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經常承諾他們的技術和解決方案是即插即用的,但這與物聯網的事實相去甚遠,而且也沒有什么用!
物聯網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正在主要市場中穩定下來。這是件好事,因為在炒作周期中產生的噪音太大,太多,以至于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消化。
現在,這種趨勢已經消退,我們看到了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有意義的部署,并且還在不斷增加。
然而,我可以說事情遠未解決,尤其是從商業和工業的角度來看。這些領域中的項目仍然需要花費比平時更多的時間來部署。
上個月,在一個論壇上,聽眾問了我一個問題:“物聯網解決方案總是顯示為易于實施/部署和使用,那么為什么還要對此大驚小怪呢?”。我的回答是:“如果真那么容易就好了!事實是,物聯網解決方案一點也不容易……”。
為什么很難?
在組織開始任何項目(無論是否涉及物聯網)之前,通常都要進行一系列的戰略討論。從長遠來看,這些討論主要圍繞公司戰略展開(如果您有不同看法,那么這將是一個大問題),后期主要討論項目的優點、投資回報、盈虧平衡和其他一些指標。(來源物聯之家網)通常,您還會為大型(按資金或按時間)項目準備一個商業案例。
然而,一旦戰略和商業案例到位,組織就需要注意一些事情,比如硬件策略、通信策略、中間件云平臺策略、產品和服務策略、工業設計、認證、數據隱私和安全、各種合規性、設備安全、多平臺和企業系統的集成、項目變更管理、現場流程、客戶培訓、技術人員培訓等。
事實上——物聯網解決方案是一個由多個模塊化解決方案組成的總體解決方案。我稱之為系統的系統。您必須與眾多的供應商、各種生態系統合作伙伴以及來自不同部門的人員合作,以創建一個一致且有意義的系統。
物聯網解決方案的這種隱藏的復雜性使其難以找到正確的方法。特別是如果您沒有足夠的資源,并且沒有足夠的信息,這可能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供應商的承諾
我在這里指出一些供應商的行為,并且這些都是真實的。您應該已經聽到過這樣一些事情:
硬件供應商:我們的硬件可以與任何云/中間件平臺協同工作,這是即插即用的。
云或物聯網平臺供應商:我們的平臺可以與任何硬件或軟件一起工作。我們的平臺是即插即用的。
應用/移動應用供應商:我們開發的應用程序兼容所有功能,這是即插即用的。
網絡提供商:我們提供的后端系統是即插即用的。
但是,到最后,你都會束手無策。
事實
購買現成的物聯網平臺或硬件并不一定能解決大多數問題。物聯網硬件不是(也不能是)即插即用,物聯網平臺也不是。要使它們協同工作,必須無縫集成它們。
在技術層面上,軟硬件集成的挑戰往往是棘手的。與硬件所有權、保修、鎖定和其他幾個因素相關的商業復雜性往往是頭等大事。
物聯網解決方案的關鍵鏈是分散的,并且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連接兩個異構系統的每個鏈接都是一個薄弱環節。”
所以,您應該找一些了解這個系統的人。系統集成商,將是了解這些混合事物的關鍵貢獻者。系統集成商將負責將它們拼接在一起,并為您創建一個一致的解決方案。
作為項目團隊的一部分,您是在內部建立這個(系統集成商)功能,還是引入外部支持,或者兩者都做(混合),將取決于您團隊的能力、時間框架、預算和其他相關因素。
但是,請注意,您的傳統IT團隊在這里無法提供太多幫助,因為物聯網系統是完全不同的物種。
問題的關鍵
1、即插即用的承諾沒有幫助,相反,它們正在對物聯網的成功故事產生不利影響。這些承諾正在成為過度承諾和交付不足的完美例子。
2、但是,您不能只是靜觀其變,并期望將來您的采用會更加順暢。更好的方法是咬緊牙關從現在開始,循序漸進地(根據您的條件)即興發揮。隨著時間推移,您將大步向前,因為您將了解物聯網系統的細微差別。
3、此外,依賴即插即用解決方案的承諾不會給您帶來任何好處。您必須自己解決物聯網解決方案集成的薄弱環節。如有必要,請尋求外部幫助。(來自iothome)但是,確保在此過程中建立內部能力,并在IT或垂直產品中添加物聯網功能。從長遠來看,這將對您有利。
4、不要放棄對整體解決方案的控制,即使它是免費的。最終,物聯網解決方案將必須集成到您的整個運營流程中。只有您能讓它以最適合您組織的方式工作。
5、小心任何即插即用或拖拽解決方案的承諾,它們是物聯網世界中的“紅鯡魚”。
“技術不是萬能的,它需要人、流程、技術的正確組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p>
來源: 物聯之家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