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媽媽患哮喘,他深刻體會患者痛苦,參與推廣智慧醫療解決病人痛苦并保障信息安全;憂心陷入困境中的人因斷網無法發出求援,他訪學求教苦心探索解決之道。如今,他研究人工智能,希望通過信息目標檢測,在更多現實場景內規避風險……生在濟南,長在濟南,走向遠方,濟南小伙丁鼎用所學之長在更多領域發揮著作用。
丁鼎(右一)和同學老師在一起
合作智慧醫療解決更多患者痛苦
正在美國生活求學的濟南小伙丁鼎從小學到大學都在濟南。在山東師范大學讀碩士時,他的研究方向是傳感器網絡。在丁鼎看來,萬物都有“感覺”,他希望自己能感知、捕捉、傳遞這些信息,然后再鏈接成網,“我最開始做研究時,提出物聯網概念的還不多”。
2014年,丁鼎申請了意大利帕多瓦大學博士,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績獲得獎學金。他師從信息安全領域的專家Mauro Conti,繼續傳感器、信息安全等相關課題研究。后來,歐洲智慧醫療項目發起人之一——西班牙教授Agusti Solanas找到他們,希望共同合作智慧醫療項目。
這和丁鼎的想法不謀而合。他一直期待自己的研究能為更多人提供幫助。“我媽媽患哮喘,對很多過敏源有過敏反應。”丁鼎說,他第一時間就想到針對呼吸系統疾病的病人進行道路規劃的應用。很快,丁鼎他們提出改進后的智慧醫療構想,通過五維模型,減少患者傷痛,并且保護了患者隱私。
2016年,在奧地利維也納智慧城市大會上,面對全世界有關智慧城市的權威專家,丁鼎受邀進行專題發言《A smart health application and its related privacy issues》(智慧醫療的應用與其安全隱私的保護)。而在帕多瓦,智慧醫療系統以丁鼎他們的研究架構開啟了建設推廣。
以研究成果為依據發表多篇學術文章
有次,丁鼎看到由于地震導致電纜損壞網絡中斷的新聞,也跟著萬分著急。事后他思考:如何在網絡受阻時,用戶保持信息暢通?為了研究這個課題,2015年,丁鼎去佛羅里達大學訪學,與網絡架構及分布式系統專家Renato Figueiredo教授合作。
“可以通過分布式的結構,讓信息通過點對點傳輸。”丁鼎說。于是,兩人針對遇到互聯網故障,大量用戶連接不到目標服務器的難題,研究出解決方案。
該成果發表在2015年第十六屆國際無線移動以及多媒體網絡大會上,丁鼎受邀在大會上發言。兩人后來又研發了多種針對網絡故障時的分布式的網絡應用。從2015年至今,他們已經在IEEE Transactions 等 期 刊 上 ,發 表 了《SEnD: a Social Network Friendship Enhanced Decentralized System》(SEnD,一個基于社交網絡的分布式消息傳遞系統)、《SAND: Social-aware, networkfailure resilient, and decentralized microblogging system》(SAND: 一個基于社交網絡的,適用于網絡中斷環境的分布式微博客系統)、《Wide- scale internet disconnection: impact and recovery on social- based P2P overlays》(論大規模網絡中斷的影響與恢復策略)等多篇專業學術文章。
嚴格要求自己期待在科研上走得更遠
一路走來,丁鼎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創新提升,期待自己在科研技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丁鼎又分別到紐約理工學院和喬治華盛頓大學任研究員。他把更多目光放在了人工智能相關課題研究上。“依舊是通過傳感器等提取信息,只不過這些信息更為復雜和綜合。”丁鼎介紹。
盡管不在家鄉,但丁鼎一直通過多種方式關注著泉城濟南的發展。作為濟南公司的專家顧問,丁鼎參與了電力項目的架構和設計。他搭建起溝通橋梁,促成意大利帕多瓦大學的SPRITZ實驗室,與山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劉方愛教授課題組在人工智能等方面開展國際合作。“這個小伙有想法,愿意不斷創新,也很勤奮刻苦。”劉方愛說。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87瀏覽量
249118 -
智慧醫療
+關注
關注
9文章
1097瀏覽量
4728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匯川技術濟南基地正式投產
基于SX1281芯片的醫療環境監測方案
鶴壁智慧城市建設成績斐然
華光光電與濟南大學達成產教融合戰略合作
語音識別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建設智慧醫院的關鍵步驟都有哪幾點
智慧醫院,促進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智慧醫療系統內容介紹
國產工業級Model3芯片應用于醫療床頭7寸觸摸屏,為醫療注入智慧力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