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燈遙控開關電路圖(三)
電路原理簡易型電燈遙控開關電路原理圖如圖2所示。整個電路可以分成三部分。
1.圖3中,IR為紅外線遙控接收頭,未接收到紅外線信號時,1腳輸出高電平,接收到紅外線信號時,1腳輸出一連串低電平脈沖。
2.圖4中,R4、C2與R7、C3組成兩個積分電路,VT4、VT5、K組成繼電器控制電路。
3.圖5中,發光二極管作為電路工作的指示燈。
電燈平時或上電后的初始狀態是VT1導通,VT2截止,VT5截止,繼電器K不工作。
短按遙控器按鈕(小于0.5s),在這較短的時間內,因C3容量遠大于C2,故B點電位很快升到高電位(約1V左右),而A點電位上升不到0.6V,因此VT3不能導通,只有VT2導通,這樣,C點為高電位,VT5導通,繼電器K動作,其接點K-1、K-2同時趿臺,K-2接通電器電源。
這時即使IR不再收到信號,因電源經R11向VT5提供偏置,故VT5保持導通,K仍繼續吸合,達到短按遙控器按鈕實現開燈的目的。
長按遙控器按鈕(3秒以上)時,IR輸出低電平脈沖使VT1輸出高電平脈沖,經VD1整流后送至A點、B點進行積分處理,最終使A點電位大于1V(實測為1.3V左右),VT3導通,D點為高電平,VT4導通,C點為低電平,致使VT5截止,K釋放,K-1、K-2斷開,達到長按遙控器按鈕實現關燈的目的。松開遙控器按鈕后,IR不再收到紅外線信號,C2、C3放電,VT2、VT3截止,電路又進入等待狀態。只有再次短按遙控器按鈕,電路才會重新動作,重復遙控開燈的過程。
電燈遙控開關電路圖(四)
用P228制作紅外線遙控節能照明燈
電路的核心器件是一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BH,當它感受到人體發出的微量紅外線時,傳感器里面的元件會明顯感到其相對溫度的變化過程,作為強電介質的熱電元件的自我極化值就會發生變化,在元件表面會產生電荷耗盡,在并接的柵極電阻Rg上就有電信號變化+通過BH內部設置的場效應管(FET)匹配,即可輸出一定幅值的電脈沖,其脈沖頻率一般在0.5~1Hz之間(這是BH最敏感的頻率),經電容Cl耦合到前置放大管VTI進行預放。
預放后信號由其集電極輸出,直接耦臺到運放器Al的3腳,進行低噪、高增益放大,然后由Al的6腳輸出。A3運放器組成電壓比較器,RP1為基準電壓分壓器,當Al的6腳輸出電壓高于A3的基準電壓時,A3即輸出放大的高電平脈沖,經R6限流使三極管VT2導通。Vr2的導通使得由時基集成電路A4組成的單穩態觸發器翻轉置位,A4的3腳輸出高電平,可控硅vs開通,電燈H點亮發光。單穩態觸發器的暫態時間由R8與c7決定,圖示數據約llOs。所以若有人在傳感器BH前面不停運動,電燈可持續點亮;當人離開后約llOs,電燈H就會自動熄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