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能:地球是在46億年前由形成太陽系的一團混濁不清的星云分化而成。地球的形成與太陽密切相關,它無時無刻不從太陽獲取大量輻射的光和熱,經植物的光合作用轉化為生物質的化學能。埋藏在地下的動植物殘骸經漫長的地質作用轉化為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江河湖海中的水,經日曬蒸發,再凝聚降落在高山丘陵形成水力能;空氣經太陽光照射加熱,因密度差而形成風能。因此地球上的主要能源都來自太陽,可以說,太陽能是地球上主要能源的總來源。
??化學能:目前第三世界農村(包括中國)幾乎95%的家庭仍以木柴、秸桿、干草等作為主要生活能源。蒸汽機的發明,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得煤炭資源的消費增長很快。20世紀初,石油嶄露頭角,開始成為一種新型能源。石油的熱值比煤高,且開采、運輸均較容易,適用性也強,可用于鍋爐、內燃機 、燃氣輪機等各種場合,因此很快就占據能源消費的首位,目前維持在46-47%。天然氣系指氣田、油田等處產生的可燃性碳氫化合物。它們通過鉆探而從儲油層、儲煤層或儲氣層開采出來,可經管道輸送給用戶。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三位的能源。
??核能:是近年迅速發展的能源,目前利用的是核裂變能,主要是用于發電。核能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天然鈾可利用的核裂變能量相當于18500-25600億噸標準煤。核電的生產和核電站的運行,事實上是清潔和安全的。
??核能是極重要的能源,要比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大得多。如1克鈾裂變時所放出的熱量相當于3噸標準煤燃燒時所放熱量。而氘與氚聚變時,每克核燃料放出能量約為3×108KJ,即千倍于核裂變放出的能量。僅海水中所蘊藏的氘聚變時產生的能量,足以提供較現在所耗大一千倍的能量達數億年之久。但熱核反應的技術十分復雜,目前還只能以“未來的能源” 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