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的產業,事關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也是上海發展的三大產業之一。
澎湃新聞18日從市經信委獲悉,疫情爆發后,上海做好集成電路上下游產業鏈協調和復工復產等工作,制訂有效的疫情防控管理措施。目前,上海集成電路主要制造企業復工率均已超過99%,中芯國際、華虹集團、積塔半導體等企業的員工到崗率均已超過95%,各企業的各項生產任務穩定有序開展,為上海集成電路完成十三五規劃產業發展目標奠定良好開局。
推動產業鏈協同不放松
針對集成電路企業反映的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防疫物資短缺等諸多問題,上海積極協調兄弟省市產業鏈上企業復工復產,打通產業鏈關鍵環節,暢通物流運輸卡點。
上海工研院是一家智能傳感器領域重點企業,該公司技術團隊在紅外溫度傳感器技術攻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而紅外溫度傳感器正是額溫槍、測溫儀的核心部件之一。當得知產品生產需要浙江、廣東、重慶等地的封測企業復工時,上海緊急聯系國家工信部,積極協調產業鏈企業盡快復工。通過企業連續加班加點,2月11日,第一批9萬顆芯片提前三天送到了客戶手中,投放到抗疫前線。
截至目前,工研院已經給北京、上海、廣東、山東、安徽等省市的十余家客戶提供了超過280萬顆紅外溫度傳感器。這些高質量傳感器的市場投入,對穩定防疫物資價格,以及社區防疫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春節后,得知位于青浦的巴斯夫工廠由于疫情無法復工,將導致集成電路制造企業2周內發生停產的情況后,上海積極協調,在一天內就完成復工文件批復,幫助供應商順利開工生產,保障了集成電路企業原材料供應。
此外,跨省運輸車輛司機回本地需要進行自我隔離14天,造成跨省產業鏈供應受阻,物流運輸不暢。上海與兄弟省市相關部門積極協調溝通,短時間內限運和禁運等相關堵點被清除,為集成電路企業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產業支援“抗疫”一線不放松
集成電路上下游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廣,具有需要7*24小時不間斷生產的特性。市經信委透露,目前上海已經成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鏈最完整、技術水平最高、綜合實力最強的地區,集成電路制造企業積極承擔防疫物資保障任務,支援“抗疫”一線。
上海工研院、上海燁映、華虹宏力半導體緊急調整人員,優先研發和生產紅外MEMS傳感器芯片,有力保障了前線物資順利生產;華力的存儲芯片產品用于紅外測溫儀及體溫計;中芯國際為華為代工的5G芯片,保障了疫情期間的緊急通信需求;臺積電(中國)也生產許多醫療相關的設備與儀器的核心芯片部件。上海集成電路重點企業按照防疫需求生產相關產品,有效緩解市場上此類醫用器械的芯片需求。
推動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工作不放松
圍繞打造“產業鏈最完備、產業集聚度最高、綜合競爭力最強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的總體目標,上海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堅決不放松重大項目招商引資工作。
春節后,市有關部門會同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格科微公司積極對接,通過當面洽談以及結合電話、視頻會議等不見面方式,推動格科微項目落戶臨港。
3月2日,舉辦了“臨港新片區與格科微電子簽約儀式”。據市經信委披露,格科微臨港項目計劃總投資22億美元,建設一座12英寸月產6萬片晶圓的CMOS圖像傳感芯片廠。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投資12億美元,計劃今年6月啟動,2023年建成,預計達綱年產值70億元人民幣;二期于2023年啟動,預計投資10億美元,2024年底建成,項目全面建成后預計達綱年產值110億元人民幣。
上海市經信委表示,該項目從洽談對接到正式簽約僅用時一個月,在疫情期間又一個百億級的集成電路重大項目落戶上海,對于提振產業投資信心,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實現全年和“十三五”發展目標都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wv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416文章
11936瀏覽量
36692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國集成電路大全 接口集成電路
未來五年: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定制化防震基座制造廠商的風云之路

CMOS集成電路的基本制造工藝

集成電路產業新地標 集成電路設計園二期推動產業創新能級提升
中國集成電路TOP10城市公布 上海、北京、深圳入榜
深圳集成電路產業新機遇
上海加速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多項新政策與舉措并進
意法半導體亮相集成電路產業領袖峰會
上海EDA/IP創新中心成立,共筑集成電路生態新篇章
集成電路產業強勁增長:上半年我國產量飆升28.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