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星此前宣布將在未來十年內投資千億美元擴大旗下處理器芯片制造業務。但其能否獲得有競爭關系的客戶信任,打敗臺積電成為處理器芯片代工市場的行業老大嗎?據業內人士透露,當三星告訴其旗艦內存芯片團隊的工程師,他們將被調到生產處理器芯片的部門時,他們經常會問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
對于任何一臺計算設備來說,處理器芯片是負責計算、存儲和檢索數據的大腦。目前三星為旗下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到筆記本電腦的所有計算設備制造自己的處理器芯片。
但在三星龐大的芯片部門內部,處理器芯片部門一直排在生產內存芯片的團隊身后。去年,三星內存芯片銷量為86萬億韓元(約合733億美元)。
三年來,市場對內存芯片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部分原因是智能手機市場的繁榮,而另一部分原因是全世界需要建立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來存儲個人和企業產生的大量數據。
但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全球內存芯片過剩導致產品價格下跌,三星運營利潤下降了60%。
如今,三星希望擴大其處理器芯片部門的規模,并表示將在未來10年投資133萬億韓元(約合1157億美元),到2030年成為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處理器芯片生產商。
無論誰在該行業占據主導地位,都將對人工智能、5G和自動駕駛汽車等新技術起到關鍵作用。制造處理器芯片的主要公司還將享受代工市場帶來的好處。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和IC Insights預計,與其他公司簽訂合同、代為生產處理器芯片的代工市場今年年生產規模將接近700億美元,收入增長將很快超過其它芯片領域。
三星的成敗還將對整個科技行業產生影響。三星的新舉措可能會撼動臺積電等芯片制造廠商長期以來在制造處理器芯片方面的霸主地位,并擴大韓國在電子產品供應鏈中的地位。
但對于接下來會發生什么,行業分析師還沒有定論。
三星落后于臺積電
目前三星僅占據處理器芯片代工市場8%的份額,要想取代臺積電的市場地位,三星必須大幅提高自己的份額。多年來臺積電控制著逾一半的處理器芯片代工市場。
盡管三星和臺積電在芯片尺寸和功能方面不相上下,但自上世紀80年代末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Morris Chang)設計出獨立代工模式以來,臺積電一直主導著處理器芯片代工市場。迄今為止,臺積電仍是科技分析師眼中的寵兒,與芯片設計師以及包括蘋果華為在內的許多全球最大設備制造商有著密切聯系。
對三星來說,問題主要圍繞著資金和信任兩個關鍵領域。
為不斷開創制造全球尖端處理器芯片的新局面,目前臺積電將其約8%的年度營收投入研發,據悉2018年這一數字為29億美元。
三星今年4月份發布的聲明表明,它準備在生產尖端處理器芯片的領域中進行競爭。在未來十年總額約1157億美元的投資中,約635億美元將用于研發,其余資金將投資于制造設施。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未來10年三星芯片制造部門的年度資本支出將達到50億至60億美元左右,而臺積電表示,未來數年的年度資本支出就將在100億至120億美元之間。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分析師蘭迪·艾布拉姆斯(Randy Abrams)表示:“這仍然表明,三星的支出水平將達到‘第二大’代工業務的水平。”
利益沖突
正如三星所看到的那樣,未來十年的巨額投資或將實現可持續增長,而高管們也沒有排除進一步加大投入的可能性。贏得蘋果等核心客戶后,臺積電在智能手機熱潮前夕大幅增加了芯片技術和產能支出,從而贏得了市場主導地位。
三星目前正在尋找類似的機會,希望圍繞5G、人工智能或物聯網的新應用能給它帶來更多市場機會。一位三星高管表示:“如果時機合適,我們可以采取類似于(臺積電)的行動。”
但三星也是智能手機和其他計算設備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這意味著一些潛在客戶會擔心和三星存在利益沖突。
三星希望為之生產芯片的許多公司都是自己的直接競爭對手。即使在該公司于2017年將芯片制造部門從其他部門剝離出來之后,這種擔憂依然揮之不去。
艾布拉姆斯表示:“蘋果和華為都占據著相當大的處理器芯片市場份額,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還在不斷增長,而三星根本無法獲得這兩大塊市場份額。”
企業會信任三星嗎?
三星高管強調,該公司在解決信任問題方面做出了努力。他們指出,在過去兩年中,三星在客戶知識產權保護以及新的法律合規保護方面進行了更多努力。
但行業觀察人士仍質疑三星是否能夠減輕擔憂。“建立信任需要很多年的時間。這不僅僅是一紙合約的問題。”華爾街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駐香港分析師Mark Li表示。
分析師們表示,對于三星的一些主要競爭對手而言,臺積電作為一家完全獨立芯片制造商頗具吸引力。
臺積電企業關系主管Elizabeth Sun表示,該公司“非常清楚來自三星的競爭”。但其樂觀地表示,三星永遠不會成為臺積電這樣的代工芯片制造商。
“我們永遠不會與客戶產生競爭,” Elizabeth Sun表示。“我們所做的是與客戶合作……而三星與所有公司競爭。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永遠不會得到任何代工客戶……但客戶會像依賴臺積電那樣依賴三星嗎?”
三星已經多次進行自我改造
令近期前景進一步復雜化的是,日本對用于半導體生產的材料實施新的出口管制可能會影響三星對極紫外線光刻機的使用,而后者對于三星生產尖端處理器芯片至關重要。
但一些分析人士指出,三星已經經歷了幾輪成功的自我改造。
行業觀察人士唐·丹吉(Don Dingee)在他的芯片行業史中寫道,1983年三星開發出第一款動態隨機存取內存芯片,10年后三星超越日本東芝成為全球最大的內存芯片生產商。
1994年,該公司推出了第一批NAND閃存產品,到2002年底其供應量已超過該市場的一半。而三星在手機市場則花了更多時間:上世紀80年代初三星開始“對東芝車載電話進行逆向工程”,到2011年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了蘋果。
“如果你問我,三星能否在5年內超越臺積電?”我的回答是‘不’,”麥格理集團駐首爾芯片行業分析師丹尼爾·金(Daniel Kim)表示。“但在過去二三十年里,三星進行了多次成功轉型。微軟有過一次,諾基亞也有過一次。但其他(科技)公司有過三、四次這樣的經歷嗎?”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88瀏覽量
182338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751瀏覽量
169710
原文標題:1157億美元!三星投入主處理器芯片代工市場 能否戰勝臺積電?
文章出處:【微信號:icxinwenshe,微信公眾號:芯聞社】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