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百度AI究竟啥水平?
作為布局最早、聲量最高,也最受國內外關注的中國頭號玩家,此問已非一日。
今天,波士頓咨詢在密集調研后,給出了“平臺”視角下的觀察和答案。
這家全球知名的第三方咨詢機構,認為以AI為核心的“智能時代”正在邁步產業化階段,而該階段最迫切需求的,就是智能化平臺。
也只有平臺的提供者,才能在時代轉型背景下受到矚目。
基于此,波士頓咨詢從全球兩大經濟體中,選出了中美“平臺模式”代表——百度和谷歌。
波士頓咨詢怎么看AI?
在波士頓咨詢的分析體系中,AI帶來的突破正式開啟了“產業智能化”時代。
這是繼工業化(蒸汽 技術)、電氣化(電力技術)和信息化(計算機及信息技術)后,人類面臨的最新技術革命。
另外,還有5G、物聯網和云計算等多重新技術浪潮疊加,機遇前所未有。
但并非毫無挑戰。
歷史上每一次重大技術變革,都意味著產業被重新定義和書寫,而這種“重新”背后的需求,是底層基礎創新平臺。
波士頓咨詢認為,相較而言,技術和產業賦能并重的AI平臺,可能更符合中國實際。
因此在多項領域對比中,波士頓咨詢認為百度目前形成的基礎平臺,是中國特色發展的結果。
他們選取了最受關注的幾大領域,以現有“結果”之不同,來分析國情場景原因,最后希望得出未來趨勢判斷。
首先是“無人車領域”。
平臺管理上,谷歌采用了較為謹慎的強把控策略;而百度則更為開放,共享各種技術能力,構建廣泛的生態系統。
波士頓咨詢指出,這種差別與谷歌和百度自身的特點與面臨的環境有關,也是雙方符合所在環境的主要結果。
與谷歌相比,中國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上起步較晚,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彎道超車”。
因此,百度打造了Apollo平臺,基于云端服務、開源軟件、硬件開發以及車輛認證,從數據、軟件和硬件多層面來提供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能力。
波士頓咨詢在報告中提到,實踐證明,數家廠商通過Apollo開放平臺降低研發、生產和銷售門檻,比時間表提前兩年推出100輛無人車。
其次是開發平臺打造方面,也體現了完全不同的思路。
谷歌更強調技術能力全面和廣泛,關注AI技術開發的全流程支持。最直接的體現就是TensorFlow的社區搭建。
在技術開發的初始階段,谷歌為技術開發者提供豐富的算法選擇和配套資源。在技術部署階段,提供了更為高效的測試和部署方式等等。
整體上是我給你提供支持,想怎么用看你自己,對開發者自主性要求比較高,使用門檻也高。
而百度打造的飛槳,雖然同樣是立足于技術平臺,但其定位更偏向于對開發者的“輔導”及“市場教育”。
飛槳不但提供了使開發更為便捷的深度學習框架,也開放了大規模深度學習模型訓練技術,支持萬億級規模參數的模型高效訓練,支持多端多平臺的部署,還針對產業應用開源開放面向多領域的工業級模型庫,更好地支撐產業落地。
另外,百度還推出無需代碼編寫的人工智能建模工具EasyDL。可視化操作和自動化的流程管理,讓非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人才也能輕松創造出定制化的人工智能模型等等。
這種方式頗有成效:飛槳已經服務了超過150萬名開發者,為傳統行業節省了超過一個億,EasyDL也被應用到22個行業中。
在波士頓咨詢的完整報告中,產業落地僅是維度之一,還分析了包括國家戰略、傳統基本盤,運營能力等要素。
而最終結論也清晰而明確,在產業智能化時代,中國獨特的市場環境使企業面臨多方面挑戰,而百度AI發展中形成的“開放平臺”戰略模式,更符合中國實際需要。
如何看待這屆百度AI?
