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觸發器,D觸發器是什么意思
D觸發器,D觸發器是什么意思
邊沿D 觸發器:
電平觸發的主從觸發器工作時,必須在正跳沿前加入輸入信號。如果在CP 高電平期間輸入端出現干擾信號,那么就有可能使觸發器的狀態出錯。而邊沿觸發器允許在CP 觸發沿來到前一瞬間加入輸入信號。這樣,輸入端受干擾的時間大大縮短,受干擾的可能性就降低了。邊沿D觸發器也稱為維持-阻塞邊沿D觸發器。
電路結構: 該觸發器由6個與非門組成,其中G1和G2構成基本RS觸發器。
工作原理:
SD 和RD 接至基本RS 觸發器的輸入端,它們分別是預置和清零端,低電平有效。當SD=0且RD=1時,不論輸入端D為何種狀態,都會使Q=1,Q非=0,即觸發器置1;當SD=1且RD=0時,觸發器的狀態為0,SD和RD通常又稱為直接置1和置0端。我們設它們均已加入了高電平,不影響電路的工作。工作過程如下:
1.CP=0時,與非門G3和G4封鎖,其輸出Q3=Q4=1,觸發器的狀態不變。同時,由于Q3至Q5和Q4至Q6的反饋信號將這兩個門打開,因此可接收輸入信號D,Q5=D非,Q6=Q5非=D。
2.當CP由0變1時觸發器翻轉。這時G3和G4打開,它們的輸入Q3和Q4的狀態由G5和G6的輸出狀態決定。Q3=Q5非=D,Q4=Q6非=D非。由基本RS觸發器的邏輯功能可知,Q=Q3=D。
3.觸發器翻轉后,在CP=1時輸入信號被封鎖。這是因為G3和G4打開后,它們的輸出Q3和Q4的狀態是互補的,即必定有一個是0,若Q3為0,則經G3輸出至G5輸入的反饋線將G5封鎖,即封鎖了D通往基本RS 觸發器的路徑;該反饋線起到了使觸發器維持在0狀態和阻止觸發器變為1狀態的作用,故該反饋線稱為置0維持線,置1阻塞線。Q4為0時,將G3和G6封鎖,D端通往基本RS觸發器的路徑也被封鎖。Q4輸出端至G6反饋線起到使觸發器維持在1狀態的作用,稱作置1維持線;Q4輸出至G3輸入的反饋線起到阻止觸發器置0的作用,稱為置0阻塞線。因此,該觸發器常稱為維持-阻塞觸發器。總之,該觸發器是在CP正跳沿前接受輸入信號,正跳沿時觸發翻轉,正跳沿后輸入即被封鎖,三步都是在正跳沿后完成,所以有邊沿觸發器之稱。與主從觸發器相比,同工藝的邊沿觸發器有更強的抗干擾能力和更高的工作速度。功能描述
1.特征表
2.特征方程 Qn+1=D
3.時序圖
脈沖特性:
1.建立時間:由圖7.8.4維持阻塞觸發器的電路可見,由于CP信號是加到門G3和G4上的,因而在CP上升沿到達之前門G5和G6輸出端的狀態必須穩定地建立起來。輸入信號到達D端以后,要經過一級門電路的傳輸延遲時間G5的輸出狀態才能建立起來,而G6的輸出狀態需要經過兩級門電路的傳輸延遲時間才能建立,因此D端的輸入信號必須先于CP的上升沿到達,而且建立時間應滿足: tset≥2tpd。
2.保持時間:由圖7.8.1可知,為實現邊沿觸發,應保證CP=1期間門G5的輸出狀態不變,不受D端狀態變化的影響。為此,在D=0的情況下,當CP上升沿到達以后還要等門G3輸出的低電平返回到門G5的輸入端以后,D端的低電平才允許改變。因此輸入低電平信號的保持時間為tHL≥tpd。在 D=1的情況下,由于CP上升沿到達后G4的輸出將G3封鎖,所以不要求輸入信號繼續保持不變,故輸入高電平信號的保持時間tHH=0。
3.傳輸延遲時間:由圖7.8.3不難推算出,從CP上升沿到達時開始計算,輸出由高電平變為低電平的傳輸延遲時間tPHL和由低電平變為高電平的傳輸延遲時間tPLH分別是:tPHL=3tpd tPLH=2tpd
4.最高時鐘頻率:為保證由門G1~G4組成的同步RS觸發器能可靠地翻轉,CP高電平的持續時間應大于 tPHL,所以時鐘信號高電平的寬度tWH應大于tPHL。而為了在下一個CP上升沿到達之前確保門G5和G6新的輸出電平得以穩定地建立,CP低電平的持續時間不應小于門G4的傳輸延遲時間和tset之和,即時鐘信號低電平的寬度tWL≥tset+tpd,因此得到:
最后說明一點,在實際集成觸發器中,每個門傳輸時間是不同的,并且作了不同形式的簡化,因此上面討論的結果只是一些定性的物理概念。其真實參數由實驗測定。
z 在考慮建立保持時間時,應該考慮時鐘樹向后偏斜的情況,在考慮建立時間時應該考慮時鐘樹向前偏斜的情況。在進行后仿真時,最大延遲用來檢查建立時間,最小延時用來檢查保持時間。
