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看到高新技術業扎堆傳統汽車業的景象,人們不禁要發問:國內的互聯網巨頭為何紛紛去造汽車了?業內人士表示,逐漸成為一個移動終端,將是汽車業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谥袊嚶摼W用戶規模今年將達4000萬的預測,未來5年,中國車聯網產業的產值有望超過1000億元。所以,國內最具有想象力的互聯網人和國外同步,都在窺探傳統汽車行業,正在向“互聯網汽車”這一兩者結合的最佳產物發起進攻。
看看互聯網公司與車企為打一場關于“互聯網+汽車”的"軟硬仗"都在做些什么?
1、阿里與上汽聯姻
2015年3月12日,阿里巴巴與上汽設立總額約10億元的互聯網汽車基金;用作推進“互聯網汽車”開發和運營平臺建設,并表示雙方合作的首款“跑在互聯網上的汽車(Caron the Internet)”將于2016年上市。這次阿里與上汽聯手打造“跑在互聯網上的汽車”項目,將整合阿里的電商、金融、數字娛樂、地圖、通訊、YunOS等業務,并通過其云計算和大數據能力為互聯網汽車裝上大腦。
在發布會上,阿里和上汽的“聯姻”似乎在向人們證明:互聯網汽車不再是空談?!盎ヂ摼W汽車在改善人與車交流方式的同時,將會向車與車、車與路、車與基礎設施的交流方向邁進。”在阿里首席技術官王堅看來,人、車、路和基礎設施的四維交互成為趨勢,這也將為無人駕駛技術的完善打下基礎。“互聯網必將成為汽車的一個基本屬性,幫助用戶在擁有汽車和享受出行服務時解決“痛點”,創造“甜點”?!鄙掀?a target="_blank">工程師程驚雷表示,設想中的“互聯網汽車”,正在加速走進人們的視線。
2、易到用車、奇瑞汽車和博泰集團共同打造互聯網智能汽車
2015年2月3日,易到用車、奇瑞汽車和博泰集團共同出資成立新公司,共同打造互聯網智能汽車共享計劃;據了解,三家公司的合作中,奇瑞負責研發制造,博泰負責車聯網,而易到自然是搭建共享平臺。其中博泰一直致力于提供車聯網解決方案,曾在美國CTIA無線通信展上推出第一款基于Android生態的手機互聯iVokaL。
據介紹,易奇汽車by iVokaOS項目在2015年啟動,該電動汽車計劃在2016年上市,到2018年將推出15萬輛易奇汽車。首款車型講以QQ電動版位藍本,結合博泰車聯網系統打造,預計充一次電可行駛200公里。
3、樂視與北汽合作造互聯網汽車
2014年12月9日,樂視公布SEE計劃,稱“要建立汽車互聯網生態系統”,并于今年1月發布智能汽車LeUI系統。繼北汽與樂視分別投資美國電動汽車設計公司Atieva后,3月23日樂視控股與北汽在香港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的首款互聯網智能汽車將于今年4月份上海車展亮相。
2014年,北京汽車與樂視控股曾共同戰略投資為特斯拉做設計的美國電動汽車設計公司Atieva,意在合作制造互聯網智能汽車。3月23日,雙方達成了更加深度的合作意向,將把北京汽車在汽車研發制造方面的經驗和能力,與樂視在互聯網技術與理念、軟硬件一體化的能力、用戶運營與價值挖掘能力相結合,共同打造全新一代互聯網智能汽車及汽車生態系統。其中,樂視將為北京汽車提供互聯網智能汽車的智能系統、EUI操作系統、車聯網系統。
據透露,樂視與北汽未來的合作理念將以“輕資產+技術驅動”為基礎,創立輕資產品牌,并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具體進展方面,樂視已開發出EUI系統,將覆蓋汽車、手機、TV等,實現一云多屏。與此同時,北汽與樂視共同投資的Atieva技術團隊也將為雙方合作制造互聯網智能汽車提供技術支持。樂視與北汽未來的合作理念將以“輕資產+技術驅動”為基礎,創立輕資產品牌,并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具體進展方面,樂視已開發出EUI系統,將覆蓋汽車、手機、TV等,實現一云多屏。與此同時,北汽與樂視共同投資的Atieva技術團隊也將為雙方合作制造互聯網智能汽車提供技術支持。
4、騰訊密謀富士康,互聯網造車熱升級
3月23日,有消息稱“小馬哥”馬化騰前往河南,準備聯合富士康掌門人郭臺銘、汽車銷售服務商和諧汽車密謀一件大事,很有可能是進駐互聯網汽車領域。隨即,記者從騰訊和富士康處證實了此消息。這天下午,富士康科技與騰訊及和諧汽車共同簽訂了一項“關于‘互聯網+智能電動車’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將在河南省鄭州市積極展開“互聯網+智能電動車”領域的創新合作。
