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硬件?工程師的職業發展抉擇 - 和中興資深工程師一起大啖Linux的設計與開發

2014年10月15日 12:03 來源:電子發燒友論壇 作者:陳晨 我要評論(0)

標簽:Linux(209063)操作系統(123233)

  7、電子發燒友:“電子從業人員的發展方向”大概分為兩類:軟件工程師、硬件工程師,軟件工程師一般又可以分為:底層系統、上層應用。您如何看待這三種方向的職業發展呢?

  韋東山:

  我剛工作時也曾是個硬件工程師,但是發現沒人帶的話很難有進步,于是轉行做軟件了。對于他的職業發展,我也只能簡單說說。

  不少人問我,到底是學驅動還是學應用?

  我只能說憑興趣,并且驅動和應用并不是截然分開的

  a. 我們說的驅動,其實并不局限于硬件的操作,還有操作系統的原理、進程的休眠喚醒調度等概念。想寫出一個好的應用,想比較好的解決應用碰到的問題,這些知識你應該懂

  b. 做應用門檻低,特別是現在的ANDROID,純JAVA。做應用的發展路徑個人認為有兩個方向:一是業務純熟,二是成為某個專業領域的專家。比如在通信行業、IPTV行業、手機行業,你了解行業的業務需求。所以,當領導的人,多是做業務應用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在網絡傳輸、圖像處理、人工智能等等領域的鉆研,這更多的時候像是在研究學術問題,而不僅僅是寫程序。

  c. 做驅動,其實我不想稱為“做驅動”,而是想稱為“做底層系統”,做好了這是通殺各行業。我工作幾年,做過手機、IPTV、會議電視,但是這些產品對我毫無差別,因為我只做底層。他們的業務跟我沒關系。

  當應用出現問題,他們解決不了時,我就會從內核角度給他們出主意,給他們提供工具。

  在實際工作中,寫驅動的活反而不多,更多的是從系統的角度解決難題。底層涉及的絕不僅僅是驅動,更多在于“系統”:它上接應用,下接硬件。很多疑難問題只能由底層的人解決。做底層的發展方向,個人認為是著眼于整個系統的技術專家。

  d. 其實,做底層還是做應用,之間并沒有一個界線,有底層經驗,再去做應用,你會感覺很踏實。

  有了業務經驗或是掌握某項核心技術,你再了解一下底層,很快就可以組成一個團隊。

  e. 我建議你上下兼通,做應用讓你視野更廣闊,做底層讓你技術扎實。

  f. 就職位而言,永遠是應用的職位多于底層的職位。所以,如果你找不到底層的工作,完全可以先做應用。在工作中把底層的本領也學會。在公司中,那些被稱為“系統工程師”的人絕對是上下兼通的

  8、電子發燒友:工程師經常在談如何找一個好的平臺,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韋東山:

  找平臺,這是個技術活,或是個運氣活。我有同學一直在騰迅做游戲,估計身家豐厚;也有朋友在公司分股票之前離職。

  就我個人經驗來說,我先是在小公司上班,后來到大公司,各有利蔽:

  · 對于技術能力:在小公司里你會成為多面手,軟件硬件生產調試你都會插上一腳,如果能潛心學習,對往后發展有好處。我在小公司里設計過硬件,到中興做驅動時,可以跟硬件工程師一起研究原理圖。現在創業了,還可以自己設計產品。在大公司里,每人專門負責一小塊,你可以學得深入,并且有各種設計規范。

  · 對于人際關系:在大公司里,你會認識更多的人,認識各個部門的人,這對今后發展也有幫助。我辭職后接到的獵頭電話,都是中興的同事推薦的。現在缺乏哪方面的技能,也可以向原來的同事請教。

  · 對于收入:呵呵,看運氣吧。有人被微軟拒絕后成為了億萬富翁,有人則終身在微軟里寫代碼;有人創業失敗,有人單憑公司年終獎就資產豐厚。

  根據你的需求,能承擔風險的能力,來選擇平臺──這似乎是廢話,確實是。

上一頁123全文

本文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