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公司離家比較近,騎騎電動車半個來小時就到了,很方便。
去年公司搬了新地方,30來公里遠還隔著杭州的錢塘江,電動車來回的續航就不夠了。只好每天坐公交倒地鐵折騰2小時才行。
但是每次家里到公交站、地鐵站到公司走走加起來也要20來分鐘。
所以去年9月份買了車,但是公司樓下停車不方便、收費又貴,只好把車停在公司附近的公園停車場,但是公園停車場到公司走走也要10來分鐘。各種不方便。
每次從公司去停車場,總是在想,如果有個折疊自行車或者折疊電動車可以短距離代步,那該多好。
直到我遇到了RND-M1智能折疊電動滑板車。
RND-M1電動滑板車,由專注于小型化的短途智能交通工具的深圳瑞能德電子有限公司,為低碳時尚出行而打造的智能短途代步工具。
一、開箱、配件設計
好大的包裝。
當快遞送達的時候,這是我的第一感覺。
為方便電動滑板車快遞送貨,外包裝除了常規的包裝帶固定外,外面還用了塑料膜包裹防止雨水淋濕包裝盒后發生破損掉零件的問題。
RND-M1智能折疊電動滑板車的配件比較豐富。
標準配件為配件清單、說明書、感謝信、充電器及充電線、合格證、固定車把螺絲及六角把手。
為了提升首次RND-M1的首次試用體驗,RND官方人員還額外的贈送了打氣筒、鈴鐺、護具、爆閃燈以方便我騎行時使用。
當然這些額外的碰見是可以選購的。
我比較喜歡這個爆閃燈,在夜間騎行的時候,其紅色燈光可以提醒別人注意我們。
白色燈光則可以作為照亮燈。
如果充電頭能改為更為大眾的MicroUSB接口就更好了(目前是MiniUSB接口)。
二、安裝很簡單
為方便快遞運輸,默認左右兩車把手是沒安裝狀態。
拆開外包裝就可以進行安裝,把手和車架有卡槽卡位固定,安裝好后不會發生車把手會轉動的問題。
安裝還是比較簡單的。
通過標配的六角扳手和螺絲進行安裝、固定即可,其他的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安裝好了,不需要多強的動手能力。
固定車把手最好是電動滑板車處于折疊狀態時進行,這樣比較簡單。
稍微說一句,官方有安裝過程教程。
三、外觀設計
同事剛好也有一輛RND電動滑板車,不過是第一代的,我也試乘過。
作為升級版的RND-M1最直觀的就是外形大了,長寬高尺寸為1179mm×342mm×1144mm,做工也更加扎實。
相比于前代電動滑板車,RND-M1主體結構也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進。
比如充電接口、電量顯示及電源位置移到了身前,更加直觀、一目了然。
比如輪胎規格、比如剎車裝置等。
具體后面詳述。
RND-M1的站立區域長度大概為48cm、車底盤離地間隙為12cm。
站立一人、過小路坎是沒問題的。
最后再來兩張美圖
四、細節設計
下面從上到下,從體驗出發來探究RND-M1的細節設計。
1、防滑把手
為便于騎行的時候更好的握緊電動滑板車,RND-M1的左右車把手采用了防滑耐磨設計。
握持感不錯,即使用力的旋轉防滑塑膠,也沒有發現打滑現象。
另外把手上的防滑塑膠橫豎凹槽設計,也有利于手掌排汗。
2、扎實做工
之前說M1的做工更扎實。
除了車架采用強度高、質量輕的鋁合金材質外,各金屬相接部位的焊接工藝平滑、扎實。
3、直觀的前置顯示屏
和前代顯示器后置不同,M1的顯示屏采用了前置設計,4顆LED電量顯示、藍牙連接狀態以及電源鍵和充電插孔,更加直觀,稍微低一下頭就能看到滑板車的電量、藍牙狀態。
而在我們主要的站立區域,RND采用了發泡TPE防震腳墊,并加入了防滑紋路,這樣在騎行過程中,減輕了身體的高頻震感。
4、舒適大輪胎
騎過車的都知道,輪胎越大越寬,騎行就約舒服。
M1在輪胎上有較大的升級,前輪胎采用了10英寸充氣輪胎,后輪胎采用了10.5英寸真空輪胎。
