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中國工信部正式給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以及中國廣電發放了5G商用牌照,從此萬眾期待、千呼萬喚的5G終于要開始落地了。 但是,作為一個路人,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聽說5G多厲害、多與眾不同,但至今在日常生活里,除了見到手機巨頭大佬們爭先恐后的炒作和發布5G手機外,似乎也沒有其他直接的感受,這是為什么呢?
這要從5G的三大特性來說起,即eMBB,uRLLC和mMTC。eMBB即增強移動寬帶,用大白話就是傳輸速度更快。 uRLLC即極可靠低時延,也就是網絡可靠性極高,且延遲極低。 mMTC即海量機器通信,如果有成千上萬個物聯網設備要聯網,靠的就是它啦。
5G是如何誕生的?世界上有那么一個組織,他們在2G時代建立,為了能夠順利地向3G時代過渡,且大家標準能夠更清晰統一、生意更好做,于是當時的幾個最有話語權的通信大佬企業聚在一起,決定作為大哥給通信小弟們指明方向,這便是3GPP組織的誕生。組織順利的完成了向3G過渡的目標,然而人類的技術是在持續進步的,未來還有4G、5G、678G...于是被催生出的這個組織自然的就接過了繼續制定標準的使命,后續也不斷有新生的成員加入其中,其中也包括中國的運營商如中國移動、電信、聯通以及通信設備龍頭如華為、中興等耳熟能詳的企業們。雖然組織不斷壯大,但名字仍然停留在了3GPP。
關于5G應該是什么樣,3GPP組織在很早就開始了相關的研究討論。最后,在初期為5G定下了三大應用場景,即eMBB、uRLLC、mMTC,換句話說就是,3GPP認為我們的5G應當具有這三個特性,才能有資格作為下一代的通信網絡。而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點,被定義出的這三大應用場景,是愿景目標,而不是在當時就已經成熟的技術所能直接達到的。
既然目標定下來了,自此,3GPP這個集結了全世界通信大佬們的組織開始緊鑼密鼓的著手推進,也就是到目前仍在進行中的標準制定會議。組織下面的成員們會提出自己的議題和方案,成員們會經過多輪的線上郵件及線下會議的討論和決議,一步步將每項技術、每項協議、每項方案的技術路徑選擇、實施方案標準及其他細節制定出來。由于這是項巨大的工作,所以每當完成階段性目標時,3GPP會將既定的標準成果發布出來。
R15是5G的第一版正式標準,當時將5G的基本框架確定下來,并且確定了部分eMBB的方案。2020年7月,3GPP宣布R16標準凍結,這也是自R15基本框架確定后,5G的第一個演進標準。此次eMBB(高速率)相關的技術已較為完善,同時R16還完成了SA(獨立組網)及部分uRLLC(高可靠低時延)的相關方案標準。
簡單梳理一下可以發現,雖然5G已經發布且在應用,但是5G的網絡還仍然是不成熟的,處于邊探索邊應用的狀態。而在R16之前,只有eMBB(高速率)是相對完善的,故對每一個普通人來說,能直接感受到的也只有eMBB特性為我們帶來的體驗。而eMBB首當其沖的應用就必然是手機終端的高速下載速率啦。
至于另外兩大場景uRLLC(高可靠低時延)與mMTC(海量機器通信)。一方面標準制定仍在路上:R17標準工作正在推進中,目前進行到stage2,由于疫情影響預計在2021年底之后才能完成,在此之前由于相關技術標準不完善,行業應用的規模化爆發仍存在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由于5G的應用會涉及到很多的toB、toG應用業務,如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這些應用雖然普通民眾不會直接感受到,但對百姓的生活是潛移默化的。給5G一點時間,期待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更大的驚喜吧。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19瀏覽量
574061
原文標題:5G已經來了,怎么沒什么感覺呢?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n,微信公眾號:產業大視野】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5G RedCap網關是什么
5G RedCap是什么
熱門5G路由器參數對比,華為智選Brovi 5G CPE 5 VS SUNCOMM SDX75
網速更快費用不變 你用上5G-A了嗎?什么是5G-A?
CHA3218-99F低噪聲放大器適合5G通信嗎?
我國5G建設取得顯著成就
中國5G發展成就顯著
華為5g技術介紹 華為5g技術的優勢
5G北斗差分定位技術的原理、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