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細心觀察那么定會發現,手機廠商對“跑分”的執念正變得越發深沉。在過去,他們只會強調手機的性能跑分,但現在“跑分”概念對智能手機的入侵變得無孔不入,以至于在大多數細分功能上,我們都能找到對應的跑分項目。
多年前,小雷曾以為手機的拍照水平是很難量化的,畢竟色調、構圖這些要素的好壞評比過于主觀,“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萬萬沒想到的是,在 DxOMark 的幫助下手機行業愣是建立起了一套拍照評分系統,“上 DxOMark”已經成為新品發布會前的“走紅毯”環節。
不久前三星在紐約發布了新一代旗艦三星 Galaxy Note10+ 堪稱完美,出眾的設計、強悍的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但這還不夠,在新機發布后不到一周的時間里,三星便委托 DxOMark 對 Note10+ 進行評測,想要用最直觀的數據來展示 Note10+ 那強悍的拍攝能力。
最終結果顯示,三星 Galaxy Note10+ 獲得了 113 的高分,并擠掉華為 P30 Pro 和三星 Galaxy S10 5G,登頂第一。到這里,三星 Galaxy Note10+“年度旗艦”之名才算是實至名歸,而亮眼的成績也必然讓三星 Galaxy Note10+的產品形象得到提升。
//////////
DxOMark到底是誰?
近年來,DxOMark 逐漸被大眾所知,小雷在過去也曾寫過科普文章為大家介紹 DxOMark 這家網站。簡單來說,DxOMark 是全球頂尖的影像評測機構,他們早期的主要工作是測試專業相機機身和鏡頭的性能,并用數字來量化具體表現。
但在智能手機興起之后,他們的業務范圍也相應增加,加入了智能手機前置、后置相機的評測打分環節。除了用數據直觀展示智能手機上相機的表現外,DxOMark 還會和手機廠商進行合作,提供一些成像優化上的建議。
在具體的測試方法上,DxOMark 的做法雖然嚴謹,但也存在一些爭議。
嚴謹之處在于,DxOMark 在測試手機的時候,都只會使用默認模式來測試(不清楚例如“AI 拍照”等功能是否會關閉)。采用默認模式來拍攝則表示,如果我們用同樣的手機來到同樣的地點,那么也可以拍出 DxOMark 所攝的樣張。這說明他們的測試并非不可復制,沒有脫離現實。
就流程來看他們的做法是絕對專業的,他們會嚴格控制測試變量,例如盡量挑選光線條件統一的天氣來進行測試,拍攝的場景和人物也會保持相同。
在整個測試流程中 DxOMark 的表現無法挑剔,畢竟他們是歐洲乃至全球最專業的影像測試機構之一。DxOMark 的爭議在于,評判照片好壞是相當主觀的事情,我們不能單純地將“分數高”和“拍照好”劃等號。
舉個例子,通過銳化算法可以使照片中的線條變得銳利(實際上這是一種增大色彩反差的做法),銳化后的照片放在銳度測試中必定能獲高分。但如果我們用肉眼來看,過度銳化的照片會使畫面變得“臟亂”,色階自然過度被破壞,觀感反而更差。
正如手機圈里常說的“跑分高不等于體驗好”,DxOMark 分數高也只能說明這款手機在實驗室中表現良好,但能不能取悅消費者,還得看落實到實際場景中的具體表現。
//////////
DxOMark失勢
手機廠商如此重視 DxOMark 成績,其實其根源還是消費者對拍照的重視。如何能向消費者傳達“我們的手機拍照很強”這一訊息呢?除了用樣張說話之外,尋求 DxOMark 背書、用分數來體現高低便是最好的辦法。
話雖如此,但在手機廠商長年累月的“DxOMark 轟炸”之下,部分消費者似乎已經對這項跑分“脫敏”。OPPO、vivo 的銷量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據,這兩家企業的主力產品從未登上過 DxOMark 榜單,但依舊賣得風生水起。
我們在過去評價 OPPO、vivo 手機的時候認為,這些產品沒有在各類參數、跑分上大做文章,而是將重點放在手機體驗的提升上。例如,這兩家手機廠商所推出的產品并未強調自己能拿多少分,而是著重于提升可玩性(加入高倍數變焦和廣角鏡頭等)和實用性(強調美顏算法)。而這些功能上的體驗提升,要比畫質提升來得更容易被感知。
不難看出,科技圈發燒友和普通消費者對產品的看法有著根本上的差異,他們對產品賣點也有著不同的訴求。換句話說,跑分漂亮只能討好少部分科技發燒友,但功能好用卻能讓大部分普通消費者感到滿意。
華為手機賣得好并不只是因為其拍照好,還有品牌和綜合性能等多方面因素;拍照一騎絕塵的 Google Pixel 系列手機并未成為熱銷產品,那是因為其他短板過于明顯。
歸根到底,DxOMark 只可以成為“拍照好”的一個參考條件,而無法成為評判手機拍照好壞的根本準則,更無法成為評判手機綜合素質的決定性因素。
//////////
天下苦跑分久矣
科技產品何以彰顯技術屬性?或許數字是最好的載體。跑分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消費者選購手機最直觀的比較工具,例如芯片跑分高的手機性能更強,續航跑分高的手機更耐用等等。利用“跑分”,消費者一眼便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
“跑分”最能展現作用的階段是在智能手機發展早期,當時網絡資訊不夠發達,產品在傳播過程中必須突出首要賣點,而“數字”這一工具最具穿透力。最重要的是,當時的智能手機除了性能上的丁點優勢之外,產品本身并無太多賣點可言。
但現在不一樣,智能手機上的賣點太多了。屏幕指紋、無劉海全面屏、高速快充等,這些賣點雖然無法用“跑分”去衡量,但卻能帶來明顯的體驗提升。正因為如此,手機芯片的跑分環節的重要性已逐漸被廠商稀釋,過去可能會花一小時來講跑分,現在就只是一筆帶過。
“跑分狂熱”的消退,最終很可能會蔓延到手機相機跑分上??傆幸惶?,DxOMark 評分也會被一筆帶過,廠商會花更多的筆墨來談功能,談優化,談體驗。
屆時,DxOMark 跑分成績可能就只剩象征意義。
這對廠商和消費者來說應該是有好處的。淡化對跑分的刻意追求,意味著廠商不必投入巨大的資源來進行針對性調試以迎合跑分測試,而是可以著手于解決產品痛點,提升美顏自拍、高倍數變焦等功能的實際成效。
同時,這也是消費者逐漸成熟、回歸理性的一個表現。消費者從過去的“唯分數論”到現在的更關注產品綜合水準,理性的消費者將給手機廠商提出更高要求。“跑分熱潮”的降溫是必然發生的現象,被各種分數左右購買意愿的消費者,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628瀏覽量
184036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89瀏覽量
182406
原文標題:「熱議」不僅是性能,拍照也開始跑分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zealertech,微信公眾號:ZEALER】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