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件工程師路在何方 是“青春飯”還是“越老越吃香”?

2018年04月08日 08:20 來源:網絡整理 作者: 我要評論(0)

標簽:云計算(137252)硬件工程師(75455)

端管云架構逐步實現:

對于智能硬件的開發來說,最大的問題在于將產品接入云,并與軟件、硬件完美兼容 。云計算是實現物聯網的技術核心,作為在智能硬件開發中的重要工具,云端可以實現可靠地傳輸、儲存和備份,保證后臺的可管可控。

運行良好的云端可以降低整個產品的運營成本,提供與用戶接觸的入口,增加了解用戶需求的機會,進而不斷完善產品。 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包含了云接入的設備,才是真正適合當下市場發展的優秀產品。

把計算和存儲都放置在云端,云端實現服務器的歸一化,其實是對云端硬件設計要求的降低;同時在通信領域的全IP化的實現,“端”歸一化程度也非常的高,接口的種類、數量都在減少;終端主要是傳感器的采集和界面的呈現,并且隨著MEMS的發展,傳感器的模擬電路開發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少。

【敢問路在何方】

如果“硬件就是連連線”,豈不是不需要一些經驗和積累就可以做出硬件產品了?

簡單硬件和復雜硬件:首先我一向認為硬件設計,需要區分“簡單硬件”和“復雜硬件”,一些簡單硬件,例如,類似:MP3、電子賀卡、藍牙耳機。電路結構比較簡單,開發門檻比較低,不需要非常深厚的經驗的工程師去開發,可能問題也不會大,即使出了問題,檢查問題和修正問題的代價也不會特別高,所以對工程師的要求也不是特別高。但是電路的功耗高于20W,管腳數量超過10k,則駕馭電路的設計和調試,問題的解決就變得復雜,一旦出現問題往往不是那么容易分析和處理。所以當你的產品屬于復雜硬件的設計時候,還是應該找一些專業和有經驗的工程師,至少是有問題的解決思路的人來從事相關的工作,來駕馭復雜系統。

簡單硬件更適合供應鏈有優勢的企業和個人去開發和突破。

走向射頻:由于ADC的速率畢竟是有限的,也不可能所有的系統都做成軟件無線電,所以射頻的電路還是需要經驗積累和硬件設計的。但是由于仿真工具的強大,射頻工程師對軟件的使用熟練度變得更為重要,而不是像更早的時候,經驗非常之重要,并且需要深厚的理論知識積累和理解。射頻因為需要深厚的電磁場理論知識,所以需要有一定的門檻。如果你從事射頻的相關工作,恭喜你你的堡壘暫時還沒被攻破。但是按照趨勢發展,射頻的工作也會變得越來越簡單。


上一頁123下一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