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Decode)
“智能經濟”原本是指以智能機和信息網絡為基礎、平臺和工具的智慧經濟。近日,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給“智能經濟”解讀出三個層次。他講到,智能經濟將在三個層面帶來重大的變革和影響:首先是人機交互方式的變革,其次是 IT 基礎設施層帶來巨大的改變,最后是產生新的業態。
今天百度AI正在重點做的事情是軟硬一體的AI大生產。工業化大生產的價值在于,批量復制、降低成本。無論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乃至今天的AI革命都是如此。AI技術和智能經濟如何實現批量生產、提高交通、物廉價美?
當然是建立AI和智能經濟的“工廠”。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工廠在水邊,因為需要借助水的動力,還需要排污。今天AI和智能經濟的工廠則是在云端。因為需要借助云計算多點多活和分布式動態架構應對龐大的數據處理量。
百度CTO王海峰在今年給出了更好的答案:百度大腦“軟硬一體AI大生產平臺”、飛槳深度學習基礎底座。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以深度學習為核心基礎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具備很強的通用性,呈現出標準化、自動化和模塊化特征,進入工業大生產階段。標準化、自動化和模塊化是任何技術都會帶來的必然結果。AI也不例外。
到如今,百度大腦實現了AI算法、計算架構與應用場景的融合創新,成為“軟硬一體的AI大生產平臺”。其中已開放216項核心AI能力,日調用量突破1萬億次,開發者超過150萬人,企業用戶發布模型超過16.9萬個。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則是成為了“智能時代的操作系統”,向下對接硬件、芯片,芯片需要針對深度學習框架進行定制優化。簡單翻譯下這兩段話吧:飛槳其實是AI時代的“工廠”,里面有一條條生產線;百度大腦則是AI時代的“生產機器”。
其他開發者可以在云端利用百度的“工廠”和“生產機器”生產自己的產品,再通過百度的流水線把“貨”賣給顧客。AI技術和智能經濟會產生各式各樣的新業態。以百度為代表的AI企業帶來的變化是——產業走向智能化,各式各樣的新業態涌現,新的人機交互模式不斷誕生。對百度而言,它的中長期目標是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型公司,加速人工智能的應用,利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
今年8月,百度AI產業研究中心發布了《AI技術產業化蓬勃發展正當時——百度生態伙伴AI應用案例集》,梳理了16個行業的重點AI應用場景及50個實際落地案例,扎實展現了各行各業與人工智能融合的畫面。百度在做的事情正是落地各行業,推動產業智能化,扎扎實實幫助垂直領域建立解決問題,把一個又一個行業迅速加以技術改造。
為什么工業4.0一定將會在中國蓬勃發展?阿里云智能首席AIoT科學家丁險峰認為,因為有源動力。他講到,工業4.0時代講究最重要的一點是全局資源優化,從生產資源優化到整個工業,整個銷售體系,比如今天李寧,年初要開始做某一款鞋子的設計、規劃,但是從年初的時候,不知道年末的效果是什么,到底能賣掉多少雙,到底要多少工人,是不知道的,不是閉環,是個開環。工業4.0其實是什么呢?要以銷定產,以銷路來定設計計劃和生產計劃,是一個閉環系統,這意味著需要全局的設計和生產資源的優化。
在萬物互聯時代,要建立一個數字化時代,底下是物理世界,上面是一個數字世界。丁險峰說,現階段要建立一橫一縱一拉通。這三件事情也正是工業4.0時代要干的事情。橫是價值互聯網,是用互聯網來解決的問題。縱是縱向集成,是生產制造創新,基本上都與智能工廠相關,這才叫做工廠智能制造。一拉通是從產品的設計到最后的銷售運維,到最后的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
(責任編輯:fqj)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335瀏覽量
92194 -
阿里巴巴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38瀏覽量
482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