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鏈得得APP)
數字金融指的是利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工具,在傳統金融的基礎上發展出的新型金融形勢。由于區塊鏈與金融具有天生的契合性,因此區塊鏈在數字金融方面的應用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談到數字金融,就不得不提到中國央行即將推出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事實上,全球各國對于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都已經進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只是在Facebook推出Libra之后加快了進程。
在這些研究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之中,中國的研究進程處于領先,DCEP的正式推出也指日可待。DCEP的實質是央行發行的法幣,和紙幣人民幣處于同等地位,其效力和安全性比支付寶和微信更好。同時,DCEP在斷網的情況下也可以支付,在操作性和匿名性上都有一定優勢。除此之外,螞蟻金服、中國銀行、中國平安等金融企業也在積極探索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隨著互聯網的愈發成熟,人們越來越期待物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因為物聯網可以將現實世界和網絡世界相鏈接,實現萬物共聯。但是問題也相應而生:目前絕大多數的物聯網設備屬于中心輻射型的拓撲結構,這意味著必須要依賴中央服務器來協調相互溝通。
那么如果想要攻擊一個龐大的物聯網設備網絡,只需要攻擊或控制那臺中央服務器即可,這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風險。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正好是完美解決這一風險的方案,因此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結合非常自然。目前已經有大量區塊鏈項目在進行物聯網+區塊鏈方面的研究,如IOTA等。
清華大學也在2017年成立了清華-青島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物聯網區塊鏈實驗室,從事物聯網與區塊鏈方面的研究。
智能制造是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可以理解為用各種技術使制造業智能化。區塊鏈技術在制造業中,一方面可以將制造企業中的傳感器、控制模塊和系統、通信網絡、ERP系統等系統連接起來,便于發現追蹤并解決問題,提高生產制造過程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將產品,甚至產品的任何一個零部件上鏈,由此經過的任何一個流通環節,及當時的具體成本如何,產品質量如何,都可以自證其信。信息的真實流通,可以有效保障智能制造的實施。
在供應鏈金融中引入區塊鏈特性,將能夠完美解決供應鏈金融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首先是偽造問題。區塊鏈高度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將能夠解決票據、合同等的偽造問題,保證金融資產的真實性;而由于這一點變得簡單,相應地,也能夠降低其中的成本,并節約時間,縮短回款周期。
其次是流通問題。通過區塊鏈通證,可以使原來難以流通的應收賬款等資產,被賦予高度的流通性。應收賬款、庫存、收益權、以及其他債權,都可以通過通證化,獲得高度的流通性,大大降低了融資門檻。由于比特幣的巨大影響力,數字資產交易可能是最廣為人知的區塊鏈應用。根據統計,目前全球領先的交易所的日均交易量可達20億美元。
交易所解決了數字貨幣持有者的交易需求,但該部分應用對于區塊鏈和產業創新的結合并沒有直接影響。鏈博科技認為,區塊鏈的真實、不可篡改,以及能解決信任問題、數據孤島問題等的特性,決定了區塊鏈的落地場景遠遠不止這“五大現有領域”。會上所提出的“六大應用場景”就是對此的延伸。未來,將有更多企業選擇使用區塊鏈技術改造自身業務,而鏈博科技也將為企業提供全面的鏈改服務。
(責任編輯:fqj)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文章
46306瀏覽量
393534 -
區塊鏈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15568瀏覽量
1085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