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中國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因頻繁借鑒西方創新被硅谷的投資者嫌棄為邊際企業。現如今,他們已成長為具有勃勃國際野心的怪物。
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每年的業務量超過易貝和亞馬遜的總和。 阿里巴巴的董事長馬云誓言在二十年內為全球20億消費者提供服務。以在線游戲和社交媒體發家的騰訊現已成為世界第十大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總市值高達二千七百七十億美元。騰訊董事長馬化騰豪言中國將“引領未來全球科技革命”。在谷歌因政治審查離開中國后,“BAT”互聯網三巨頭的百度從而主導大陸市場。隨著阿里巴巴和騰訊成為國際性企業,百度卻逐漸掉隊。
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極限,有的人希望生活慢下來。
代表人類速度的飛人博爾特在倫敦謝幕;《戰狼2》票房還在高歌前進,最新數據是50億;《二十二》記錄了一段過去的殘酷時光,提醒人們勿忘歷史,也向那些慢慢堅韌生活的老人致敬。
但在互聯網世界里,不進則退是生存的不二法則。
阿里巴巴公布了2018財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點燃了華爾街,也為馬云牌雞湯增添了新的佐料。
樂視“新掌門人”孫宏斌正在全速把樂視拖出泥潭,王興入局“共享經濟”,生怕錯過風口。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結局如何,就因人而異了。
馬云和馬化騰
“二馬”狂奔
誰掌握了“剁手黨”,誰就能征服世界。
本周四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18財年第一季度(2017年4月1日~6月30日)業績。
截至6月30日,阿里凈利潤為14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6%,總收入增長56%,達到502億人民幣,過去12個月內活躍買家達到4.66億人,輕輕松松就超出預期。
美國著名財經媒體《巴倫周刊》刊文預測,兩年后阿里的股票將高達200—300美元,市值可能突破7000億美元。
8月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財報季。
周三,騰訊公布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騰訊本季度總營收566.06億元,凈利潤163.91億元。營收主要來自游戲、廣告、支付等業務,其中手游收入148億元——不得不說,暑假黨為《王者榮耀》貢獻非凡。
另一個數據也戳痛了不少互聯網員工的心——截至目前,騰訊有40678名雇員,上半年薪酬總成本為160.17億元,有媒體計算,這意味著,騰訊員工人均年薪接近80萬元。
小觀只想喝口涼水靜一靜。
坊間有言,騰訊抓住了小學生的錢包,而阿里控制了女人的錢包。相比之下,京東和網易的“錢包”就有點模糊了。
從本周公布的財報來看,京東、網易稍顯疲軟。這兩家公司分別在電商、游戲領域挑戰“二馬”,尤其是京東,在上個季度股價一度逼近百度,險些讓BAT正式易名。
但從目前來看,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頭號網紅,已經是“二馬“無疑了。這兩家市值均超過4000億美金的公司,與第三名已不在同一個量級。
看來,姓什么很重要。
王興的共享計劃
王思聰曾經發過朋友圈,“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王興是不太信的。本周三,美團充電寶被曝已進入市場。在青島、石家莊等城市,已經有人見到其身影,白綠色,桌面充電式設備。據悉,美團充電寶還處在小規模測試階段。
王興
有人曾經開玩笑:半壁互聯網江山都是美團的敵人。
這家以團購起家的公司,賣電影票、做外賣、搞旅游、弄打車、玩支付,業務八面開花,創始人王興那篇關于邊界和核心的訪談,由此風靡業界——他說,太多思考終局和邊界是錯誤的。
在中國互聯網公司里,上一位以不設邊界著稱的名人大概是賈躍亭先生,對于王興的觀點,不知他是否會舉起雙手雙腳來同意。
回到充電寶,這樁小生意在今年突然成為投資者們熱捧的風口。今年3月以來,共享充電寶曾經創下10天5筆融資、總金額超3億的好成績——用“餓狼下山”來形容這個場景大概再合適不過了。
來電科技CEO袁炳松發朋友圈稱,隨著美團入局,共享充電寶迅速進入第二階段——商家選擇過剩的階段。
腦補一下這樣的場景。某一天,你的手機里堆滿這樣的推送:
“主人,本周一到周五充電免費,轉發朋友圈可得5元紅包;”
“主人,**充電寶已經開通預約餐廳服務,今晚我們在哪見?”
