:荷蘭企業家的中國“芯”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半導體芯精英】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71瀏覽量
440397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880瀏覽量
237368 -
恩智浦
+關注
關注
14文章
5978瀏覽量
116365
原文標題:恩智浦:荷蘭企業家的中國“芯”
文章出處:【微信號:ECxinjingying,微信公眾號:半導體芯精英】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恩智浦與吉利汽車研究院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創汽車智能化未來
恩智浦智能家電創新方案一文看盡 恩智浦智能家電技術日給你答案

恩智浦宣布收購NPU廠商Kinara
恩智浦開啟中國戰略新篇章
恩智浦半導體6.25億美元收購TTTech Auto
恩智浦可持續發展故事 變廢為寶:半導體行業綠色資源的再生之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