富士康、騰訊、和諧汽車三方所組成的聯合專業工作團隊各有分工:其中騰訊將負責提供互聯網開放平臺,富士康聚焦在高科技移動終端與智能電動車整合的設計與生產制造技術上,打造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安全可靠的“互聯網+智能電動車”,同時憑借和諧汽車在高端汽車營銷及服務領域的積累,提出“互聯網+智能電動 車”的商業模式。
具體而言,三方的優勢資源包括:騰訊對互聯網思維、互聯網連接平臺的理解以及在車載互聯網的解決方案等方面的創新經驗;富 士康在智能電動車方面的核心技術,包括電池及管理系統、輕量化材料及成型、高效率電機及電控技術、汽車電子及系統整合控制技術和豐富的制造經驗;和諧汽車 在汽車營銷及服務方面的豐富經驗及對汽車客戶的深入理解。富士康稱,騰訊、和諧汽車與富士康軟硬結合、虛實整合,在各自的領域優勢互補,共同進行商業模式與產品創新,并以改善環保生態體系與產業鏈為目標,全方位研發網絡智能電動車。
互聯網+汽車升級篇——無人駕駛
如今,國內巨頭都已加速布局互聯網汽車行業,上汽集團就已宣布和阿里牽手,樂視也推出互聯網智能汽車計劃。谷歌、特斯拉、寶馬、奧迪及印度馬恒達等知名廠商均宣布了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項目,但目前國內外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相關政策、法規及標準還基本處于空白狀態。
1、百度無人汽車年內將面世
除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之外,國內的無人車也要來了。近日,李彥宏證實,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將在今年年內推出。據了解,這款無人駕駛汽車將具備雷達、相機、全球衛星導航等電子設施,并安裝同步傳感器。車主只要向導航系統輸入目的地,汽車即可自動行駛,前往目的地。在行駛過程中,汽車會通過傳感設備上傳路況信息,在大量數據基礎上進行實時定位分析,從而判斷行駛方向和速度。李彥宏表示,百度會與第三方汽車廠商合作,百度方面并不負責硬件,至于與哪幾家汽車廠商合作,他當時并未透露。百度還會將視覺、聽覺等識別技術應用在無人汽車系統研發中,負責該項目的是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
2、谷歌無人駕駛汽車或將于2020年面市
谷歌研發無人駕駛汽車的消息傳出至今已有時日,而現在,關于該消息又有了新一步進展。據谷歌工程師透露,他們正在全力以赴,2020年無人駕駛汽車或能面市。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將減少交通擁堵,并改進駕車體驗。通過根據最近的交通狀況選擇線路和完全接管駕車工作,無人駕駛技術能縮短通勤時間,使用戶更好地享受通勤時間。不過目前谷歌面臨的關鍵問題是,它能否大批量生產無人駕駛汽車,它最終可能需要依靠傳統汽車廠商批量生產。據悉,谷歌正在與包括通用汽車和福特在內的數家大型汽車公司洽談合作事宜。
3、印度馬恒達集團研發無人駕駛汽車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馬恒達集團將加入谷歌、特斯拉、寶馬以及奧迪等汽車制造商的行列,開始試驗無人駕駛汽車。馬恒達子公司—馬恒達Reva公司已向英國和新加坡提交了無人駕駛汽車的概念圖。馬恒達Reva公司將需要首先經歷3—4年的試驗,再開發生產模式并加以執行。路測地點將選擇在英國和新加坡進行。該公司稱已經開始在馬恒達位于班加羅爾的工廠進行試驗。一旦獲得各國政府的同意,將立即開始路測。
馬恒達Reva公司目前有約2000輛電動汽車在印度投入使用,每一輛車皆擁有超過100個傳感器。該公司通過其收集來自汽車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診斷嗎,甚至提供了一個功能來遠程修復許多問題。不過,該公司至今還沒有計劃在印度測試無人駕駛汽車。原因在于印度的道路過于擁擠,不適合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目前,該公司的重點是在美國、歐洲和東南亞市場。一旦這些實驗成功,下一步就可能會開始在印度進行路測。
馬恒達公司也在進行一些公眾創新的無人駕駛汽車領域。該公司上月開始了無人駕駛汽車的挑戰,邀請工程師進行設計。該項目將會讓選定的隊伍通過打造無人駕駛汽車緩解印度道路交通問題。第一款無人駕駛車將會花費2 —3年的時間,并劃分為三個階段完成。
4、特斯拉Modal S會進行大規模軟件升級,將添自動駕駛功能
