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同事徐飛虎、張強,與清華大學副教授馬雄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Hoi-Kwong Lo等,應邀在《現代物理評論》上發表綜述論文。該論文系統闡述了量子密碼的原理、理論和實驗技術,并指出經過全球學術界30余年的努力,現實條件下量子密碼的安全性已經建立起來,尤其是測量器件無關等量子密鑰分發協議的提出,徹底關閉了量子密碼在物理實現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性風險,為實現基于現實器件的安全量子密碼鋪平了道路。此論文為量子密碼的廣泛應用以及標準化制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量子通信中最典型的應用方式之一是量子保密通信(量子密鑰分發)。量子密鑰分發可以提供一種原理上安全的通信手段,是迄今唯一的安全性得到嚴格證明的通信方式。近年來,隨著量子密鑰分發逐步走向實用化研究,涌現了很多關于量子安全攻防的研究,以及多個新型的量子密鑰分發協議。
該綜述論文長達60頁,詳細回顧了量子密碼的發展歷史,深入討論了量子密鑰分發的現實安全性,并展望了量子密鑰分發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該論文還描述了當前最優的量子安全理論,以及實際保證量子密碼系統現實安全性的方法和關鍵技術。同期雜志的相關評論指出:在科學家的長期共同努力下,國際學術界在現實條件下量子密鑰分發的理論和實驗上都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現實安全性得到了徹底提升。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文章
6167瀏覽量
137333 -
量子密碼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7404
原文標題:科學家發文闡述量子密碼安全性
文章出處:【微信號:cas-ciomp,微信公眾號: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28nm制程!國產抗量子密碼芯片迎重磅新品
抵御量子計算威脅:航芯「抗量子密碼加密簽名方案」為信息安全筑起新防線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電池的安全性測試項目有哪些?

智能系統的安全性分析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量子光通信的概念和原理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型高溫超導體
天津大學科學家突破人類大腦器官成功驅動機器人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這一傳感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