z 建立時間的約束和時鐘周期有關,當系統在高頻時鐘下無法工作時,降低時鐘頻率就可以使系統完成工作。保持時間是一個和時鐘周期無關的參數,如果設計不合理,使得布局布線工具無法布出高質量的時鐘樹,那么無論如何調整時鐘頻率也無法達到要求,只有對所設計系統作較大改動才有可能正常工作,導致設計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合理的設計系統的時序是提高設計質量的關鍵。在可編程器件中,時鐘樹的偏斜幾乎可以不考慮,因此保持時間通常都是滿足的。
使用VHDL語言設計D觸發器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ENTITY dflipflop IS
PORT (D,C : IN STD_LOGIC;
Q : OUT STD_LOGIC);
END dflipflop;
ARCHITECTURE Behavior OF dflipflop IS
BEGIN
PROCESS( C )
BEGIN
IF C'EVENT AND C='1' THEN
Q<=D;
END IF;
END PROCESS;
END Behavior;
使用Verilog HDL語言實現D觸發器(帶R、S端)
//門級
module cfq(s,r,d,clk,q,qbar);
input s,r,d,clk;
output q,qbar;
wire na1,na2,na3,na4;
nand
nand1(na1,s,na4,na2),
nand2(na2,r,na1,clk),
nand3(na3,na2,clk,na4),
nand4(na4,na3,r,d),
nand5(q,s,na2,qbar),
nand6(qbar,q,r,na3);
endmodule
或
//行為級
module dff_rs_async(clk,r,s,d,q);
input clk,r,s,d;
output q;
reg q;
always@(posedge clk or posedge r or posedge s)
begin
if(r) q<=1'b0;
else if(s) q<=1'b1;
else q<=d;
end
endmodule
d觸發器芯片有:
74HC74 74LS90 雙D觸發器74LS74
74LS364八D觸發器(三態)
7474、74 H74、74F74、74ALS74、74L74、74LS74A、74S74、74HC73、74C74雙D型正沿觸發器(帶預置和清除端)
74174、74LS174、74F174、74ALS174、74S174、74HC174、74C174 六D型觸發器(帶清除端)
74175、74LS175、74F175、74ALS175、74S175、74HC175、74C175 四D型觸發器(帶清除端)
74273、74LS273、74S273、74F273、74ALS273、74HC273 八D型觸發器(帶清除端)
74LS364 八D觸發器(三態)
74LS377、74F377、74S3777 八D 觸發器
74LS378、74F378、74S378、74HC378 六D 觸發器
74LS379、74F379、74S379、74HC379八D 觸發器
邊沿D 觸發器:
負跳沿觸發的主從觸發器工作時,必須在正跳沿前加入輸入信號。如果在CP 高電平期間輸入端出現干擾信號,那么就有可能使觸發器的狀態出錯。而邊沿觸發器允許在CP 觸發沿來到前一瞬間加入輸入信號。這樣,輸入端受干擾的時間大大縮短,受干擾的可能性就降低了。邊沿D觸發器也稱為維持-阻塞邊沿D觸發器。
電路結構: 該觸發器由6個與非門組成,其中G1和G2構成基本RS觸發器。
非常好我支持^.^
(0) 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電子說] 用D觸發器構成異步二進制加/減計數器 2023-10-11
- [電子說] D觸發器與Latch鎖存器電路設計 2023-10-09
- [電子說] 寄存器的工作原理:RS鎖存器、D觸發器及邊沿觸發器 2023-09-20
- [電子說] 反相器做振蕩器的電路分析 2023-09-19
- [電子說] rs觸發器和d觸發器的區別 鐘控rs觸發器的作用是什么 2023-09-07
- [電子說] 異步復位寄存器的0時刻是如何進行賦值的呢? 2023-09-07
- [電子說] D觸發器的類型詳解 同步復位和異步復位D觸發器講解 2023-08-31
- [電子說] 數字前中后端都不得不熟練的clock switch設計 2023-08-29
( 發表人: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