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兩個月之后,對于早已習慣了“下午喝奶茶,夜宵小龍蝦”的小王來說,近來讓他最開心的是,隨著近來疫情的逐漸好轉,商家已開始陸續恢復營業,生活看似“恢復了常態”,又可以點外賣來找回快樂源泉。然而,他又有了新的苦惱,由于小區仍實行封閉式管理,外賣平臺也推行“無接觸配送”服務,騎手會把餐點和貨品放在小區門口的貨架上,“一周竟然遇到兩次外賣失蹤,饑腸轆轆找回無門!” 小王的語氣透露著憤怒和無奈。
已經在公司復工一個月的上班族小李,認為身為社畜最蒼白無力的事,就是遭遇一個月三次忘帶園區的出入證而被遣返回家,還有一次是因為出入證上沒貼照片,另外每天至少要提前10分鐘到公司,就怕在園區門口因為排隊而遲到。“車和人都要出示出入證,人工檢查體溫和核對信息,這么謹慎是挺好的,但實在太低效了。”小李抱怨道。
AI+安防,從看見到思考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人間的生活百態,也成了技術落地的一大試金石,“AI+安防”正成為抗擊疫情道路上特殊的“逆行者”之一。
在文章開頭的第一個場景中,如果小王居住的小區裝上人臉識別攝像機,通過7*24H全天候高清的監控,就能避免“外賣失蹤”的現象,物業管理員也不用“滿場跑”了,高空拋物、垃圾隨意傾倒等不文明的行為都能被監測到并自動告警,通過手機APP查看,足不出戶就能知道小區大小事宜,業主投訴越來越少,人們生活越來越好。
在第二個場景中,企業園區面臨著人員、車輛進出頻繁且復雜、公共設施與重要資料安全等管理問題;同時,中小企業在行政管理、物業管理上投入有限。在這一場景下,華為智能安防等廠商針對推出了疫情期間智能化視頻解決方案,通過大門口的攝像機進行車牌識別,白名單內車牌車輛自動放行,人臉識別即使戴口罩也能鑒別,減少人證不符風險,實現快速通行的同時關聯考勤,再也不用擔心忘刷卡,大大提高園區管理效率,員工抱怨也隨之減少。
阿馬拉法則告訴我們,人們往往高估技術的短期影響,卻低估了技術的長期影響力。以上,只是智能安防解鎖的眾多新場景中兩個比較典型的。就像是人們在家有小區的安防,離開家上班通勤的路上有地鐵安檢,再到進入園區,公司門禁刷卡……看似是尋常瑣碎的生活細節,實際上,“安全”已經不知不覺地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7年,隨著人工智能熱潮的涌現,安防逐漸脫離了其傳統的含義,邊界不斷延伸,從面向公共安全的核心支撐系統,演進為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的綜合業務使能平臺,本質不再局限于監控,而是延展到政務、園區、商業、工廠等各種與安全有關的場景中,在技術上,從最初的“看得見”,到“看得清”,再到如今的“看得懂”,進行迭代和進化。 2018年,安防廠商開始打磨產品,并將AI融合到碎片化的細分場景中,到了2019年,智能安防行業的產品和技術日益成熟,人工智能針對不同場景的個性化應用也越來越豐富。這幾年,無論是傳統的安防廠商、AI創業公司還是新入局的華為,都一致認定智能化將是安防革新的方向,不約而同地調整了自己的戰略指向。以華為為例,華為智能安防產品線總裁段愛國在2019中國智能安防行業峰會上曾表示,華為要把每年上千億的研發投入、最先進的技術全部注入到智能安防行業。
智能安防的“優解”
自華為于2017年底將安防定為戰略發展方向以來,華為在智能安防領域市場就不斷取得突破。在2019年,華為智能安防實現了爆發式增長,筆者并不覺得意外。
首先,如何才算是“智能”的?應該從“單維視覺”到“全息感知”,從“看見”走向 “預見”,也就是從攝像頭等終端的數據采集、到云邊協同的數據傳輸、再到智慧的分析和預判,這就需要將AI、大數據、云、5G等技術能力都組合應用到安防領域,也是智能安防區別于傳統安防的核心競爭力。華為自研的系列化AI芯將算力注入到高性價比的產品中,支持產品全面的智能化;華為軟件定義攝像機(SDC)擁有澎湃算力;SDC開放的OS讓軟硬件實現解耦,算法按需加載;HoloSens商城是業界首個一站式智能視頻算法平臺,多種優質算法讓用戶隨心選、放心用。實現全棧智能,讓普惠AI的產品從高端行業市場下沉。