無論是避震效果還是耐磨防滑效果,都有較大的提升。
對于一款折疊電動滑板車來說,這樣規格的輪胎是比較有誠意的。
5、隱藏式線纜設計
RND-M1剎車線纜采用了紅色軟硅膠線材包裹,耐用的同時,還采用了從車把手剎車開始到后輪碟剎位置的隱藏設計。
美觀度不錯。
6、其他人性化設計
另外諸如,彈簧腳撐、后擋泥板等人性化設計,也讓我們看到經過前代產品的技術迭代和經驗積累,RND-M1已經較為成熟。
唯一有詬病的是,找尋了許多遍,無論是車上還是APP等地方,都找不見這款電動滑板車的具體型號。
畢竟這款電動滑板車是有標準版和PLUS版兩個版本的,如果買了PLUS版的消費者去如何在外觀上體現他的plus之處呢?
五、雙重制動效果和最長可達30km的續航能力
RND-M1智能折疊電動滑板車采用了雙重制動機制,左手手剎控制后輪的碟剎和腳掌控制的E-ABS電子剎車機制。
在一款電動滑板車上用上搞定電動車才有的碟剎,實屬厚道。
剎車過程中,E-ABS電子剎車配合手剎不會抱死輪胎,我雨天高速剎車還沒有出現過打滑的現象。
啟動、減速都很簡單,腳掌前部分踩下加速滑板車就騎行了,當速度太快或者想減速,松開腳掌即可。
RND-M1智能折疊電動滑板車標準版內置了36V.2A鋰電池、PLUS版內置了36V.3A鋰電池,最大續航能力分別為22km、30km,最大騎行速度為20km/h(解鎖后可達25km/h)。
鋰電池為三星、LG電池包,具有短路、過放、溫度、過沖四種電池保護設計,具體動力和續航能力后面詳述。
同時,RND為便于我們自己自行更換電池,滑板車底板支持拆卸。
六、一鍵折疊
作為短途代步工具,一鍵折疊是標配功能。
比如我就需要將RND-M1智能折疊電動滑板車放入汽車后備箱的。
一鍵折疊主要是通過前車架的旋轉、按壓解鎖、再折疊固定來實現的。
完全展開也很簡單,只要車把從后輪鎖扣解開后,再把前車架豎直、稍微旋轉下就可固定了。
RND在后輪擋泥板上設計了一個半封閉卡扣、在前車架上設計了一個鎖扣,兩者相互扣緊來進行鎖住固定的。
美觀的同時,還能對折疊狀態進行固定。
在實際使用過程發現,如果擋泥板半封閉卡扣能設計成旋轉左右兩側都封閉的卡扣就更好了,這樣就可以防止折疊電動車放進后備箱,汽車顛簸時折疊電動車會散開的問題。
折疊后,RND-M1智能折疊電動滑板車整體的高度在30cm左右,11.9kg的重量男生單手即可提起。
過臺階、搬進后備箱也不在話下了。
M1長約1.14m的長度、高約0.3m的折疊狀態,基本上我們汽車后備箱都能放下,還有一定的空間空余。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在搬運折疊電動車時,需要小心搬運,避免折疊車鎖口不牢散開后磕傷我們的愛車。
七、騎行體驗
RND-M1智能折疊電動滑板車上手騎行比較簡單。
不管是會不會騎自行車的,只要有獨立的行動能力、身高在1.3m到2m中間、行動方便的人都可以。
我同事就不會騎自行車,我只是簡單的告訴她,用腳前半部分輕輕踩下加速,當速度太快或需要停下來時,松開腳掌,再左手剎車即可。
不要嘗試中途跳車。
她簡單的練習了幾下后,就能自如的騎行。
我們是新時代的潮人。
騎上RND-M1,就是別人眼中的風景。
我們也能享受春天的暖風在耳邊穿梭。
短途出行,因為有了RND-M1變得簡單,當然騎行的時候我們應該要遵循交通規則,方能成為路上潮人。
收到后天天上班、下班使用RND-M1智能折疊電動滑板車,讓原本要花上10多分鐘的路程,縮短到只有3-4分鐘。
過減速帶的時候,只要不高速行駛的話,能穩定的穿過減速帶的。
震感的話,因為有了TPE減震墊和兩個10英寸的大輪胎,所以震感不明顯。
速度方面,通過小程序上的程序速度解鎖,最大時速可達25km/h,比共享單車速度快多了。
爬坡方面,我公司門口有那種無障礙通行通道、坡度10°左右,稍微用力踩踏板即可進行爬坡。
