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步:收集材料
Arduino Uno
Protoboard
9V電池
防水外殼
Adafruit BMP280氣壓和高度傳感器
Adafruit DHT22溫濕度傳感器
Adafruit組裝數據記錄屏蔽
熱膠
此步驟非常重要只需確保您的Arduino正常工作,并可以從您的計算機進行編程。我們最終還將所有組件焊接到一個原型板上,但也可以使用面包板將傳感器連接到Arduino。我們的protoboard使我們所有的連接永久化,使組件更容易容納,而不必擔心將它們推到一邊。
第2步:添加數據記錄器
這一步很容易。完成此步驟所需要做的就是將數據記錄器固定到位。它適合Arduino Uno。
使數據記錄器實際記錄數據需要一些編碼。記錄器將數據記錄到適合屏蔽的SD卡中,可以將其移除并插入計算機。有用的代碼的一個特征是使用時間戳。時鐘記錄除了秒,分鐘和小時之外的日,月和年(只要它連接到電池)。我們必須在開始時在代碼中設置該時間,但只要電路板上的電池連接,數據記錄器就會保留時間。這意味著不重置時鐘!
步驟3:設置溫度和濕度傳感器
將傳感器上的第一個引腳(紅色)連接到Arduino上的5V引腳
將第二個引腳(藍色)連接到Arduino上的數字引腳(我們將其放入引腳6)
將第四個引腳(綠色)連接到Arduino的接地
我們使用的Adafruit傳感器只需要Arduino上的一個數字引腳來收集數據。該傳感器是電容式濕度傳感器。這意味著它用兩個金屬電極測量相對濕度,兩個金屬電極之間用多孔介電材料隔開。當水進入孔隙時,電容會發生變化。傳感器的溫度傳感部分是一個簡單的電阻: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稱為熱敏電阻)。盡管變化是非線性的,但它可以轉換為由我們的數據記錄器屏蔽記錄的溫度讀數。
步驟4:設置壓力和高度傳感器
Vin引腳(紅色)獲取連接到Arduino上的5V引腳
第二個引腳未連接任何東西
GND引腳(黑色)連接到Arduino上的接地
SCK引腳(黃色)連接到Arduino上的SCL引腳
第五個引腳未連接
SDI引腳(藍色)連接到Arduino的SDA引腳
第七個引腳未連接且圖中未顯示
Vin引腳調節傳感器本身的電壓并從5V輸入下降到3V。 SCK引腳或SPI時鐘引腳是傳感器的輸入引腳。 SDI引腳是引腳中的串行數據,將Arduino中的信息傳送到傳感器。在Arduino和面包板設置圖中,圖示的壓力和高度傳感器不是我們使用的確切模型。沒有一個引腳,但它的接線方式與實際傳感器的接線方式完全相同。引腳連接的方式反映了傳感器上的引腳,并應為傳感器的設置提供足夠的模型。
步驟5:設置風速計
風速計的紅色電源線需要連接到Arduino上的Vin引腳
黑色接地線應連接到Arduino上的接地
藍線(在我們的電路中)連接到A2引腳
需要考慮的一件重要事情是風速計需要7-24V的電量才能運行。 Arduino上的5V引腳不會削減它。因此,必須將9V電池插入Arduino。它直接連接到Vin引腳,允許風速計從更大的電源吸取。風速計通過產生電流來測量風速。旋轉越快,風速計源的能量越多,電流越大。 Arduino能夠將接收到的電信號轉換為風速。我們編碼的程序也進行必要的轉換,以將風速提高到每小時英里數。
步驟6:檢查電路并運行一些測試
上圖是我們完成的電路圖。溫度傳感器是電路板中間的白色四針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由右側的紅色傳感器表示。雖然它與我們精確使用的傳感器不匹配,但如果您從左到右對齊,則引腳/連接將匹配(我們使用的傳感器上的引腳比圖中的多一個引腳)。風速計的導線與我們在圖中指定的顏色相匹配。此外,我們將9V電池添加到Arduino圖左下角的黑色電池端口。
要測試氣象站,嘗試呼吸溫度和濕度傳感器,旋轉風速計,并在高層建筑/山頂的頂部和底部獲取數據,以查看溫度傳感器,風速計和壓力/高度傳感器正在收集數據。嘗試取出SD卡并插入設備,以確保正確記錄測量結果。希望一切順利進行。如果沒有,請仔細檢查所有連接。作為備份計劃,請嘗試檢查代碼并查看是否有任何錯誤。
第7步:安置所有組件
現在是時候讓它看起來像真正的氣象站。我們使用戶外產品防水盒來容納我們的電路和大部分組件。我們的盒子側面有一個孔,帶有穿透器和橡膠墊圈。這使我們能夠通過在穿透器中鉆出的孔并用環氧樹脂密封,將溫度傳感器和風速計的電線放在盒子外面。為了解決將壓力傳感器安裝在箱體內部的問題,我們在箱子的最底部鉆了小孔,并在底部的每個角落放置一個立管,使其保持在地面以上。
為了防止將風速計和溫度傳感器連接到主電路板的電線,我們使用熱縮帶密封任何連接。我們將溫度傳感器放在盒子下方并將其連接(我們只是不希望有色塑料捕獲熱量并給我們錯誤的溫度讀數)。
這不是唯一的住房選擇,但它肯定會讓一個有趣的項目完成工作。
步驟8:享受您的個人小氣象站!
現在是有趣的部分!帶上你的氣象站,把它放在窗外,或做任何你喜歡的事情。
-
氣象站
+關注
關注
1文章
775瀏覽量
161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解密交通氣象站:數據驅動的交通氣象服務革新

智慧校園:氣象站引領氣象知識科普
自動氣象站的工作原理與應用
綠色校園,智慧氣象:走進我們的氣象站
自動超聲波氣象站:智慧氣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校園內環境監測氣象站
交通氣象站:實時監測道路氣象環境

車載小型氣象站:實時、準確地監測氣象
區域生態自動氣象站:數據監測與傳輸

基于啟揚IMX8MPlus核心板的自動氣象站應用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