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幾千期權便高達百萬價值。”該人士表示,“上市之后,還有行權期,還有高額的稅率,有些人感覺這樣更值些吧,雖然老雷的目標估值是2000億美元。”
比如說,小米在美國上市,根據美國稅法規定,受益人持有股票的時間越長,可享受稅收優惠的力度越大,但如果不滿12個月的話,要繳納高達39.6%的稅率。
值2000億美元嗎?
2000億美元市值是個什么概念?
根據IT桔子統計的截止2017年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互聯網科技領域的中概股市值情況顯示,騰訊控股市值31955億元(4900多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28491億元(4378億美元),百度市值5269億元(809億美元),京東市值3813億元(586億美元)。
2000億美元市值意味著2/5的騰訊,1/2的阿里,2個半百度,3個半京東。
公開數據顯示,前三個季度里騰訊的營收為1713.68億元,阿里營收為1438.85億元,百度營收為612億元;以平均數字計算,全年的營收分別為2285億、1918.5億、816億元。
鑒于小米目前并無真實的財務數據顯示,我們只以一些新聞報道中的數據進行對比,首先是營收,據說小米2017年的營收將超過1000億元,從營收對比上看,與騰訊、阿里進行對比的話,似乎真有望達到2000億美元,但與百度相比,營收僅比百度多出20%,無法支撐2個半百度的說法
再來看看市盈率。
財報數據顯示顯示,在前三個季度,騰訊的凈利潤為479.4億元,阿里凈利潤為412.87億元,百度凈利潤為140.95億元;以平均數字計算,全年的凈利潤情況分別為:639.2億元、550.5億元、187.9億。
而小米2017年凈利潤被預測在10億美元,這個數據僅為騰訊、阿里、百度被平均后全年利潤的1/9、1/7、1/2.6,完全無法支撐2000億美元的說法。
為了直觀認識2000億美元,我們還計入了京東的營收與凈利潤情況。
財報數據顯示京東營收為2531億元,凈利潤約為10.7億元;以平均數計算,平均后其全年營收3375億元、凈利潤14.25億元。
在與京東對比時,小米1000億營收完全無法在營收上與京東相比,而在凈利潤上倒是有望達到5個京東。
再與蘋果對比:蘋果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為1766.55億美元,凈利潤376.37億美元,市值突破9000億美元;以平均數計算,平均后蘋果全年營收為2355.4億美元、凈利潤為501.8億美元。
小米1000億元營收約為蘋果的1/16,凈利潤方面是蘋果1/50,但市值要達到蘋果的將近1/4,似乎有些太夸張。
來自CB Insights發布的全球最具價值的197家私營(未公開上市)科技創業公司榜單顯示,美國Uber是全球最具價值的科技企業,估值680億美元,小米則以460億美元的估值排名第三。
近期發布的胡潤研究院《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中對小米的估值也顯示:小米企業估值范圍與新美大并列第三,在2000+億元人民幣(307億美元),與傳聞的2000億美元相差巨大。
以1000億營收和10億美元凈利潤來看,小米想要達到2000美元的估值,只有可能是在營收上對比騰訊、阿里,或在凈利潤上對標京東。
2000億美元:雷軍的野心還是妄想
對于2000億美元估值尚未得到小米方面的確認。如果雷軍的目標估值真的是2000億美元,那么,以目前小米的盤子,是否可以撐起這個估值?
先看一下小米歷屆融資后的估值:2010年底,小米全年累計融資4100萬美元,公司估值2.5億美元;2011年12月,獲得9000萬美元融資,估值10億美元;2012年6月份,獲得2.16億美元融資,估值40億美元;2013年8月,新一輪融資中估值100億美元;2014年11億美元融資,估值450億美元,也是目前外界知道的小米最后一輪融資,此時小米的估值是2010年創辦時期的180倍。
如果傳聞中的2000億美元估值為真,那就意味著是2010年的800倍。對此,華商資本的王吉偉表示,小米做了這么多年,盤子搞這么大,現在的業績也算不錯,加上后期資本的熱捧,市值差不多應該在千億美元左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