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油油的大棚里,幼苗正茁壯成長。除了傳感器,大棚里鮮有工作人員的身影。這是位于成都市都江堰胥家鎮的一家現代農業合作社,負責人蒯世軍坐在辦公室里,悠閑地看著數據,喜上眉梢:“今年的幼苗長勢不錯?!?/p>
但在以前,可是另外一番場景。蒯世軍不僅需要每天往返大棚,查看現場、測試數值,還會因為時不時的壞天氣而“提心吊膽”。“每天跑現場,累得很,還很不自由。跟著干活的農民也叫苦?!必崾儡娬f,“最怕的還是天氣不好的時候,生怕大棚里辛辛苦苦栽種的幼苗遭了秧。”
改變從3年前開始。蒯世軍用上了高科技,體驗了現代農業帶來的便利?!耙郧胺N植靠經驗,現在種植靠數據、靠物聯網了?!备魇礁鳂拥膫鞲衅?,代替了人工測量的奔波勞累。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也讓以前靠經驗吃飯的蒯世軍,過上了科學化、標準化的現代工廠式種植新日子?!拔锫摼W技術幫我解決了不少煩惱。”蒯世軍滿意地說。
韓海濤部署的物聯網傳感器和系統替代了以往的手動勞作
產業發展,物聯網“替代”傳統勞作
幫蒯世軍解決“煩惱”的人叫韓海濤——一名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同時也是一名技術負責人。今年4月,人社部公布的13個新職業信息中,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位列其中。他們是做啥的?官方給出的定義是:從事物聯網架構、平臺、芯片、傳感器、智能標簽等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以及物聯網工程的設計、測試、維護、管理和服務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主要負責研究、設計、開發物聯網專用芯片及軟硬件系統等。
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韓海濤作為一名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主要負責物聯網的架構和設計等。正式他所設計的這套系統,成功解決了蒯世軍的“煩惱”。據了解,這套系統目前主要包含空氣溫度濕度、光照度、土壤溫度濕度等環境參數采集系統;卷簾、滴灌系統、風機、濕簾等自動控制系統;還有小型氣象數據采集站、高清圖像采集系統、大屏展示系統、智能溫室監控平臺等。
“以前用溫度計、濕度計去手動測量環境和土壤的數據,然后根據經驗判斷是否需要灌溉。現在,這一切都可通過物聯網系統去完成?!表n海濤告訴記者,大棚里布置了各式各樣采集數據的傳感器硬件,通過它們,可以實時收集數據,并上傳至服務器進行處理。如果需要灌溉,系統會發布消息對負責人進行提醒,只需要在電腦或手機的APP里進行遠程操作,系統在接收到指令后會根據設定的相關數值進行灌溉,再也不用來回奔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四川省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據初步統計,目前全省物聯網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400億元,聚集企業超過1100家。成都、綿陽、樂山等地相繼打造了物聯網產業園,初步構建起以成都為中心、以綿陽、樂山、內江、遂寧、宜賓等市為支撐的物聯網產業發展集聚區,基本形成了覆蓋元器件、終端、平臺及應用服務等各環節的物聯網產業鏈,在車聯網、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能安防、智慧教育等領域集中度最高。
韓海濤所在的鑫芯物聯就位于成都。據了解,成都作為物聯網產業的核心區域,已聚集了物聯網企業和科研單位900余家,上市高新技術企業(含新三板)有40家,相關產值規模已突破千億,形成以高新區和雙流區為核心的產業聚集區。據不完全統計,成都物聯網企業總人數有23萬,其中專職從事物聯網業務的人數有近10萬。
智能溫室監控平臺手機APP界面
技術升級,智慧農業等新場景出現
目前,結合大數據等新技術,物聯網的應用也進行了升級?!霸缙诎姹镜奈锫摼W系統僅支持遠程操作,替代傳統勞作,讓人無需奔波勞累。現在,通過新技術的應用,可完成全自動灌溉,讓人更省心,種植也更科學。”韓海濤介紹,不同的農作物在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灌溉需求?,F在的系統更加智能。在收集到數據以后,系統會結合大數據模型進行判斷,自動進行更加科學地灌溉。韓海濤舉例說:“假設系統檢測到這批幼苗需要進行灌溉,但結合天氣信息發現晚上可能會有雨水,這時系統會結合已收集的數據進行判斷,可能會減少灌溉量或者不灌溉?!?/p>
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目前蒯世軍的農業合作社已有5個溫室大棚和大田環境進行了物聯網設備的接入。在育苗溫室內,韓海濤在這里部署了空氣、土壤等環境監測傳感器并安裝了智能控制箱,通過現場傳感器無線傳輸的環境數據進入物聯網系統,進行分析對比后,將按照育苗大棚最佳的環境狀態進行控制,通過電腦或手機APP,即可實現自動化開關育苗的風機、遮陽、噴灌澆水等設施設備。使苗株健壯且提高存活率。
“遠程及自動化的農業生產經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并節約了成本。”韓海濤告訴記者,通過綜合的數據分析,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效益達到了傳統的3倍以上。