制動方面,有了手控碟剎和E-ABS電子剎車,我在高速行駛時,松開腳掌后,剎車的穩定性還是很不錯的,制動距離3.6m左右。
夜間行駛,贈送的爆閃燈就拍上用場了。
紅光可以讓前方注意到我們,白光可以照明我們的前方、亮度雖然比不上手電筒,但是在城市非機動車道有路燈照明下,足夠了。
八、有待提升的APP
RND-M1智能折疊電動滑板車國內版,考慮到這不是一個高頻使用的、更多的是輔助性的APP,RNDA不想增加用戶的負擔,沒有采用獨立的APP設計,而是利用了微信的小程序功能,隨走隨用。
另外RND易行小程序可以發送到桌面,和APP相差不大。
RND易行小程序整體的GUI界面比較具有科技感和機車的儀式感。
打開手機藍牙和電動車開機,點擊搜索后,即可點擊鏈接。
進入程序界面后,電動車電量、實時速度顯示在主要區域,下面則是騎行模式以及第二頁面和上鎖解鎖按鈕。
點開擴展的第二頁面,就可以看到總的騎行時間、平均速度、本次歷程和累計里程。
不過由于電動車機身沒有內置芯片模塊,不能存儲騎行數據,需時刻和手機藍牙連接才能記錄騎行數據。
九、體驗總結
前后連續使用了一星期的RND-M1智能折疊電動滑板車,它很好的解決了我短距離代步的需求,提升了我在路上的通行效率。
相比前代,RND-M1提升、改進的設計和體驗比較多的,無論是舒適的大輪胎還是手控碟剎、長續航的鋰電池、一鍵折疊的便捷性,讓我體驗到了一款成熟的短途智能交通工具。
在人人提倡低碳出行的今天,如果你的通行距離在3km內,RND-M1折疊電動滑板車還是很值得體驗的。
優點
1、配件豐富,標準配件外,還贈了打氣筒、鈴鐺、護具、爆閃燈以方便我們騎行時使用。
2、安裝簡單,除了車把手外,其余其他的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安裝好了。
3、3秒左右一鍵折疊,加上11.9kg重量,單手可提的同時,放進汽車后備箱也簡單。
4、手控碟剎+E-ABS電子剎車雙重制動,即使高速行駛剎車也不打滑。
5、上手操作簡單,簡單練習后,即可自如騎行。
6、10英寸充氣前輪、10.5英寸真空后輪,減震、舒適度不錯,過減震帶也沒問題。
7、小程序GUI界面具有科技感,無需額外安裝APP。
缺點:
1、無論是車上還是APP等地方,都找不見這款電動滑板車的具體型號,如果買了PLUS版的消費者去如何在外觀上體現他的plus之處呢?
2、沒有獨立APP,微信小程序目前功能稍顯簡單,不夠豐富。
3、機身沒有內置芯片模塊,不能存儲騎行數據,需時刻和手機藍牙連接才能記錄騎行數據。
4、鎖扣鎖緊設計可進一步提升,以便在放后備箱更穩固。
-
電動車
+關注
關注
73文章
3081瀏覽量
1160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池充放電容量檢測:守護電動出行設備動力核心的安全防線
電動滑板車散熱系統設計
短距離物聯網產業園落戶上海寶山長江軟件園

電動滑板車的VMP認證流程

Microchip推出電動兩輪車生態系統
移遠通信將推六款新型短距離通信模組
移遠通信再擴短距離通信模組版圖:Wi-Fi 7/6、Wi-Fi Halow等六款新品助力無線連接升級

使用FDC1004用作短距離報警,電容的檢測極板的大小是否對檢測距離有影響?
朗凱威鋰電池定制飛鴿電動滑板車48V磷酸鐵鋰電池組

有實現過利用ads1292短距離測量心電信號的嗎?這種想法可行嗎?
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的概念
低功率短距離的無線通信技術有哪些
移遠通信參加LitePoint創新測試技術研討會,以全面的布局加速短距離產業發展

移遠通信參加LitePoint創新測試技術研討會,以全面的布局加速短距離產業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