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時代流行從小學奧數,現在“編程要從寶寶抓起”已經開始瘋狂流行。隨著 2017 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鼓勵實施全民只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就開始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以來,“少兒編程“的萌芽已破土而出。市場已經打開,家長很積極,不懂編程的家長更積極。那么問題就來了,真的有必要從小學起嗎?要學的就是會某個編程語言本身嗎?稍作思考我們便會發現一些問題,僅從知識學習本身來說,知識的學習與我們的大腦、身心發展密切相關,有些知識在孩子認知能力本身沒有構建到可以接受、理解的程度下,是無法真正引起孩子的關注與興趣,也無法很好的發展知識體系。那從小學編程,到底要學什么?或許本文能給大家一些思考。
“十年后的編程技術一定和現在大不一樣,學會系統思維和溝通更重要”——CSDN創始人&董事長 蔣濤
前言
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以便應對未來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挑戰,比如學校里教的加減乘除運算,長大以后買菜都用得著。但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發展,出現了一種學編程要從娃娃抓起的風潮,但三歲開始寫代碼真的有用嗎?
很可能并沒有什么用,因為孩子們未來所面對的挑戰會與現在一代程序員所經歷過的完全不同。牛津大學的研究發現:未來 20 年,現有的工作崗位中有 47% 會消失,現在給孩子學的東西等到大學畢業找工作肯定都用不上了。
未來幾十年間我們這代程序員對世界的認知會慢慢過時,計算機恐怕不再是數字計算機,可能編碼這個行業也會逐漸談出主流?,F在看可能是好工作但說不定哪天就會被自動化所取代了,所以不如讓孩子們學習一些一直都會有用的技能。
1、系統思維很重要
我們從學校學到的知識大部分其實都是前人的經驗。這些經驗是從萬物運行的規則中總結出來的,學校的考試其實也是在考我們是否理解這些經驗。但隨著人類對世界認識的加深,前任所總結的經驗會逐步過時,而且過時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我們這代程序員最先接觸的編程語言可能是 BASIC 或者 Pascal,可現在已經很難再看到它們的身影了。現在最火的語言是 Python,但 10 年后呢,Python 還能繼續火嗎?
除了編程語言,計算機本身也在發生演變。以后可能大家會用上量子計算機或者直接用大腦當計算機,那時構成計算機的基本材料恐怕都不再是硅而是 DNA 了。
所以現在教孩子們 Python、HTML、JavaScript 有什么用呢?不如將眼界放長遠一點,讓孩子們學學量子原理和基因,但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學習適應環境的能力,因為重復性的工作是最容易被取代的。
2、擅用同理心與設計能力
機器目前已經取代了很多人工的工作崗位,未來留給人類的工作崗位會更少。但有些事情機器是很難做到的,計算機在情感方面的欠缺使它很難自動設計出能夠讓人類快樂的產品。這也意味著能夠在設計中融入情感的人才在分析和產品生產都已經實現自動化的未來會很吃香。
拿互聯網來舉個例子吧。在互聯網出現的早期建設一個基本的靜態網站也需要扎實的知識和技術,但現在一鍵建站簡直不要太簡單,所以人們的精力就更多地投入到前端的設計和提升用戶體驗中了。
隨著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出現了,這也意味著未來會需要更多的設計人才。
3、溝通能力
對于理工科學生來說,掌握自己領域的專業技術是本分,但現在其實很多理工科學生即便技術不錯卻仍感到找工作的過程不太順利,這通常就是溝通能力的欠缺所導致的了。
亞馬遜就很強調員工的溝通寫作能力,一個亞馬遜員工的寫作能力甚至會對事業的晉升起到關鍵作用。要開發出優質的產品,只招集一批優秀的工程師是不夠的,工程師之間的溝通、工程師團隊與設計和市場等其他團隊之間的溝通都至關重要。只有實現清楚高效的溝通才能做到所有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所以培養孩子學習一些能夠提升溝通能力的科目比如文學、歷史、哲學也和專業技術的培養同樣重要。
4、協作能力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事情要獨立完成,不要“團隊協作”,尤其是考試的時候。上學時可以這樣,工作以后卻反過來了,即便是對技術水平要求很高的領域也很難再一個人獨當一面。1920 年大多數發表的論文都只有一名作者,一百年后的今天每篇論文則平均有四名作者,而且團隊之間的研究領域和地理位置都有很大差別。
隨著簡單重復勞動的自動化,對團隊協作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不光要求孩子在學校功課要好,也要關注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如何交流、增進理解和消除分歧。認知能力已經不再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準,社交和溝通能力也同樣重要。
不過也許最重要的是家長的心態,可千萬別靠自己的經驗過分干涉孩子的教育。畢竟上課就睡覺下課就吃飯的簡單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啊。
-
虛擬現實
+關注
關注
15文章
2299瀏覽量
99463 -
編程語言
+關注
關注
10文章
1956瀏覽量
3663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9008瀏覽量
249322
原文標題:國內少兒眼中的編程:“Coding即是代碼”?
文章出處:【微信號:rgznai100,微信公眾號:rgznai100】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吐槽國內芯片資料
如何不使用配置實用程序對SX3進行編程?
強強聯手!米爾×安路IDH合作共筑FPGA新生態
請問STM32如何實現兩路aic3106的輸入?
TAS5766 PPC3調試,所有增益都關了為什么系統還要給我補償?
探索 MEMS 可編程車載與高溫振蕩器 SiT8919 系列(115 to 137 MHZ)的卓越性能

探索高性能:MEMS 可編程 LVPECL/LVDS 振蕩器 SiT9122 系列(220 至 625 MHZ)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