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IT界來說,這月初的一則新聞令人倍感惋惜。7月1日,位于中關村的“太平洋數碼電腦城”正式停業,并將產權移交給北京大學,同時,另一家海龍電子大廈亦正在內部改造升級,減少租戶面積。一時間,關于國內電腦賣場存亡與轉型的問題在業界中熱烈地討論著。然而,廣州作為全國最大的IT賣場發源地,傳統電腦賣場在這個城市中的位置可謂是舉足輕重,廣州天河崗頂石牌一帶的電腦賣場最早始于1992年,至今已有近20年的發展時間。
?
隨著廣州IT市場的供求關系變化,如今,廣州傳統電腦賣場同樣面臨著人流量減少、店家“走佬”、水貨、購物環境一般等問題。相比2006~2008年天河崗頂一帶電腦賣場最高峰時期的30多家,現在其數量縮減至22家。有業界觀點認為,未來幾年,廣州電腦賣場很有可能剩下兩到三家,其他的會倒閉或轉型。大型3C賣場與網絡商店會成為消費者選購PC產品的首選。
現狀
傳統IT賣場“萎縮” 賣場忙“救火”
“自2006年下半年開始,半年內,廣州就有7家電腦賣場開業”,業內資深人士黃先生說起當年傳統電腦賣場的輝煌歷史時,語氣中難免流露出自豪感。看著廣州傳統電腦賣場成長、輝煌,到現在進入艱難的轉型期,黃先生對傳統電腦賣場的生存狀況比更多人“看得早,想得多”。目前,天河崗頂大大小小IT賣場共有 22家,然而,在廣州IT市場最高峰期,僅崗頂石牌一帶竟“集結”了30多家的IT賣場。
黃先生對記者表示,這一兩年,廣州IT市場變化很大,一些中小型的賣場倒閉,部分傳統的大型賣場經營狀況也是大不如前。北京中關村太平洋電腦城停業,也為廣州電腦賣場敲響了警鐘。
近日來,記者走訪廣州各大電腦賣場發現,前幾年,電腦賣場一、二層人流集中的地方主要是PC整機、DIY店鋪,如今,則成為數碼相機、品牌PC、蘋果產品、手機店鋪的“主場”,傳統的DIY則“縮到”了三、四層,甚至更往上的樓層。
據一品牌代理商介紹,兩三年前,即2008年、2009年,他們在天河崗頂電腦賣場的店面最多是達到21家,每天出售的整機(筆記本+臺式機)總量大概是300臺,其中包括銷售到外省,約150臺是屬于廣州地區“消化”。不過,到這一兩年,店面已收縮至7家,每天整機的出貨量更是大幅下降,大概是 50~60臺。PC產品利潤越來越低的情況下,面臨昂貴的店鋪租金,不少代理商選擇實體店與網店共存,“有的代理甚至直接將店面關了,或留下一兩家,租一家辦公室進行網上銷售”。
有店主坦言,現在電腦賣場的人流大不如兩三年前,在天河崗頂較大的賣場情況還好一點,廣州其他地區中小賣場就一般了,周一至周五每天大概就賣三四臺,周末是十來臺機器。DIY反而相對穩定,平均一天是裝20~30臺機。
當年,大型賣場的快速擴張,巨量招租需求也將一些實力較弱的商家“請進”了賣場,隨著廣州IT市場供求的變化,在IT利潤日益微薄的情況下,便導致這一兩年來石牌崗頂IT賣場出現的走佬潮,“幾乎每天都有實力不濟商家走佬”。
其實,傳統電腦賣場蕭條,一部分原因是自身模式跟不上當前整個IT界的發展。進入移動互聯時代,3C產品變得越來越“精致”,不僅是產品時尚便攜,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銷售的地方也要時尚、亮麗,傳統電腦賣場很難提供這樣的購物環境。
目前,廣州一些大型的電腦賣場正努力“轉身”,如不斷提升賣場內店面裝修檔次、引入知名食肆、規范場內管理、節假日進行多樣活動等。例如百腦匯6層變身成為美食城,并引入了星巴克。太平洋電腦城B場則走開放式店鋪的路線……這些電腦賣場的變化,都是讓消費者有更時尚舒適的購物體驗。
一電腦賣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節假日的大型活動帶來更多的人氣,還有就是改變店鋪格局。另外,亦開始在旗下網站做電子商務。
癥結一
惡性競爭+租金上漲+環境一般
“大城市PC市場飽和,利潤走低,而電腦賣場租金年年漲,水貨充斥其中,這是惡性循環,目前來看,這個‘死結’誰也沒辦法解開。”一業內人士如此表示。
在目前電腦賣場,一個樓層當中一個品牌的筆記本、臺式機、配件等產品至少有三四家店在經營。“很簡單的道理,同一個產品幾家店都在賣,為了爭得顧客,就會拼命把價格壓低,逐漸就變成惡性競爭”。一店主透露,現在電腦賣場中,單單是整機的利潤很低,一般是100~200元/臺,若是砍價砍得比較厲害,甚至是50元/臺,因此單靠賣機器,根本是沒辦法維持店鋪的租金等成本。“這也引申出另一個問題,就是水貨。消費者吃過了虧之后,以后就不來這里購買IT產品了”。
