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創,作者:章鷹,電子發燒友執行副主編。
華為海思自研的芯片外賣,最可能是哪個類型的用戶呢?手機類還是物聯網通信類?對于成立了15年中國IC設計企業,華為海思的芯片設計業務一路突飛猛進,自2017年銷售額突破387億,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501.18億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預測2019年海思的銷售收入將可能達到842億。
圖:電子發燒友制作。
海思的自研芯片不僅在手機端聲譽日隆,而且已經覆蓋AI、服務器、路由器,電視等多個領域。比如在電視行業,海思芯片就占領國內市場30%的份額。海思自研的芯片是否外賣,一度是大家熱議的話題,到了2019年10月,隨著上海海思的正式成立,華為推進了芯片外銷的策略落地。
近日,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平臺與解決方案事業部市場總監趙秋靜女士在深圳Elexon國際電子展的論壇上發表演講,帶來《眾行致遠,成為上海海思同路人》,對華為海思的芯片外銷有了進一步深入的理解,電子發燒友記者把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在這里與工程師分享。
海思芯片外銷的兩大契機
海思自研芯片外銷有兩個契機:第一、芯片市場的規模龐大,但中國市場事實上一直面臨著缺芯的尷尬狀況。
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進口芯片數量為4175.7億件,同比增長10.8%,而進口金額達到3120.58億美元,同比增長19.8%,中國芯片進口突破3000億美元。隨著近幾年來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的提升,5G商用時代到來,以及物聯網、人工智能、軌道交通等下游應用市場的發展推動,中國對于芯片的需求保持著快速的發展。
賽靈思全球CEO Victor Peng對電子發燒友記者表示,目前的中國集中了全球60%以上的半導體芯片銷售,全球80%以上的智能手機產業鏈,超過全球50%的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對于半導體行業的所有企業,中國市場是必爭之地。國際芯片企業已經在中國大賺,國人也期盼著國產芯片能填補市場空缺,打破國外芯片企業對中國的壓倒性優勢。
中國提出2020年芯片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70%,這無疑給華為等國產芯片廠商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
第二、海思芯片經過數代的發展,特別是在麒麟960之后,進步顯著,其諸多性能指標已經達到了高通驍龍等旗艦芯片的性能指標。到了5G商用時代,華為在2019年9月6日率先推出的7納米工藝的麒麟990,成為全球最強大的SOC的5G芯片,其很多性能指標已經實現了全球領先。直到12月3日,高通推出了5G系統級芯片驍龍865,海思顯然走在了前面。
海思芯片外銷選擇物聯網通信領域
趙秋靜表示,上海海思是華為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上海青浦區,它承載了華為所有外銷芯片的業務,華為內銷芯片主要負責的是深圳海思,上海海思是一個完全市場化運作公司。
上海海思的愿景和華為一樣,構筑萬物感知、萬物智聯的世界,把數字世界帶到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每個人。上海海思要做開放的海思,基于其在5G+8K+AI的技術優勢,打開邊界,提供全場景智能化終端芯片解決方案,圍繞感知、連接、計算和表達技術能力,賦能家庭、儲性和城市等千行萬業。她表示,海思受到現在國際形勢的壓力,也迫使海思必須變得更強大。
趙秋靜介紹,為了自研芯片外銷,上海海思對產品進行了三大調整:
第一、以前的Camera,現在定位智慧視覺產品線。Camera是海思成立最早,現在是銷售額最大的產品,以前主要是覆蓋專業安防監控的視覺領域。未來會走向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更廣闊的又用于視覺、感知計算的這樣領域。
第二、海思把機頂盒和電視兩條產品線合并成為智慧媒體產品線,我們希望從STB/TV盒子走向泛屏智能終端,以及智慧家庭中心,提供融合計算平臺。
