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數字化運營商不僅僅是提供數字通信業務,更重要的是,面向未來的數字化經濟(Digital Economy,其核心元素包括移動,云,大數據,IoT和社交),如何構建和融入新的數字生態圈,成為數字經濟使能者。
用戶體驗招致新的挑戰和機會
由于移動和寬帶網絡的快速發展,無處不在的全連接正在成為現實,從而成就了(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方式,催生了C(連接)生代,也稱之為數字元人。他們是出生于數字時代和成長在數字經濟。
數字元人的體驗需求是什么樣呢?一定是更個性化,更快速,更高效,簡而言之,我們稱之為ROADS(實時,按需,全在線,自服務和社交化)。這樣必然要求新的數字商業模式,即數字經濟(移動,社交,云,IoT和大數據)。
因為ROADS成為數字時代的用戶體驗新基準,各行各業都需要調整自己的商業模式以滿足用戶的新需求。這也導致電信行業的一系列變化:
信息交換方式的轉變:從語音為主到數據為主
消費模式的轉變:從線下到線上
服務模式的轉變:從預定義的標準化到按需的個性化
商業模式的變化:從封閉的業務系統到開放生態圈
電信數字化轉型的目標
實現商業模式轉型的關鍵和必由之路就是通過新的敏捷運營模式,同時需要新的企業架構和組織變革來適應。簡單的說,轉型的目標:
商業轉型:萬物皆服務,通過數據和數字化服務能力,聯合商業合作伙伴一起構建開放生態圈
運營轉型:敏捷運營,數據驅動和用戶為王的自動化商業流程和運營,從網絡到產品,市場營銷和治理模式的全方位轉型
架構轉型:面向數字化運營的實時,智能的開放企業架構,實現能力服務化,服務平臺化,平臺生態化。基于云的基礎設施虛擬化平臺(網絡,IT和業務)和數字化運營平臺是其關鍵
組織轉型:從垂直的,煙囪式的管理模式到水平的,自組織的服務模式
數字化運營商的商業模式
眾所周知,隨著互聯網化和數字化的趨勢,由于人們的需求一直在持續變化中,傳統的商業模式,依賴固定的預先定義的工業化產品,即殺手業務(Killer Application)是不可持續的。所以,必須要采用更靈活的商業模式,面向長尾型應用,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及時,按需的滿足客戶的需求,也就是提供ROADS式的數字化服務。換句話說,面向未來的數字化運營商,必然是一種提供萬物皆服務(Everything as a Service)的商業模式,可以是智能管道,可以是數字業務使能,最終目標是開放數字生態使能者(Open Digital Ecosystem Enabler),甚至是幾種模式的混合體。
數字化運營商的敏捷運營
為了使能萬物皆服務的靈活動態的商業模式,數字化運營商的運營模式必須從傳統的大而全(性能,容量和成本)轉變為快速,智能(業務創新,用戶反應,TTM,故障處理…)。
數字化運營的關鍵是快速和智能:
為了提供ROADS用戶體驗,端到端的運營必須也要快速。其中協同能力是核心,來支持快速,多變,自動化的運營流程和服務
為了提供靈活的萬物皆服務的商業模式,就必須通過大數據能力來使能個性化服務,實現數據驅動的智能運營
通過數字化運營,可以實現商業敏捷化:
更大的產品多樣性
簡化的,自動化的商業流程
最佳的用戶體驗
更多的合作模式,B2B,B2C,B2B2C,O2O…
最新的技術,云化,靈活擴展,多租戶的資源共享
數字化運營商的數字企業框架
由于最終用戶的行為模式和體驗需求的變化,帶來了商業模式的變化,也需要新的運營模式以及組織運作和人員素質的變革,即企業端到端的整體數字化轉型。這個數字化轉型應該是采用自頂向下(Top-to-down)的方式進行,從公司的戰略高度規劃,從新的商業模式和業務形態入手,以新的運營流程和技術架構來適配,這一切的總和稱之為數字企業架構(Digit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具體來說,一個數字化運營商的企業架構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戰略目標;2)商業模式;3)實現架構(包括應用,業務,技術和信息架構);還有就是治理模型。
對于電信數字企業架構的定義可以歸納為:三,二,一:
三個戰略目標:
用戶體驗:各種用戶包括消費者,企業,合作伙伴以及運營運維人員
