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根據《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規定,重點用能單位是指:(一) 年綜合能源消費量一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用能單位;(二) 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指定的年綜合能源消費量五千噸標準煤及以上不滿一萬噸標準煤的用能單位。
重點用能單位全國約17000家,能源消費量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60%,是節能工作的重點對象,抓好這部分企業的節能管理工作,是實現“十三五”單位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5%、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的重要支撐和保證。根據《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第四章(法律責任)第三十一條規定,重點用能單位不按要求開展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和能耗在線監測工作的,由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以書面形式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或者沒有達到整改要求的,由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根據《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推廣建設工作方案》的要求,重點用能單位接入端系統部署在重點用能單位內部,由重點用能單位負責建設。
主要功能:
通過計量儀表、工控系統等采集、匯總本單位能耗數據,將數據上傳至省級平臺,或直接上傳至平臺;重點用能單位接入端系統要通過網閘、防火墻、隔離等安全措施,確保內部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要具備遠程升級維保、一端多傳、接收平臺推送信息和用能單位自身能源管理所需的功能。
企業接入端系統需要從生產過程控制系統中采集能耗相關數據,考慮到企業生產網絡與辦公網絡(互聯網) 之間并不互通的實際情況,企業接入端系統將通過具備2+1架構的物理隔離裝置--能耗在線監測端設備,在數據傳遞過程中確保從生產網絡(內網)獲取的能耗數據以單向傳遞、隔離加密、文件擺渡的形式安全傳遞到辦公網絡(外網),再通過外網主機側的CA數字認證證書進行身份認證識別后上傳至省(市)級平臺。結構如右圖所示。
支持從現場的儀表通過Modbus(GB/T19582)、DL/T645、CJ/T188等協議采集需要的能耗實時數據,并進行匯總生成上報的能耗數據;
支持從能源網關、DTU、SCADA通過Modbus TCP(GB/T19582)、能耗協議等上傳的能耗實時數據,并進行匯總生成上報的能耗數據;
支持從自動化信息系統通過OPC協議采集需要的能耗實時數據,并進行匯總生成上報的能耗數據;
支持手工填報數據:對于不具備在線采集條件的數據,提供手工填報數據上傳;
具有基礎數據處理、本地存儲功能,本地歷史數據可存儲6個月以上;
可根據項目情況錄入企業基本信息、企業生產層級結構、計量器具檔案信息、端設備信息、數據采集項信息等各類基本信息;
按照《NHJC-04-2018 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技術規范-端設備接口協議規范》的要求往平臺上傳數據;數據上傳日志。
04
平臺功能
除了滿足政府要求的數據上傳的要求,我司還可幫助企業搭建能源管理平臺,通過該平臺可實現對企業用能的精細化管理,并進一步挖掘潛在的能源節約空間和改造機會,進而實現節能降耗與提質增效。
● 能耗統計
全廠看板頁面概要顯示企業的基本信息、日/月/年噸標煤能耗、每個分類能耗的逐日用能趨勢、數據上傳記錄等信息;能源流向圖以圖形的方式更加直觀的顯示企業能耗的組成,迅速定位能耗占比高的能源類別;按日、月、年統計全廠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耗能工質消耗量,并將各類能源按折標系數折算成噸標煤能耗;
工序能耗統計
按日、月、年統計企業各生產工序的能源消耗,并根據折標系數折算成噸標煤能耗;
產品單耗統計
按日、月、年統計企業各產品的能源消耗,并與產量數據結合,計算產品的單耗;
重點耗能設備能耗統計
按日、月、年統計企業重點用能設備的能源消耗,并根據折標系數折算成噸標煤能耗;遠程集抄電表、水表、流量計等計量器具的數據,并按日、月、年統計用能數據;對于一些無法通過計量器具遠程采集用能數據的能源(如:煤、油等),提供手工填報用能數據功能。
● 能耗分析
趨勢分析
以柱狀圖的形式直觀顯示能源類別、工序、重點用能設備的日、月、年用能趨勢;對能源類別、工序、重點用能設備用能進行同比、環比分析;將企業實際能效標準進行比較,使企業即時、直觀了解本單位能源消耗是否合理;當能源消耗超過歷史同期數據、預先設置的單位時間消耗值、標準等情況時,系統主動提醒;
能源計量審查
提供能源審計功能,方便用戶查看每月的能源消耗量與能耗數據的質量;
能源平衡網絡
顯示重點能耗單位從購入存儲、加工轉換、輸送分配、終端分配各個環節的能耗情況。
fqj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