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關村在線)
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工程師團隊New Brunswick正在開發3D打印微型針頭,這種針頭可以減輕藥物注射、疫苗接種和血液采樣帶來的疼痛。創新的微針靈感來自附著在宿主皮膚上的一些寄生蟲。
受寄生蟲啟發的微針所帶來的好處,恐怕遠遠超過提到這個字眼所帶來的不適感。利用3D打印和在打印后可改變形狀的智能材料,羅格斯大學團隊創造了新的注射和采血方式,比現有皮下注射針頭更簡單且無創。
皮下注射針頭是用于提取血樣、注射藥物或接種疫苗的主要醫療器械。而通常看病的人知道,打針可不是令人愉悅的事情,疼痛感經常讓人望而卻步。常規的微針在醫療領域越來越受歡迎,因為它們為醫護人員提供了一種減輕注射痛苦,并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的方法。現有的微針不易駐留,從而在控制藥物輸送方面出現了挑戰;新的3D打印微針可以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羅格斯大學工程學院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系助理教授、項目研究員Howon Lee解釋說:“我們認為我們的4D打印微針陣列將使微創、無痛且易于使用的微針更耐用、持久,以實現輸送藥物、治愈傷口、醫療傳感以及其他軟組織應用。”
創新的4D打印微針靈感來自自然界,研究團隊借鑒了某些生物的特征,例如寄生蟲、蜜蜂和豪豬等生物的鱗莖微鉤。借助仿生學原理,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微針,該微針在插入皮膚組織時會互鎖。
羅格斯大學工程師說,他們結合使用了微型3D打印和4D打印,在微針上創建了倒刺結構,以實現更好的皮膚附著力。 然后用雞肉的組織樣品對4D打印的微針進行了測試,并顯示出令人鼓舞的結果:打印的微針比未打印的微針強18倍,并且性能優于現有產品。
另外粘性微針可能會在生物傳感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因為它們可以檢測DNA、酶、抗體等健康指標。對于必須接受連續血樣監測血糖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微針可以提供一種侵入性較小的技術,進一步優化現有的血糖監測方法。
(責任編輯:fqj)
-
醫療器械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73瀏覽量
52601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7文章
3590瀏覽量
1125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