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壟斷機構對于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企業的調查案,在近期已獲得重要進展,市場監管總局從三家公司調查獲取了大量證據資料,證明這三家內存廠商聯合在一起,對市場進行壟斷實現對價格的完全管控。本次調查,三家公司惡意操縱市場,謀取暴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國在存儲芯片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回想起之前的福建晉華事件,曾有言論指出中國存儲芯片市場將會受到嚴重打擊,那么現在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格局呢?
存儲芯片的定義
存儲芯片是半導體元器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幾乎存在于所有的電子設備中。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產業的發展,其在整個產業鏈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存儲芯片的種類很多,按用途可分為主存儲芯片和輔助存儲芯片。前者又稱內存儲芯片(內存),可以與 CPU 直接交換數據,速度快、容量小、價格高。后者為外存儲芯片(外存),指除內存及緩存以外的儲存芯片。此類儲存芯片一般斷電后仍然能保存數據,速度慢、容量大、價格低。按照斷電后數據是否丟失,可分為易失性存儲芯片和非易失性存儲芯片。易失性存儲芯片常見的有 DRAM 和 SRAM。非易失性存儲芯片常見的是 NAND 閃存芯片和 NOR 閃存芯片。
當前在 DRAM 存儲芯片領域,三星、海力士、美光這三大巨頭共計分食了全球 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美光占據份額達 23%。
而眾所周知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 DRAM 芯片進口國。因相關核心技術被壟斷,我國在此方面的發展速度極為有限。加之 DRAM 的剛性需求,僅去年一年,DRAM 芯片的價格年上漲了 40%之多。剛剛起步的福建晉華正是希望在 DRAM 芯片領域實現國產芯片的突圍。晉華的禁售加速推動了反壟斷調查的啟動。
存儲芯片市場世界格局
我國存儲芯片產業發展較晚。選取 2000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10 月 31 日的全球存儲專利分析發現,有效專利和專利申請最多的國家 / 地區依次是美國、韓國、日本、中國和中國臺灣。從數據看,我國(主要指大陸)專利并不弱。2002 年就已經有大量申請,2010 后申請大量增加。
但是,從申請主體可以發現,我國的專利申請主要來自國際和中國臺灣的企業,如三星電子、旺宏電子、臺積電、SK 海力士、美光科技、英特爾、華邦科技、IBM 等。而申請前十的大陸企業只有中芯國際和兆易創新,且所申請專利多數是相對邊緣化的技術,還有部分前沿技術。
存儲芯片專利全球主要申請國家 / 地區及其申請趨勢
從全球企業的專利申請趨勢看,目前以三星、SK 海力士、東芝和美光科技四家企業占據絕對優勢。其中前三家是老牌專利巨頭,美光科技在 2008 年后申請逐漸增加,趕超東芝和海力士,直追三星。2007 年后,旺宏電子、英飛凌、臺積電和富士通的申請明顯減少,可能來自金融危機的影響。這也印證了存儲芯片產業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特別是韓、美、日三國的四家企業。
我國存儲芯片發展現狀
近年來,中國投入巨資發展存儲芯片,產生了一批以長江存儲、合肥長鑫以及福建晉華為代表的龍頭企業。
長江存儲就是原本的武漢新芯,紫光集團入股后更名為長江存儲。自成立以來,長江存儲除了獲得來自于紫光的資金之外,還獲得了集成電路產業基金超過 100 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根據規劃,長江存儲的目標是到 2023 年滿足中國 50%的 NAND 需求。
除了 32 層 3D NAND 于 2018 年底前投入量產之外,長江存儲 Xtacking 架構的 64 層 NAND 樣品已經送至合作伙伴進行測試,64 層 128G 的 NAND Flash 有望在 2019 年量產。此外,長江存儲正在研發 128 層 256G 的 NAND Flash。
合肥長鑫的主攻方向就是和本次美光和聯電發生糾紛的 DRAM,合肥長鑫的的規劃是 2018 年年底推出 8Gb DDR4 工程樣品,2019 年三季度推出 8Gb LPDDR4,到 2019 年年底,產能將達到 2 萬片一個月。從 2020 年開始,公司則開始規劃二廠,2021 年則完成 17nm 的研發。
福建晉華主攻 DRAM 內存產品,用于手機、電腦、服務器等。
本次中國敢于對三星、SK 海力士、美光這樣的國際存儲巨頭亮劍,是中國本土企業在技術上取得突破的最好體現。
國際知名存儲芯片廠商
三星電子
三星電子是韓國最大的電子工業企業,同時也是三星集團旗下最大的子公司。1938 年 3 月它于韓國大邱成立,創始人是李秉喆。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
海力士半導體
Hynix 海力士芯片生產商,源于韓國品牌英文縮寫“HY”。海力士即原現代內存,2001 年更名為海力士。海力士半導體是世界第三大 DRAM 制造商,也在整個半導體公司中占第九位。
茂德科技
茂德科技,全球知名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RAM)公司,於 1996 年 12 月成立,業務范圍涵蓋設計、研發、制造及行銷領域。茂德科技在全球 DRAM 產業以先進制程技術與優異的生產效率著稱,於中部科學園區設立十二吋晶圓廠生產營運基地。
