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智能手機移動支付的火熱讓NFC市場市場蓬勃發展,從Apple Pay入華到全終端手機公交卡全面開花再到華為inSE和高通收購NXP,這些大事件都在顛覆國內的NFC產業。未來NFC市場如何?NFC還面臨哪些挑戰?
NFC市場規模
Research and Markets本月發布“2024年NFC市場分析預測”報告。該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NFC市場將達474.3億美元。
報告指出,由于智能手機在發展中國家中的普及,該行業將在預測期內實現大幅增長。研究表明,移動支付服務的普及將推動銷售點(POS)設備的增長。銀行實體,支付網關有望推動新技術的普及。報告補充說,移動錢包服務的出現將許用戶通過移動設備或通過非現金支付模式進行支付,這將進一步推動NFC市場的增長。作為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穿戴技術的出現也將推動行業增長。
移動錢包(如Android Pay,Apple Pay和Samsung Pay)的出現也將進一步推動移動支付的增長。不斷增長的供應商數量也將推動NFC基礎設施的發展,從而加速市場增長。
除此之外,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研究報告指出,2016年智能型手機業者持續構建自身支付生態體系,各類型支付方式也蓬勃發展。這推升了全球移動支付的商機,該機構預估2017年全球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將達7800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25.8%。
拓墣資深研究經理謝雨珊表示,2016年手機業者持續推廣自有移動支付服務,其中蘋果和三星占有絕對優勢,在操作系統方面,由于Android(安卓)有超過全球50%的市場占有率,因此谷歌為拓展商機,也加速Android Pay國際化腳步,在2016年12月宣布與日本樂天合作。
觀察2017年移動支付安全技術,謝雨珊表示,除整合加密芯片外,透過加密算法應用,加上多因素身份驗證形式,能提高客戶身份鑒別效率,以取得相關授權,增加數據傳輸安全性。
移動支付產業鏈
移動支付產業鏈的構成
移動支付是一個涉及到移動運營商、支付服務商、應用提供商、設備提供商、金融機構、商家以及消費者等諸多參與主體構成的復雜系統,各因素的組合及協作關系構成了移動支付產業價值鏈。移動支付產業鏈成員間的競爭關系決定了移動支付產業鏈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主要參與主體對客戶、商戶、賬戶、支付渠道和支付終端等關鍵資源的掌控能力的差別,導致產業鏈利益分配原則及合作關系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移動支付的商業模式。
移動支付產業鏈的運作模式
隨著移動支付產業的快速發展,NFC支付應用再一次受到關注。為在未來產業中獲取更大的話語權和利益,各方對NFC產業鏈的主導權爭奪激烈。目前,國內NFC產業主導權的競爭主要包括以移動運營商為運營主體的SWP-SIM方案、以銀行為運營主體的SWP-SD方案和以手機廠商為運營主體的全終端(Embeded SE)方案,各主導方合作模式主要為租用卡空間收取設備和技術使用許可費。
以移動SWP-SIM方案為例
NFC落地在產業鏈與終端消費環節存在的不利因素
產業鏈
NFC技術上游由復雜的芯片供應商組成,加入此技術,則手機制造商生產成本將增加;
除上游芯片供應商外,手機制造商要同時整合銀聯、商戶和手機消費者的多重協作,產業鏈過長,4G以來,手機售價越行越低,硬件成本已在風險邊緣,再加入其他不確定環節,風險更大,成本更難以控制;
銀聯須其提供終端支付設備支持,而銀聯改造每臺POS終端需增加約500元投入,占用大量資金;
鑒于以上各種風險與成本,NFC技術只有應用于中高檔手機,才可能攤薄成本。蘋果與三星銷量可觀,是推廣NFC技術的重要途徑,但是其于銀聯、線上購物平臺的合作卻陷于停滯。而國內主流品牌,只有華為有能力和號召力在其中高檔手機中加入該功能,但其并未有擔當起整合支付方面多產業鏈的需要。
終端消費者
安卓用戶使用NFC支付,需要用戶換卡、換手機,在換卡換機的過程當中,用戶要承受可能存在的隱私泄漏風險,機卡內的各種信息隨時能被拷走,用戶心存顧慮;
相較于只需支付20元押金的公交卡,動轍數千元的換機成本只為得到NFC支付功能,消費者較難接受;
換卡換機耗時耗力,支持NFC的手機型號不多,可選項少,能夠換卡的營業廳更是有限,而辦理一張公交卡也不過一分鐘;
除信息泄漏風險外,其自身已發展十數年,技術固化,門檻較低,存在盜刷的安全隱患,只要擁有刷卡器就能輕松進行交互,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可能會被反復刷取余額;
NFC技術需要信號發送端和接收端同時使用,且只能近距離操作才能實現支付,對環境、時間、物理距離、操作姿勢都有要求。其他主流支付方式則無此限制,如掃描二維碼,手機上只要有攝像頭和掃碼應用,無論二維碼印刷在何介質上均可有效讀取;
由于二維碼掃碼支付近三年的大力投入與普及,用戶已形成操作習慣,對其接受度和使用率都很穩定。
NFC技術對于終端與場景有過多限制,并且消費者若使用該技術需支付大量成本,這應是阻礙其普及的最大障礙。
NFC技術無法觸及線上支付,但目前的線下支付方式仍然基于網絡支持,需依賴線上完成。而在近場支付場景中,NFC擁有線下支付的優勢。如要普及,應找到殺手級的應用場景,如在公交卡、銀行卡上的廣泛應用,與公交、地鐵、銀聯及商戶建立合作。
降低NFC技術的使用難度與風險,改變NFC的使用思路。如將含有NFC技術的手機置于ATM機時,則可開始操作相關金融業務,而不是直接通過刷手機消費。則NFC技術的安全性與近場時效性則可得到最大體現與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