進入餐廳你或許會發現,餐桌上堆著五六七八塊顏色不同的充電寶等待翻牌,你只能仰天長嘆:充電寶太多,手機不夠用了。
多么幸福的煩惱。
“導師”周鴻祎
“過去還覺得有點機會,現在覺得有點什么機會,最后不是姓馬就是姓馬,還是姓馬。當然中國本來就姓馬,我們本來就是馬克思主義國家。”
周氏語錄總有一股“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味道。
本周四,周鴻祎穿著標志性的紅色POLO裝,以創業導師身份現身某創客行業峰會,久違地獻上一篇能沖刺頭條的言論,斷言中國互聯網行業或已出現階層固化,“頂層在板結”。
自從轉型專注2B業務后,周鴻祎低調了不少。但只要有機會,他還是忍不住開炮,比如:
“行業里有些大佬是什么都不叫,一口咬死你。”
“我是唯一真正被三家輪流吊打,沒有被打死,被吊打的滋味是很酸爽的,還是留了點心理陰影。”
“巨頭手里有的是武器,過去對360是一種暴力扼殺,今天已經升級了,現在都是降維、金錢,不扼殺你,直接花錢把你砸死,直接花錢把你變成小兄弟。所以創業小兄弟有一段時間抱大腿和找干爹理論,但是發現孩子會長大的,干爹不會讓孩子長大,畢竟不是親兒子。”
末了,他倒是頗有誠意的為年輕創業者推薦了一本書:《柔道理論》。
書中講了以小博大的道理,比如“小狗原則”,小狗見到大狗時,不要汪汪亂叫,不要沖大狗擺出一副要向它撲擊的樣子;要讓大狗覺得無公害,然后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原來就是叫得太響了,被痛咬了一口”,導師周鴻祎擺出了中年人的反思姿態。隨后他建議創業者,少開會,少出席各種活動,而應該專注在用戶和產品,多花時間研究市場,而不是趕風口,
此刻,當年大戰BAT的周鴻祎不在了,在我們面前的是周老師。
TFBOYS加入一下科技
本周五,一下科技首席創意官賈乃亮微博透露,TFBOYS將加入該公司。
消息一下炸了。一下科技趁熱打鐵,宣布將在8月27日舉辦一場定制的明星盛典,屆時再宣布其具體職務。賈乃亮也積極配合,發微希望粉絲們幫助給TFBOYS們想個職位名字。
同一天,虎嗅網《今天TFBOYS解散了嗎?》刷屏,文章指出TFBOYS 粉絲各自為營,支持某個成員的“唯粉”,已經遠遠超過了支持團隊的“四葉草”。
粉絲分裂坑慘的是廣告主。小鮮肉的海報排位稍有不慎,就會遭遇粉絲們的全軍出擊。
事實上,在賈乃亮的微博下,粉絲們為TFBOYS 起名的勢頭已經有了分裂的苗頭。三只小鮮肉被視為三個個體,比如王俊凱應該是“首席最帥指揮官”、王源是“首席最萌創意官”、易烊千璽則是“首席最酷策劃官”。
嗯,小觀突然有點隱隱擔心一下科技。
在互聯網公司,明星出任“首席XX官”早已成為一道流行的填空題。比如一下科技有首席創意官賈乃亮,唯品會有首席驚喜官周杰倫,花椒直播有首席體驗官范冰冰、首席產品官,英雄互娛有首席創造官陳赫等等。
說到底,這玩的還是注意力經濟,只要粉絲買單,明星和公司都會成為贏家。
一下科技會不會玩砸?下周日就見分曉了。
破局者孫宏斌
樂視在“去賈躍亭”的路上越行越遠。
本周二,樂視網CEO梁軍宣布了11位高管任命;周四,樂視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法人代表由賈躍亭變更為梁軍,當天,董事長孫宏斌召開了上任后的首次管理層閉門會。
此外,有媒體報道,孫宏斌正在考慮更換“樂視”名稱,并設計新logo,以區別于去年1月開始啟用的四色標logo。
種種舉動傳遞的信號就是:賈躍亭的故事已經翻篇了。
樂視的業務也有了新概念,曾經逼得孫宏斌在媒體面前爆粗口的“七個子生態”概念被拿下,取而代之的是“電視+影業+視頻”的“啞鈴”模式。
梁軍是這樣解釋的:
如今的新樂視像一個啞鈴,一頭是電視業務,另一頭是影業、自制內容,樂視視頻則是啞鈴中間的棍,用這個粘合劑,把影業和電視業務粘合在一起,然后做運營,“啞鈴”就是一個真正值錢的業務。
“值錢”一詞,算是樂視進入孫宏斌時代的標志之一——樂視終于放棄了諸如“偉大”、“夢想”、“窒息”這樣的宏大表述,踏踏實實談生意。
賈躍亭倒是還在做自己。
周三,他又在微博曬出全新FF91 高端工廠視頻,工廠外墻裝修已經開始,廠房內似乎也清理完畢,但目前還沒有任何設備。
“FF U factory,# FF 91#高端工廠緊鑼密鼓進行時。未來,正在打開。”言語間充滿著跟幾年前毫無差別的雞湯味兒。
留言區稱贊支持者不少,但也有網友說:
“有錢請水軍在微博底下支持你,怎么不發工資呀”。
相比這位網友的路見不平一聲吼(也有可能是樂視欠薪員工心酸追債),周航的懟顯然來得更直接有力。
在本周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中,周航被問及易到與樂視的往事,他拒絕了直接評價賈躍亭本人,但提起樂視恨意滿滿。
當天,無數媒體引用了周航的這段評價作為標題——
“誰做易到股東都比樂視好,它是沒信譽的代名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