不少店主也承認,單賣機器不賺錢,主要靠出售配件,有的則是靠賣水貨機盈利。
在崗頂一電腦賣場開店已有近四年時間的伍先生表示,電腦城的租金幾乎是每年都在漲,現在他旗下位于三樓的DIY店(20平方米)一個月的租金是13800元,今年9月租金會上漲至 15000~16000元。一、二層店鋪的租金就更貴,據悉,一些地段較好的大型電腦賣場每年租金漲幅會達到20%~30%,甚至更高。
面對利潤下滑、租金成本壓力,有的店主選擇退而求其次租高一點樓層的店鋪。有的索性離開賣場,轉型做其他生意。
黃先生分析表示,租金壓力與水貨這是目前傳統電腦賣場的“癥結”,歸根結底,這是賣場模式所帶來的由大大小小的店鋪組成,出租后無法統一管理、統一售價。
記者隨機采訪中,不少消費者表示,電腦賣場購物環境一般,很多都是凌亂嘈雜,最煩就是有銷售人員拉客。
癥結二
蘇寧國美與網購夾擊
去年8月,國美直接殺入天河崗頂IT商圈,一舉奪得了原南方電腦城的風水寶地,一時成為IT業界高度關注的事件。事實上,近年,電器賣場搶了不少電腦賣場的生意。
據了解,3C類產品在蘇寧、國美等電器賣場的銷量占比越來越大。如蘇寧(廣州地區)目前電腦產品銷量已占所有家電品類的15%,蘇寧3C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在今年底明年初,將上升到20%。此外,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廣州各大家電賣場的3C產品銷量已經占整體IT市場30%,“這也意味著是一個重要的拐點”。同時,3C在近兩年已成為傳統電器賣場重點擴張的方向。
就在崗頂石牌一帶,這個傳統電腦賣場高度集中的地段,目前已有三家家電賣場位于其中。家電賣場相關負責人表示,若時機適當,將會在這一地區繼續進行店鋪擴張。
除了資本實力雄厚的家電賣場,近年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市場,亦成為傳統電腦賣場不容忽視的競爭對手。京東商城、新蛋、淘寶商城等網購商店,無論是C2C還是B2C都是迅速成長。相比電腦城,這些網購商店有著強大的價格優勢。
記者發現,一款新款的品牌筆記本,在電腦城多番“殺價”后,給出的價格是4500元,在某網絡商店的價格是4300元,足足便宜了200元,還能送貨上門。
越來越多的品牌廠商將網購商店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銷售渠道,反而投入傳統電腦賣場的資金不斷下降。
前景
仍有生存空間
走實體與電子商務一體化道路
其實,在今年早些時候,就有業界對廣州傳統電腦賣場調查,其觀點認為,在未來幾年內,廣州傳統電腦賣場很有可能剩下兩到三家,其他的會倒閉或轉型。
一大型家電賣場相關負責人認為,由于傳統電腦賣場缺乏統一售后服務,購物環境也不如大型家電賣場,所以逐漸萎縮是必然之路。“國外都是以大型的電器MALL為主”。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廣州是全國電子產品的集散地,電腦賣場中不少是做批發生意,因此其生命力會比北京等大城市的要強。
有一些商家和業界對電腦賣場前景表示樂觀,“蘇寧、國美這些電器賣場、網上商城主要是銷售3C整機商品,DIY還是需要實體店,因此,電腦賣場有其生存的空間。相比電器賣場,電腦賣場能貨比三家,有價格優勢;相比網絡商店,電腦賣場有實物體驗,買得更加放心”。
廣州傳統IT賣場尋出路,更應該是“走出去”。廣東省電腦商會會長陳芝華表示,現在天河傳統IT賣場確實需要轉型了,不少檔主每天從早上9時干到晚上9 時,累得要死還不定能賺多少錢,一些省外IT賣場更是不敢進去,“銷售都做到人盯人,只要有客戶進去就有人跟著你推薦,甚至還有專業的托”。前年起省電腦商會牽頭組織不少IT商家抱團去阿聯酋建中國商品城,新開發了中東市場,“目前來看他們生意很好做,利潤高而且輕松”。
專家認為,廣州電腦賣場應發掘區域市場的潛力,向地方市場轉移,在未來幾年內,區域市場的電腦賣場仍會不斷涌現。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