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受到打壓,客觀上推動了中國 5G 加速。2019 年 6 月 6 日,中國相關部門向移動、聯通、電信、廣電等四家運營商頒發了 5G 牌照,隨后國內基站布置開始。同時國內手機 5G 套餐資費、價格都在變得“親民”。各種利好之下,似乎人們預想的 5G“換機潮”就要來了。
但實際上,這多少有點一廂情愿。因為 5G 換機潮能否迅速到來取決于多個方面,比如 5G 量產手機的速度有多快,人民的消費購買力有多強、套餐資費等是否已經足夠低廉等等。但從目前來看,這些條件似乎都還沒有完全成熟,加上疫情這個最大的未知數,不確定性更大。
5G“推新潮”來臨
乘著 5G 政策東風,國產 4 大手機廠商華米 OV 開始加速 5G 手機推新,618 大促,多家 5G 新機集中亮相,各家都希望能夠借助“618”購物節,一舉奪下更多的市場份額。
為此,各家全力出動。雖然疫情擾亂了很多廠商的 5G“推新”計劃,但是面對 5G 商用這個歷史性機遇,誰也不想將市場拱手讓人。
1、華為依舊“大手筆”
華為 5G 手機至今粗略算起來,至少有 13 款,比如華為 P40 系列、榮耀 V30 系列、play 系列、華為 mate 系列、華為 nova 6 等 13 款,算上即將發布的 5G 手機,華為今年將有 20 款 5G 新機面世,其手筆應該說并不小。
華為手機看點是其自研芯片。目前華為主力機型都配備了自研的 5G 芯片如麒麟 985 5G、麒麟 820 5G 芯片等最新成果,它們比此前的麒麟 810 性能更佳,功耗也更低。
2、小米不甘落后
從目前小米商城上展示的手機機型來看,目前小米已經出了 3 個系列 6 款手機,包括黑鯊游戲手機、Redmi K30 pro 系列、小米 10 系列。而根據雷軍此前的規劃,小米今年之內將至少推出 10 款 5G 手機,全面淘汰 4G 機。今年尚未過半,目標似乎已經超額完成。
3、OPPO、vivo 奮起直追
vivo 的 5G 手機目前已經有的 NEX 系列、X50 系列、iQOO 系列等多款 5G 手機,OPPO 的 Reno 4 系列還有其旗下的一加 8 Pro 系列等等也表現出色。針對自研芯片方面的不足,OPPO 也在加緊補習功課。
根據聯通等運營商的披露消息,聯想、三星、中興等老牌手機廠,也想借助“5G 機遇”重振雄風。據 vivo 方面透露,目前其已經具備月產 1000 萬臺的手機制造能力。
而據市場研究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 5G 手機銷量將達 1.6 億臺,其中 8000 萬臺來自中國市場。
雖然從各方面來看,5G 手機推新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和趨勢了。但 5G 推新效果,短期內恐怕仍然難以奏效。畢竟,5G 手機推新仍有諸多攔路虎。
5G 手機落地:觀望是常態
從 5G 新機推出的款式和促銷價格、國家政策各方面來看,似乎 5G 手機離普及已經不遠了。但當下來看,并不現實。
首先,5G 手機普及的前置條件,依舊是價格和套餐。從價格上來看,雖然目前 618 活動價,給出的折扣很大,但是這個活動只限于 618 期間,對于普通民眾而言,這個促銷活動可以在一定意義上推進 5G 手機的價格下沉,但總體而言依舊偏貴。
對普通消費者而言,5G 手機的定價依舊昂貴。與此同時,很多 5G 手機除了更換部分全新的芯片和加大內存之外,還看不出它比目前最先進的 4G 手機有更多明顯進步之處,但價格卻比同類先進的 4G 手機要貴 1000 元以上,顯然不具備性價比。
雖然某些低端 5G 手機價格已經下來了,但吸引力依舊不太夠。對于想要嘗鮮的用戶而言,這一輪 5G 新機或許是他們的一場盛宴,但對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觀望還依舊是常態。
5G 套餐面臨的情形也是一樣,5G 套餐費對于上班工薪族可能還是略貴。對于 6 億多平均月收入僅有 1000 元的人而言,則尤甚。
另外,5G 基站落地還需要一個過程。按照規劃其覆蓋只能滿足城市的主要城區使用,遠郊地區依舊是 4G 覆蓋區。因為這個問題,廠商為了避免影響用戶體驗,多使用輔助 4G 加強版,實現 4G 到 5G 的切換,來提升用戶體驗。
這些都決定了 5G 手機離落地普及的距離,仍舊遙遠。此外,疫情對全球手機的銷量和產量依舊影響甚大。
后疫情時代大考驗
作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機消費市場和重要的智能手機制造產地,我國的疫情算是穩住了,這對 5G 手機生產無疑是個好事。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國內手機生產供應開始恢復,但海外疫情形勢依舊不容樂觀,這給重要元器件 5G 芯片供應問題徒添變數。