“眼一看,手一點,就可快速完成農業灌溉。以前,這往往需要費很大的功夫才能完成,智能化的物聯網應用正改變著各行各業。”韓海濤認為,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的職責就是要讓人們的生產、生活變得更加的便捷和智能。
據了解,在5G、窄帶物聯網為代表的網絡建設與優化方面,截至2019年8月底,四川省已建設5G基站近4000個,4G基站約26.6萬個,行政村4G網絡覆蓋率達到95.0%;已開通窄帶物聯網基站約3.7萬個,基本實現城區和鄉鎮的連續覆蓋。全省目前物聯網設備連接數超3000萬個,其中窄帶物聯網終端連接數突破150萬個,出現了智能水表、智能燃氣表、智慧路燈、智能停車、智能煙感、智慧農業等場景。
“物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度集成和綜合運用,是實現萬物直接互聯,建設智慧城市的基石。我省高度重視物聯網發展,以戰略新興產業的定位高度進行扶持,不斷吸引物聯網企業落戶發展,加速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彼拇ㄊ〗洕托畔⒒瘡d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四川先后研究出臺了《四川省“十三五”信息化規劃》等系列政策文件,加速構建全省物聯網政策體系,為發展物聯網產業提供政策依據和支持。
前景廣闊,有望激發萬億級市場
今年8月1日,四川省經信委主任陳新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四川省委作出了構建具有四川特色優勢的“5+1”現代產業體系重大部署。其中,“5”就是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5個萬億級支柱產業,這是四川現代產業體系的主體支撐;“1”就是數字經濟。
“四川這些產業的基礎雄厚、優勢突出、規模較大?!标愋掠姓f,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例,最有可能率先突破萬億元大關,四川將重點聚焦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等重點領域,培育5G、智能穿戴設備等一批發展潛力巨大的產業,加快建設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四川新聞網采訪時表示,四川是內陸開放的前沿陣地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依托,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并面臨長江經濟帶、成渝城市群、內陸自由貿易區等多種戰略機遇。隨著5G時代的到來,萬物互聯漸近,隨之有望激發萬億級的物聯網市場。
“四川是全國經濟大省,常住人口超8300萬,物聯網應用涉及國民經濟和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尤其是在智能制造、公共安全、危險源監控、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領域,具有巨大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市場空間。
四川新聞網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將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高質量發展的總要求,緊緊圍繞“5+1”現代產業體系戰略部署,加快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優化升級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高速光纖寬帶網絡和4G網絡優化覆蓋,加快5G網絡和工業互聯網建設,提升窄帶物聯網網絡覆蓋和服務質量,為加速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撐。
二是加快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培育,提升物聯網專用芯片、模組及物聯網傳感器、智能可穿戴、智慧家庭、智能車載終端等產品供給能力,構建“產品+應用+服務”的全產業鏈。
三是繼續推進物聯網應用試點示范,大力推動5G網絡商用示范,推進在“一桿多用”、車聯網、智慧醫療、智慧物流等領域的示范工程。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7文章
53067瀏覽量
768105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文章
46294瀏覽量
393237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60瀏覽量
1403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移芯昇參加5G-A無源物聯網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論壇

物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傳統物聯網向萬物智聯升級的發展趨勢
為什么選擇蜂窩物聯網
宇樹科技在物聯網方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