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創事記)
在日常生活中,幾臺手機連入同一個Wi-Fi的時候,常常會遭遇搶網大戰,只要有人開高清視頻,那另個玩王者榮耀的馬上就會變成PPT。之所以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傳統的Wi-Fi 技術,一次只允許路由器和一臺設備進行數據交換,下一個設備要連網,就要等待下一個通訊周期。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是通訊周期利用率低,一個設備連一次網要占用一整個通訊周期,結果發現只不過刷了幾張微博圖片。
另一方面,其他的設備則要排隊上網,要是連續幾個通訊周期排隊都沒趕上,那就只能望著手里的滿格信號望洋興嘆了。而利用OFDMA 技術,一個通訊周期里,可以和多個設備同時通信,這樣通信效率也提上來了,排隊也不用等了。
另外,MU-MIMO技術也解決了多設備分網的難題。在傳統的Wi-Fi 技術中,每臺連入的設備都要分走一定的頻寬, 連入的設備一多,消防栓的大水管也得被分割成水龍頭。但Wi-Fi 6 依靠 MU-MIMO技術,8臺設備以內聯網時,頻寬不會被分割,網該有多快還有多快。所以,Wi-Fi 6不但能大大提高網速的上限,還能大大提升網絡的利用效率,的確擔當的起下一代通訊技術的名頭。
Wi-Fi 6 的不少特征,可以說和 5G構成了一對天然的搭檔。5G技術固然是快,但是也有一個缺點: 由于5G為了追求強通信能力,采取了高信號頻率,而信號頻率越高,傳輸距離就越短, 穿透性能也更差,這也就意味著5G的室內信號未必能如人意。而覆蓋穿墻能力更強的2.4Ghz頻段的 Wi-Fi 6 ,則可以順利的彌補上這一短板。
另一點則是經濟因素,5G初期的資費依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畢竟運營商們在建5G基站的時候可是出了血本的,還指望著賣流量套餐回本呢。這樣用戶自然回家以后還是會選擇每bit成本也就是5G的1/30的 Wi-Fi 家用流量。但手機的網速已經因為5G快起來了,要是回到家反網速更慢,這顯然是不能接受的,花點錢升級Wi-Fi 6 也就成了一個自然的選擇。
此外,5G時代號稱物聯網時代,各種家居都恨不得連上網給自己貼上智能的標簽。如果還是使用傳統的搶網分網的老Wi-Fi技術,家里智能度是上去了,刷短視頻就要慢下來了,這種問題最終還是要靠能完美勝任多設備上網的Wi-Fi 6來解決。但這么多優點的Wi-Fi 6既然2019年就已經推出, iPhone 11 上就早已支持,為何到今年年初才成為熱門呢?
隨手一搜有點品牌的Wi-Fi 6規格的路由器,基本上都要上千起步,兩三千也正常,畢竟光天線就多了好幾圈,又加上新的芯片模組,有點高端路由器的排面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有多少家庭會花上一部中配手機的價格,來買一臺高端路由器放在呢?更何況,要發揮著Wi-Fi 6路由器還需要相應的Wi-Fi6 手機和更高的帶寬配合, 外部生態不成熟,買了也白買。
力推Wi-Fi 6 小米顯然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于是推出了 599 的路由器,算是給Wi-Fi 6的普及提提供了一套市場化方案。而華為無疑也做好了準備,直接備上了自產的路由器設備。因此,價格問題,很可能隨著頭部廠商推出爆款,攤低成本得到解決。而支持的生態問題,也會隨著旗艦機陸續支持Wi-Fi 6功能而逐步消除。因此,Wi-Fi6 隨 5G 起飛, 路由器共基站一色的場景,很有可能同步上演。
每次標準的改變背后,就是產業鏈的重組。Wi-Fi6 路由器雖然明面上多的是天線,內在價值提升的還是在于Wi-Fi 芯片和跟模組。芯片主力自然還是國外的通信巨頭博通和高通,比如小米的AX3600路由器,使用的就是高通的IPQ8071A芯片,而暢銷京東的華碩Wi-Fi 6 路由器則大部分都是由博通提供的Wi-Fi芯片。
但這一局面和Wi-Fi 5時代還是有所不同,華為在2019年推出了凌霄系列 路由器Wi-Fi 芯片后,逐步利用自己在通信產品終端的優勢站穩了腳跟,這次Wi-Fi 5 芯片領域,華為的路由器就用上了自產的凌霄650系列Wi-Fi芯片。而路由器芯片的開發權轉移,無疑會在延伸到物聯網的爭奪戰中,畢竟自家的Iot設備要入網,還得走路由器通道,誰的路由器能將大量設備接入后體驗整的更好,自然就能占上上風。
比如小米的路由器,可以在集成路由器的時候增加了Alot 天線,實現小米設備靠近自動連接加入,但需要芯片調度的核心功能依舊需要依賴高通。但華為則自稱由于自己做到了端到端的芯片研究,因此自己的Wi-Fi 6 + 芯片的核心功能,如判斷聯網業務優先級進行加速、連入設備識別上,也有更高自由度。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華為發布會上所謂的“1+8+N”戰略中, 實現于“N”連接的核心,就在于自己的Wi-Fi 6 芯片。
因此,以往Wi-Fi 商業不溫不火的狀況,可能會在6代標準的推廣下迎來提升。畢竟,技術、資本、政策喊IoT、物聯網也有段日子了,是得有些扎實推進了。
(責任編輯:fqj)
-
無線通信
+關注
關注
58文章
4755瀏覽量
14521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高性能低功耗雙核Wi-Fi6+BLE5.3二合一
科普|公司的Wi-Fi,為什么這么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