力晶科技
力晶于八十三年十二月創立于新竹科學園區,業務范圍涵蓋動記憶體制造及晶圓代工兩大類別。目前,力晶以先進的科技和產能,提供標準型記憶體(DRAM)、消費性記憶體(C-RAM)、通訊用記憶體(M-RAM)、高容量快閃記憶體(Flash)、CMOS 影像感測器及多元化代工服務。
東芝
東芝(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制造商,隸屬于三井集團。公司創立于 1875 年 7 月,原名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1939 年由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和芝浦制作所合并而成。
東芝業務領域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社會基礎設備、家電等。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東芝從一個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變為包括通訊、電子在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進入 90 年代,東芝在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成功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 IT 行業的先鋒。
美光科技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MicronTechnology,Inc.)是高級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供應商之一。通過全球化的運營,美光公司制造并向市場推出 DRAM、NAND 閃存、CMOS 圖像傳感器、其它半導體組件以及存儲器模塊,用于前沿計算、消費品、網絡和移動便攜產品。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光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制造商之一,其主要產品包括 DRAM、NAND 閃存和 CMOS 影像傳感器。美光科技先進的產品廣泛應用于移動、計算機、服務、汽車、網絡、安防、工業、消費類以及醫療等領域,為客戶在這些多樣化的終端應用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西部數據
西部數據公司(WesternDigitalCorp)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硬盤廠商,成立于 1970 年,目前總部位于美國加州,在世界各地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為全球五大洲用戶提供存儲器產品。
國內主要存儲芯片勢力
長江存儲
武漢新芯是長江存儲的全資子公司。長江存儲于 2016 年 7 月 26 日在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正式成立,公司主要股東包括大基金和紫光集團、湖北省科投以及湖北國芯產業投資基金等,目前為清華紫光集團的子公司。作為一家集芯片設計、工藝研發、晶圓生產與測試、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半導體存儲器企業,長江存儲為全球客戶提供先進的存儲產品和解決方案,廣泛應用在移動通信,計算機,數據中心和消費電子等領域。
福建晉華
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晉江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設立的先進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公司與臺灣聯華電子開展技術合作,投資 56.5 億美元,在福建省晉江市建設 12 吋內存晶圓廠生產線,開發先進存儲器技術和制程工藝,并開展相關產品的制造和銷售。
合肥長鑫
睿力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6 年,旨在順應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國家戰略,依托合肥市政府及產業資本的大力支持,引進一流人才和工藝技術,潛心研發自有知識產權,致力于成為中國第一的 12 寸專業存儲器 IDM 企業。兆易創新與合肥長鑫合作開展 DRAM 存儲業務,布局 DRAM(系統內存)行業,目前項目進展順利,已進入試產階段。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18瀏覽量
440878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1080瀏覽量
217084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文章
46250瀏覽量
3925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半導體存儲芯片核心解析

劃片機在存儲芯片制造中的應用

美光科技70億美元打造新加坡存儲芯片廠
劃片機在存儲芯片切割中的應用優勢


存儲芯片的基礎知識

一文帶你了解什么是SD NAND存儲芯片
存儲芯片的TBW和MTBF:關鍵指標解析與提升策略

UV三防漆:存儲芯片的隱形盔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