其次,開放的心態和生態。“碎片化場景多、不容易規模復制”是AI在安防領域落地的挑戰,例如,同樣是做人臉識別,在門禁和大規模檢索是兩個不同的場景,需要用不同的產品和算法進行匹配。當前,通用產品打天下已經很困難,在智能化浪潮下,客戶行業化的訴求越來越明顯。華為HoloSens商城,貫徹了華為開放生態的理念。合作伙伴可以在攝像機加載不同的算法,對不同場景實現智能化分析,所以,華為以“合作共贏”的態度做這件事,合力把這個產業做大,而不是一家獨大,定位決定了它的格局。
蝶變之旅將開啟:從安防到萬物感知
智能安防僅僅是一個開始,華為的布局還在轉變,上個月,華為安防官微將“華為智能安防”更名為“華為機器視覺“,并表示,希望用機器視覺助力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有了更高的戰略視角。
機器視覺系統是由圖像獲取與感知、數據處理與分析、以及決策執行三部分組成,是一個包含算法、軟件和硬件等諸多單元的應用系統。其應用領域不僅包括智能安防,還有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工業視覺、AGV(自動引導車)、機器人、消費電子等。所以,華為瞄準的是娛樂與通信、生產與安全、智慧生活等一個千億美元的巨型市場!
華為認為,未來二三十年,人類會進入萬物感知、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的智能社會。而智能視頻、5G和AI是實現萬物感知、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的核心技術。萬物感知是入口,機器視覺喚醒萬物智能感知,也是行業數字化的抓手。
那么,華為機器視覺給智能安防帶來了哪些新的想象空間和落地場景?3月20日,華為機器視覺將率先用AI普惠分銷,將AI帶入千家萬戶,共贏智能新時代。
在本周,其官微劇透了將面向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十大場景發布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包括:小區、小企業園區、辦公樓、中小型超市(便利店)、餐飲店、中小工廠、倉儲物流、幼兒園、養殖園區、建筑工地,多種智能化應用幫助用戶實現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讓AI守護千萬家。
華為智能安防的蝶變之旅即將開啟,我們拭目以待。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212瀏覽量
255924 -
安防
+關注
關注
10文章
2281瀏覽量
64061 -
智能安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653瀏覽量
587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萬物智聯時代的安全革命:RT-Thread睿賽德邀您參加博觀講壇第一期 | 活動預告

電表的 “雙碳蝶變”:從電量統計員到碳足跡會計師

華為攜手產業伙伴共贏萬物智聯新時代未來
物聯網感知數據挖掘:賦能萬物智聯的核心引擎
向光而行,萬物有感 | 明治傳感AKUSENSE 新版宣傳片發布!

IoT無線組網模塊,萬物互聯的底層通信基石

從智能穿戴到智能家居:晶振如何賦能萬物互聯

從安防到元宇宙:RK3588如何重塑視覺感知邊界?
0基礎小白勇闖物聯網行業指南:開啟萬物互聯的奇妙之旅

DeepSeek加持,宇視科技升級發布“萬物X”全鏈路智能引擎
大華股份與萬物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華盛昌攜手我的萬物集培訓圓滿落幕
IP地址與5G時代的萬物互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