第三、積極拓展的連接領域產品。AIOT物聯網領域,電子產品非常的復雜和廣泛,以前海思在連接產品領域,只有應用于遠程抄表的一個PLC(PLC-IoT通信模塊),海思準備把4G、5G芯片和WIFI的芯片拿出了進行外銷,使能更廣泛的千行萬業,讓海思從PLC走向全場景AIoT智慧聯接。
此外,海思立家庭網絡產品線,主要是服務家庭網絡接入端,通過PON加WiFi來實現家庭網絡無死角的全面覆蓋,家庭網絡解決方案。此外,還成立三個新業務孵化小組,分別是:屏顯小組,專注于大中小屏上面的器件;汽車電子,通過智能攝像頭切入智聯汽車市場;機器人,面向新興領域的孵化。
據悉,上海海思對外正式銷售海思芯片,包括4G通信芯片,型號為Balong711,基帶芯片Hi2152、射頻芯片Hi6316和電源管理芯片Hi6559,這些主要是面向物聯網行業的通信芯片。這只是面向物聯網行業通信芯片,并不是用于移動產品的處理器和基帶,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智能終端四大能力
趙秋靜表示,海思把智能終端歸結為四大能力:感知能力、連接能力、計算能力和表達能力。
視覺感知,通過攝像頭來感知識別、連接能力,包括互聯網連接、家庭網絡的連接和汽車領域,主要是AI計算能力來增強端和邊緣的結合,可以更好的來體驗。表達的能力主要是音視頻的呈現,包括我們未來做AR和VR的場景,海思現在正在思考這四大能力,比如在車載方面,提供智能攝像頭系列芯片,滿足智聯汽車全場景需求。打造通用機器人解決方案平臺,使能千行百業機器人應用。
海思外銷芯片必須具備平臺能力,對比聯發科還有欠缺
行業專家表示,芯片外銷,必須有前提條件:第一、需要構建類似高通的QRD,芯片+基礎軟件和少量中上層軟件;或者類似于聯發科的turnkey,芯片+基礎軟件+完整軟硬件,這些參考設計客人只需要軟裝修,就可以集成到自己的終端產品中。以往海思產品主要自研自用,這方面的建設必須隨著外銷策略的落地,積極開展起來。
趙秋靜表示,海思的策略是基于芯片四大基礎能力,打造一系列的智慧平臺,將來開放給開發者,讓更多的開發者能夠為各行各業做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去服務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能出行等應用場景。
趙秋靜坦言,工程師取得海思的資源是有難度的,獲取海思的技術支持也不是非常及時。目前海思正在規劃開發者生態。一個平臺,就是芯片+生態的使能平臺,不光是在端側賦能,也希望通過生態引入,幫助開發者在商業模式創新上找到一些出路;二是雙輪驅動,一方面面對所有開發者開放能力,另外跟技術合作伙伴進行深度合作,以覆蓋更多的小客戶,更多的開發者,更碎片化的市場;三大場景,即家庭、城市和出行場景;四種能力,即計算、連接、感知和表達能力。
行業專家指出,一個芯片平臺用的廠商越多就越成熟和穩定,兼容性越好,進入良性循環,否則就很難長久。這方面聯發科的經驗值得借鑒。根據聯發科發布2019年Q2業績顯示,在智能音箱解決方案上,小米、騰訊、阿里、百度幾乎都用到了聯發科的解決方案,在智能電視芯片方面,聯發科也是位居榜首,出貨量高達20億套,在索尼WF-1000XM3降噪豆上面,發現了聯發科的身影,內置了聯發科子公司為其定制的MT2811芯片平臺方案,支持藍牙5.0技術,并實現超低功耗。
隨著5G、AI和物聯網技術成為消費升級的關鍵驅動力。從“人人通訊”到“物物通訊”,對于芯片產業而言,物聯網給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據公開預測,2020年中國物聯網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百億級別,海思憑借自身在智慧家庭、智慧出行和通信技術領域的深厚實力,打開客戶的大門,未來發展如何,我們將拭目以待。
-
聯發科
+關注
關注
56文章
2729瀏覽量
257415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109瀏覽量
279603 -
海思
+關注
關注
43文章
498瀏覽量
117790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12瀏覽量
573670 -
麒麟990
+關注
關注
2文章
190瀏覽量
155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rm自研芯片!從高通、英偉達手中搶客戶?
國產芯片的崛起:機遇與挑戰并存
高端芯片自研,服務器芯片傳來好消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