截止目前,全球確診病例超 700 萬例,美國超 200 萬例,國際抗疫形勢依舊嚴峻。如巴西、俄羅斯、印度等國的確診人數依舊龐大,這些國家的抗疫仍處在攻堅階段。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性就業形勢持續惡化,也影響到 5G 手機的海外銷售。受疫情影響,美國已經失去近 2000 萬個工作崗位,全球范圍內波及的人口則更廣。失業人口眾多,就業壓力增大,消費自然也就無從談起,這讓海外的 5G 手機發售多少受到波及。
出海不好做,于是出口轉內銷,但實際上內銷恐怕也沒有那么好做。很多人收緊錢包,疫情后非但沒有報復性消費,反而將更多的錢存在了銀行,出現了“報復性存款”的現象。疫情穩定了,但中國要做的事情依舊很多,保民生、保就業的任務艱巨,居民購買力羸弱,疫情后就業壓力徒增,“地攤經濟”登上歷史舞臺。
這些都說明,后疫情時代,生存生活問題才是焦點,至于非必要消費嘛,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從 5G 發展的長期趨勢來看,5G 要想進一步加速商業化,還需要繼續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進一步下調購買 5G 手機的生產成本,進一步完善 5G 性能,推進 5G 生態建設,或許這對通訊從 4G 向 5G 遷移更有裨益。
5G 換機在加速,但“換機潮”尚未到來
從目前國內推進 5G 的各項措施來看,5G 推進的速度在加快。但參照上面的標準來看,5G“換機潮”仍然缺乏一些非常必要的外部條件。
從 5G 換機的角度來看,5G 換機速度會逐步加快。具體表現如下:
首先,5G 基站的建設在加快。據國家權威部門公布的數據來看,中國目前的 5G 基站建設速度為每周 1 萬個,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經有超過 25 萬個基站建設成功,預計到年底將會有 60 萬個基站,覆蓋全國所有的地級市,這對于加速 5G 普及是有好處的,也會加速 5G 手機換機。
其次,資費有望進一步下調。目前的 5G 資費在折扣之后也在每月 100 元左右,根據運營商披露,未來有望進一步下探至 50 元。
最后,手機制造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中興終端產品經營中心副主任王屹先生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 5G 技術成熟度、方案成熟度、產業鏈成熟度的加快,5G 手機的芯片價格會逐步下降。”這對于用戶而言,無疑是個極大的利好。
從這些因素來看,5G 換機的利好因素多多,5G 換機會隨著這些因素的調整,逐步加快。但這些因素,還尚不足以帶來“換機潮”的到來,原因是 5G 使用場景還不夠廣泛,特別是還缺乏革命性的社交生活應用。
這是有跡可循的。從歷史條件來看,3G 時代網絡提速,催生了一批圖文應用軟件,比如微信、QQ、頭條等等,4G 時代火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直播應用,隨著這些較為革命性的應用的興起,原有的 3G 手機內存不足問題成了普遍問題,相關應用的迅速普及,帶動了大家“更換”手機的消費,催生了一波“換機潮”。
而從目前來看,我們知道的 5G 應用,例如智慧醫療、交通等還處于試驗階段,一切都剛剛起步。
由此看來,5G 換機已經開始,并會隨著 5G 技術加速成熟,“換機潮”會逐步到來,但并不是現在。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68瀏覽量
441984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30瀏覽量
5744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5G RedCap網關是什么
5G RedCap是什么
熱門5G路由器參數對比,華為智選Brovi 5G CPE 5 VS SUNCOMM SDX75
RedCap和eRedCap如何為5G推廣應用注入新活力

5G網絡中,信令測試儀如何幫助提升用戶體驗?
5G網絡優化中,信令測試儀如何幫助故障排查?
CHA3218-99F低噪聲放大器適合5G通信嗎?
5G數采網關助力工業“智改數轉”,打造5G智能工廠

華為5g技術介紹 華為5g技術的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