開放數字商業:從傳統的通信業務提供商變革為數字商業使能者
敏捷的數字化運營:依托IT技術,改變傳統的支撐系統為商業使能和生產系統
二個平臺:
云化/虛擬化平臺:實現基礎設施能力的云化和虛擬化
數字化運營使能平臺:支持商業使能和敏捷運營,將IT從后臺能力e.g. BSS, OSS, SDP,大數據轉變為生產能力
一個生態圈:
開放數字化生態圈:聯合業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數字經濟產業聯盟
Telco OS:數字化運營使能平臺
很顯然,要想實現面向長尾應用的個性化的萬物皆服務的商業模式,關鍵就是要改變現在的運營模式,從預定義的,長周期的,打包式的,離線柜員式的模式變革為按需的,快速的和個性化的,在線數字式的模式,實現快速試錯,迭代式開發運營一體化的敏捷數字化運營方式,這個就是新的數字化運營使能平臺的核心訴求。這個新的運營使能平臺需要承擔協同用戶需求,到商業流程和端到端的資源調度和分配工作,可以將用戶的需求直接轉換為所需的服務,并提供相關的產品,其本質是一個商業使能和生產系統,也是整個數字企業架構的核心能力,相當于人的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承擔著決策,協同,治理和監控的執行功能。這個數字和運營使能平臺,華為稱之為Telco OS【參考文獻1,2,3,4,5,6,7,8】。
是華為面向未來的數字化和互聯網化趨勢,提出的端到端使能運營商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和下一代運營系統,通過聯動商業使能、資源使能和大數據以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其核心能力包括 —
對于最終用戶而言:電商化平臺
對于運營商而言:下一代互聯網化開發運營系統
對于合作伙伴而言:渠道和客戶化開發平臺
核心功能:
端到端協同(Orchestration): 支持和使能跨IT和CT的業務/商業流程/資源的生命周期管理,決策和流程的協同, e.g. 數據中心, 網絡和連接, 終端和用戶。其關鍵能力包括1)事件觸發; 2)數據分析驅動; 3) 商業規則為中心; 4) 基于業務模板
大數據分析:采集,整合和分析全局數據包括商業,網絡,IT,業務,形成360°全景用戶視圖,支持敏捷,智能和自動化的數字化運營
后臺功能模塊:轉變 BSS/OSS支撐功能成為原子化和服務化的能力,這些能力可以被協同來支持敏捷和自動化的數字化運營
數字化運營商組織結構
為了支持新商業模式,組織結構也需要改變來適配敏捷的數字化運營。變革的基本原則是打破煙囪式的市場,IT和網絡部門墻,拉通端到端的運營過程,強化商業使能和資源能力的互動。
數字化運營使能平臺的應用部署
那么,如何部署Telco OS系統?
簡單來說,應該采用Top-to-down的方法,分為下面幾個步驟:
以終為始,定義數字企業架構規范
抓住核心平臺能力:端到端的協同(Orchestration)是關鍵,后臺功能(BSS,OSS)要實現模塊化,原子化和服務化
支持實時在線用戶體驗:大容量的在線并發用戶交易
重構運營模式和業務流程:基于用戶個性化需求,支持實時智能決策和動態協同各種能力 (銷售,服務,運營和平臺),按需閉環商業,資源和大數據
商業驅動,新業務引領
商業驅動:以構建能力為目標,以商業場景為牽引;優先考慮業務使能和運營能力,結合全網大數據融合治理進行數字化運營使能
以三新作為切入點:新業務,新用戶,新系統,例如云服務,
傳統業務和系統的改造,采用擴容延長RoI,業務遷移采用逐步淘汰式演進
小步快跑,迭代式開發運營一體化
采用DevOps開發運營一體化方式,以業務需求牽引平臺能力構建,逐步強化能力
總結一下,數字化轉型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以最終用戶的需求為目標,以戰略規劃,業務創新來牽引能力的構建。Telco OS是面向數字化轉型的運營使能系統,是幫助運營商以及傳統企業面向數字經濟實現整體轉型的核心能力,也是使能ROADS用戶體驗的關鍵要素。華為愿意和希望能夠聯合業界合作伙伴一起來構建數字生態圈,構建數字化運營能力,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