與谷歌AI相提并論,波士頓咨詢把百度AI作為中國產業智能化的基礎平臺代表,并認為其代表了中國特色技術變革的需求。
波士頓咨詢給了這屆百度AI很高的評價。
無獨有偶,如今知名機構和國際主流機構,也把百度作為管窺中國AI的重要對象。
2018年1月,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登上最新一期《時代周刊》封面。
《時代周刊》稱李彥宏為“THE INNOVATOR(創新者)”,并在內文中以“百度李彥宏正在幫助中國贏得21世紀”為題,詳細報道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努力。
△李彥宏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同年12月,美國另一份知名商業雜志《哈佛商業評論》,發布全球最受關注的十大AI領軍人物時,李彥宏再度上榜,同樣是唯一的中國臉,與蘋果公司CEO庫克、微軟CEO納德拉等被列舉介紹。
報道將李彥宏稱為“中國 AI行業的啟蒙者和設計師”,并評價百度為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技術積累最深、布局領域最廣的代表性公司。
當然,如果進一步細究背后原因,或許百度在技術積累和發展模式上,也更容易獲得美國主流關注——畢竟百度更接近硅谷技術巨頭的發展模式。
一方面是重視技術研發和知識產權。
比如最近剛剛落幕的AI頂會NeurIPS 2019,百度宣布8 篇論文被收錄,并在Learn to Move 強化學習賽事中蟬聯冠軍,在全球都處于領先水平,在中國更是少有能比肩者。
百度的研究成果也不斷通過專利展現。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12月發布的《人工智能技術專利深度分析報告》中給出例證,百度專利申請數量在國內排名第一,達到5712件,超過第二名近1600件。
研發和專利之外,百度在財報中披露的主要業務,也是AI浪潮中最受關注的主流賽道。
首先是小度助手。今年9月份語音交互超過42億次,是去年同期的 4.5倍以上。技術方面,實現了全雙工喚醒和手勢控制等全球前沿能力。
據Canalys、Strategy Analytics和IDC等第三方調研顯示,第二季度小度智能音箱出貨量排名中國市場第一。根據IDC的數據顯示,小度在家系列產品在全球帶屏智能音箱市場中排名第一。
其次是Apollo,今年9月開啟了國內首個量產RoboTaxi的試運營,共計45輛量產版紅旗EV落地長沙,是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百度此前在武漢獲得15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在河北滄州獲30張路測牌照,加之在北京和長沙所獲牌照,總數超過150張,占比全國發出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一半以上。
再如AI開發平臺——PaddlePaddle飛槳,目前開發者數量超過了150萬,按照IDC在7月份的市場統計報告,飛槳目前是中國市場份額最大的深度學習平臺、AI開放平臺。
打鐵還靠本身硬,技術重視程度、技術研發投入以及形成的技術影響力,或許是百度始終被當做中國AI代表的關鍵原因所在。
為什么這屆百度AI備受關注?
江湖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產品看騰訊、運營看阿里,技術看百度”。
百度在技術上,特別在AI領域,一直都占據著優勢地位。
這是百度的優勢與競爭力所在。
AI時代,百度更是中國第一批布局者,起于2010年。
當時王海峰加入百度,先后為百度創建了自然語言處理部、互聯網數據研發部、推薦引擎和個性化部、圖片搜索部、語音技術部等,為其后AI業務發展埋下基石,同時也讓大批互聯網技術人才,開始經受人工智能的訓練和洗禮。
2013年百度創建了深度學習研究院(IDL),華人大牛紛至沓來,為百度人工智能發展打下了基礎。
這些布局為百度AI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積累了大量的技術。
2016年,AlphaGO大敗李世石,引發世人震驚,多數公司開始布局AI。
這一年,百度已經開始向AI發起沖擊。
百度的投入是真金白銀,并非停留在口號上。
△2014年Q1-2019年Q3百度各季度研發投入及同比增長情況
同時,百度還具備很強的數據優勢,每天響應來自10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億次搜索請求,是網民獲取中文信息的最主要入口。
從上文提到的波士頓咨詢報告看,百度的AI平臺更加開放,能夠集多方之力來推動AI發展也是其優勢之一。
數據強、人才廣、肯投入、更開放,百度AI實力強也自然而然。
毫無疑問,對于百度而言,AI是其重回產業巔峰的機會。
今年第三季度財報發布之后,李彥宏發出全員信表示:“這是一個技術價值再度閃耀的時代,而技術創新就是一次偉大的冒險,我們付出100倍的努力,取得 10倍的優勢,方可領先1步。”
AI是百度偉大的冒險,當前中美大環境下,百度AI強大也被賦予了另一重意義:中國需要更加自主可控的AI技術。
△開發者為百度飛槳寫下的寄語
可以說,天時地利兼具,人心基礎也有。
這屆百度AI,堅持發揮其技術優勢,逆風仍可翻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