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餐飲業作為我國第三產業中一個傳統服務性行業,經歷了改革開放起步、數量型擴張、規模連鎖發展和品牌提升戰略4個階段。
從餐飲油煙污染治理的狀況來看,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杭州等省會城市的大中型餐飲企業,在廚中均安裝了不同類型的油煙凈化裝置,但開機率和凈化效率監管缺失。國內中小城市或區域地市級城市的餐飲業油煙凈化器安裝率更低,環境保護執法監管基本處于真空狀態。
從2014年北京地區PM2.5源解析來看,餐飲油煙、工業燃煤、機動車尾氣、揚塵等,成為PM2.5形成的重要來源。據悉,目前油煙凈化技術以機械式、濕式、靜電式三種基本形式及其復合式為主,各種型號的油煙凈化設備層出不窮,凈化技術參差不齊,市場準入要求不規范。異味、噪聲、固體廢棄物等污染已成為投訴熱點。在人口稠密的住宅區,中小餐飲是空氣污染源及投訴的高發點,也是環保部門難以管理的重災區。
市場痛點:
1、基礎管理落后
現如今還是有很多是依靠手工監測階段進行監測,且一些企業油煙排風管設計不合理,實時覆蓋率低范圍也有限,難以進行工作的開展。
2、環保意識差
多數中小型餐飲業主忽視了環評審批,廚房油煙凈化設施安裝無規范要求,油煙治理設備功率不足,設備與實際排放量不匹配,導致環境保護執法監管基本處于真空狀態。
3、采樣位置不規范
目前較多餐飲業未按照GB18483-2001《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進行采樣位置安裝,導致無法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油煙樣品。
4、餐飲商家自律監管難
在檢查過程中,餐飲業主雖安裝了油煙凈化設,但自覺維護使用、定期清洗效果不明顯,由于油煙監測的測試時間較長,加上準備與更換濾筒的時間至少需要1小時,所以一般情況下很難保證采樣工況的穩定。
5、環保監管難度大
靠人力監管無法實現全覆蓋;凈化設備難以查看;監測需要專業手段,難度大。環保監管部門存在檢測周期長、費用高、步驟繁瑣、現場測試條件要求高、不能實現多點監測和實時在線監測、無法準確掌握整個飲食行業的油煙排放情況等問題。
油煙在線監測系統解決方案:
平臺GIS地圖采集餐飲油煙處理設備運行狀態和油煙排放的濃度數據,自動對超標排放及異常企業進行提示預警,監管部門可迅速進行處理,督促餐飲企業整改設備,并定期清洗、維護,實現減排環保,不擾民等目的。
現場安裝監測終端,持續監測油煙凈化器的工作狀態,包括設備運行的電流,同時結合排煙口的揮發性物質、顆粒物濃度等。
進行對比分析,一旦排放超標,系統會發出異常信號。
油煙監測設備用來監測油煙、顆粒物、NmHc等數據。
凈化器和風機配合對油煙進行凈化處理,同時對凈化設備的電流進行監測。
責任編輯:tzh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