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領域2018年發展態勢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支持力度加大。盡管美國退出《巴黎協議》,但絕大多數國家或國際組織仍積極采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歐盟發布新的長期戰略,力爭到2050年實現零溫室氣體排放。英國發布新電動汽車戰略--《零排放之路》,為禁止燃油車銷售制定詳細計劃。德國、日本、波蘭、丹麥等國紛紛發布新能源戰略,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世界銀行集團宣布未來五年投入2000億美元用于支持各國實施氣候行動。
國際油氣市場形勢復雜。世界能源供需格局不斷變化,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以俄羅斯為首的產油國同盟達成協議,將顯著削減石油產量以緩解全球石油供應過剩。特朗普政府發布“平價能源計劃”,加大煤及石油天然氣生產,并制裁產油國伊朗。在美國制裁壓力之下,法國托塔爾公司、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等國際能源巨頭紛紛退出伊朗項目。卡塔爾宣布于2019年1月1日起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歐佩克”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力。
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發展勢頭良好。全球多個核電大國正逐步實踐和應用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技術(SMR),并將其列入本國核能發展戰略。美國已提出小型反應堆是其占領核電技術制高點的新技術,并計劃到2025年投入100億美元來部署小型模塊堆產能。俄羅斯首座浮動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 由兩座小型反應堆組成,發電量達70兆瓦,已首次實現持續鏈式反應。韓國SAMRT小堆、阿根廷CAREM小型堆等也都由概念設計階段步入發展實踐階段。
電池儲能備受關注,新技術層出不窮。在電動汽車的帶動下,電池儲能技術成為多國研發熱點,新研究成果佳音頻傳。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通過一種新型的電池結構和充電策略,實現動力電池可在任何溫度下的快速充電。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發明新生物太陽能電池技術,借助細菌可將陽光轉變成能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成功開發出一種高效的薄膜雙層太陽能電池,其能量轉化效率高達22.4%。美國與沙特合作開發出一種新集成太陽能液流電池設備,效率高達14.1%。英國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通過半人工光合作用,成功將陽光轉化為燃料。
世界能源領域2019年趨勢展望
全球能源供應呈多元化趨勢。在國際能源格局動蕩的背景下,各國都在不斷調整能源供應結構,以期能源來源更多元化。法國計劃到2035年將核反應堆發電量占比從目前的75%降至50%,以減少對核能的依賴并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日本新“能源基本計劃”確定在2030年之前將可再生能源、核能、煤炭、液化天然氣的發電比例維持在20%-30%之間。波蘭公布2040能源政策草案,計劃大幅增加核電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以不斷降低對煤炭的依賴。韓國政府將制定利用更多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能源路線圖,以期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20%。
動力電池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歐洲逐漸重視動力電池產業,中日韓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歐盟成立“歐盟動力電池聯盟”,促進歐洲電池產業發展。德國化學巨頭巴斯夫將建立首個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基地,進軍動力電池領域。瑞典初創企業Northvolt將與寶馬集團和優美科共同建立電池全生命周期循環系統。中國寧德時代將在未來幾年投資2.4億歐元,在德國圖林根州建立電池生產基地和智能制造技術研發中心。韓國LG化學計劃在2023年前分階段在中國工廠投入128億元生產動力電池。日本松下將與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合作在中國投建超級電池工廠。2019年電池儲能領域的競爭將愈發激烈。
先進核技術繼續成為各國研究熱點。麻省理工學院的報告認為,先進、非常規核反應堆將在2030年顛覆當前的核能行業。各國政府對先進核電技術的關注必將加快其投入使用進程。特朗普政府簽署的《能源部研究與創新法案》、《核能創新能力法案》等將促進下一代核反應堆技術的發展,并在資金上大力支持新型核電技術的研發。歐盟明確小型堆發展目標,計劃2030年前在歐洲投入使用。英國政府為核聚變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并將開展先進核反應堆燃料關鍵項目研究。俄羅斯首座浮動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將于2019年率先進入發電測試階段。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將繼續開展不同層次的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技術的研發合作。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422瀏覽量
234582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601瀏覽量
79460 -
可再生能源
+關注
關注
1文章
745瀏覽量
40056
原文標題:2018年世界前沿科技發展態勢及2019年趨勢展望——能源篇
文章出處:【微信號:drc_iite,微信公眾號:全球技術地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