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教育新聞網)
在本周于Arxiv.org上發布的一項新的預印本研究中,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巴黎高等經濟學院,香港科技大學和芬蘭家庭聯合會的研究人員提出了兩種人工智能設計用于預測戴口罩對當前局勢傳播的影響的模型。共同作者說,表現最好的模型表明,當至少有80%的人口參與時,戴上口罩會產生“重大影響”,而當50%或更少的人選擇戴口罩時,戴上口罩會產生“最小影響”。其中一種模型的交互式可視化效果可在線獲得。
該論文的結果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相一致,二者均建議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當前局勢的傳播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發生,當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呼吸道飛沫可以落在別人的嘴或鼻子上。盡管初步研究表明,某些口罩(如手術口罩和呼吸器)比其他口罩更有效,但口罩被認為可以通過捕獲更大的液滴來減少傳播。
前述兩個模型中的第一個試圖預測與其他干預(主要是鎖定和物理距離)相比的屏蔽效果。它將人群分為代表疾病進展不同狀態的類別-易感,暴露,感染和康復-并使用所謂的動態動態網絡來緊密模仿社會中人們之間的接觸。由節點和邊組成的圖形表示個人(節點)及其交互(邊),相鄰節點形成一個人的“緊密接觸”網絡。從該網絡之外的任何地方進行的聯系都象征著更廣泛的人群之間的全球聯系。
通過改變影響互動程度和平均親密接觸次數的參數,研究人員能夠使用該模型來衡量各種程度的社會疏遠和封鎖措施。為了進行研究,他們從最初的1%感染人口(67,000)開始,并使其適應了許多西方國家的當前時間表,并于3月24日實施了鎖定,并計劃于5月31日解除鎖定。從第0天(3月23日)到未來的500天-大約17個月的時間。
該團隊報告說,模擬顯示,采用率達到80%時,掩蓋會使感染曲線“顯著增加”,而不是保持鎖定狀態(導致60,000例死亡,而180,000例死亡)。這也意味著,采用50%的采用率進行掩蓋不足以阻止持續的傳播(24萬例死亡),并且在5月31日用社交隔離代替嚴格的鎖定措施而不進行掩蓋將導致不受控制的傳播。研究人員的第二個模型采用基于代理的技術,其中各個軟件代理“佩戴”具有不同指定屬性(例如,布或外科)的口罩。在200名人口中,假設感染率為1%,又按照進展程度(易感,暴露,感染和康復)進行了分類,研究人員模擬了疫情爆發后300天的情況,改變了人們戴著口罩和口罩的程度傳輸(呼氣)和吸收(吸氣)的特性。
研究人員說,基于代理的模擬結果表明,即使足夠早采用掩膜,即使掩膜是非醫療或自制的,掩膜也可以減少病毒傳播。爆發時采用100%的口罩采用會導致感染數量“急劇”減少,而90%的采用會在50天后被“抑制”。同時,發現50%的采用率不足,并且等到第75天制定屏蔽策略后,感染的抑制程度才能降低。這兩個研究人員的模型都表明,如果在封鎖解除之前,五分之四的人開始在公共場合戴著布口罩,那么新的COVID-19病例數可能會下降到足以退出封鎖并避免第二波感染的時間。另一方面,如果每隔兩個人開始戴口罩,則感染率將大幅下降,但可能不足以阻止第二波感染。
(責任編輯:fqj)
-
醫療健康
+關注
關注
2文章
283瀏覽量
26258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041瀏覽量
2790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零基礎開發AI Agent」閱讀體驗】+ 入門篇學習
首創開源架構,天璣AI開發套件讓端側AI模型接入得心應手
AI模型部署邊緣設備的奇妙之旅:如何實現手寫數字識別
【每天學點AI】前向傳播、損失函數、反向傳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