走在科技前沿的特斯拉自然也不甘人后,據國外媒體的報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宣布公司將會在未來三個月之內為特斯拉的Model S加入無人駕駛功能。如果特斯拉CEO埃隆·穆斯科最近關于“三個月實現無人駕駛”的話不是酒后戲言,那么忙活了好幾年無人駕駛的谷歌、日產,以及規劃了未來五年宏偉計劃的沃爾沃等廠家恐怕真要哭了。幸好,事情沒那么簡單。
穆斯科表示,三個月的時間里,特斯拉Modal S會進行一次大規模軟件升級,其中將增添自動駕駛功能。該功能可以讓行駛于高速公路上的車輛,在大部分的時間里實現無人駕駛。
不過,特斯拉這次所謂的無人駕駛功能,并非如它的電動汽車那般創新。與谷歌、日產等在路況復雜的城市中所作的研究相比,依然停留在讓車輛保持在道路范圍內平穩行駛的基本層次。從今年10月開始,特斯拉將在每一輛新造的Modal S上安裝雷達、聲納以及其他必要的監測硬件設備,同時輔以GPS等實時路況信息,以實現許諾。
5、蘋果開發的是無人駕駛汽車嗎?
蘋果公司組建團隊,正在研發“蘋果汽車”的新聞,震驚了全球科技行業。周六,英國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爆料稱,蘋果研發的汽車,正是和谷歌(微博)直接競爭的自動駕駛汽車,蘋果也已經從汽車行業挖到了有關自動駕駛的專家。美國媒體之前稱,蘋果已經組建了數百人的團隊,正在研發一款電動汽車,這一項目的內部代號為“Titan”,不過這款電動車是否是谷歌和汽車行業當前最前沿的無人駕駛汽車,報道并未明確。
互聯網公司造車的三條路
1、智能汽車:互聯網公司主要負責提供智能車載系統,并利用聯網技術,使得汽車可以與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實現司機對汽車更加便捷、智能化的控制,如通過智能手機來控制汽車,用語音來給汽車下達指令。
由于互聯網公司已經在智能領域布局多年,對智能系統的技術掌握的較為熟練,因此為傳統汽車廠商提供智能車載系統,成為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選擇,即使是兩大科技巨頭谷歌和蘋果,也在智能車載領域進行了布局。
2、電動汽車:隨著能源危機日益加深,再加上特斯拉掀起了一股電動車風暴,一些互聯網公司在智能汽車的基礎上,融入了“新能源”的概念,主打智能電動汽車。
3、無人駕駛汽車:這是智能汽車更高級的演進。通俗點講,無人駕駛汽車是利用車載傳感器來感知車輛周圍環境,并根據感知所獲得的道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信息,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從而使車輛能夠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駛。
從目前來看,選擇無人駕駛汽車的廠商仍是少數,互聯網公司中僅有谷歌和百度有所涉獵,畢竟無人駕駛汽車超級高的技術和資金門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互聯網汽車新時代真的到來了?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教授陳威如曾經發出過這樣美好的設想——“你的汽車一進去便是一張舒適的大床,你告訴汽車你今天要去上班后,汽車自己開動,然后問你是否要播放你最近喜歡的音樂、枕頭的高度是否滿意……”現在,互聯網公司和傳統車企正在讓設想成為現實。
然而,從本質上來說,互聯網真的能夠顛覆傳統汽車業嗎?專家認為,盡管車載交互、車聯網技術未來仍會有快速發展,但互聯網對汽車業難以重復之前對手機業的顛覆。
“說顛覆,有點夸張,我更愿意強調協同?!敝袊嚬こ虒W會理事長付于武表示,當前汽車產品正在向電動化、智能化和輕量化轉變,互聯網企業對消費者需求把握更及時和準確,但傳統汽車企業有較強的技術支撐體系,應發揮各自優勢,享受協同創新的紅利。
網絡汽車評論員凌然在接受《中國聯合商報》記者采訪時說:“傳統汽車制造業需要明確的是,哪些方面該融入互聯網思維、哪些又需要更好地堅守自己,這才是雙方尋求共贏的最好解決辦法?!?/p>
這么看來,互聯網汽車新時代真的到來了嗎?現在談這個問題,似乎還為時過早。特別是無人駕駛它涉及車企的變革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蛟S很多用戶最關心的還是安全問題,如何放心的將人身安全交給機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